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积极投身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共同推进法治中国新的历史征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我们国家,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政党,党是  相似文献   

2.
正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真正弄懂依法治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首要原则,就成为贯彻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在国家治理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全面落实了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深刻揭示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许多新的重大理论贡献、重大制度设计和重大决策部署。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指明了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秋天 《中国律师》2015,(2):39-41
税收法治是我国法治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将财税法治推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4,(12):4-4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胁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依法治Ⅲ的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静 《中国司法》2015,(3):71-7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法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的中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  相似文献   

7.
正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法治中国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和实施,对党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成为党必须要解决好的历  相似文献   

8.
《检察风云》2014,(7):4-5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进军号角,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6,(4):4-5
莫纪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成是法治国家建成的重要标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意义非常重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将法治体系建设全  相似文献   

10.
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党的中央全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部署,清晰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美好蓝图,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此为标志和指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追随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胜利远航。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政法机关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准确理解、领会《决定》的精神和要义,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实践者、推动者的作用,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在法治领域取得的最重大成就,是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这条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目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莫纪宏 《法学研究》2014,36(6):41-46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就执政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互关系论述的重要精神,必须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个角度,全面准确地考察和把握"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意义及其在制度操作层面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第一,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始终依托"党的领导"获得自身的正当性。"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十五大报告中。十五大报告明确规定:"依法治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正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迈向这个总目标的进程中,我们探索好了,实践好了,就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摘自《北京日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开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6.
李林 《政法论坛》2023,(2):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指明了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和中心任务,而且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具有重大意义。要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轨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监狱机关而言,就是要积极推进法治监狱建设与监狱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在依法治国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习近平法治道路思想的形成,对于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核心要义,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基本原则,回应法治建设的中国问题.法治道路的实现方式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言论广角     
正江必新: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实现这一总目标,人才是基础,培训是保障。为此,《决定》明确指出"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为法律职业人职前培训提出了要求,定了基调,也为在职培训留下探索的空间,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不断开创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