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陈秀芳 《中国监察》2014,(11):30-31
正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落实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为新时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找准职能定位、更好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对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而言,落实"三转"要求,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势在必行,但是,在"三转"过程中他们面临怎样的情势?为此,河南  相似文献   

2.
正5月19日,王岐山同志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这既是权力,也是责任,是责任就要担当,就要把它牢牢地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落实监督责任的必由  相似文献   

3.
正深入推进"三转",实际上是向党章回归,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基本职责回归。各级纪委作为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党内监督专门机关,首要任务是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集中精力完成好"三项任务"、抓好"五项经常性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对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近期,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机关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坚强领导,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监督责任,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业主责,推进"三转"。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履职责任感,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5.
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新一届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高效履行职责、更好发挥作用的客观需要。湖北省仙桃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以"三转"要求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主业、把握关键,探索实践了一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可行思路,有力促进当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创新发展。清除"三转"思想障碍转变观念,清除思想障碍是做好"三转"的前提,必须克服思想误区,做到真心转、真正转。  相似文献   

6.
正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并讲话,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三转"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围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王岐山同志的讲话精神,我谈三点具体意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是抓好落实的前提。必须先转思想,思想不转,"三转"很可能是虚转、空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王歧山同志的讲话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到"三转"是职责所在、形势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要求,认真落实"三转"工作,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主责,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防止纪检监察干部"灯下黑",赢得社会好评。但基层在推进"三转"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影响,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基层党委和政府不希望转,纪检监察干部不愿意转。"三转"能否落  相似文献   

8.
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神圣使命。党中央作出改革完善纪律检查体制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派驻机构要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理念,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广大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是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中央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发生了重大调整,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也  相似文献   

9.
正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第一位的职责,是把纪检监察机关同其他党政机关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履行不好监督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明确职责定位,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司法行政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进一步深化"三转",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提高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5月19日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思想在学习中深化,共识在讨论中凝聚。参加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的同志一致认为,通过学习研讨,提高了对"三转"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对"三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表示,要积极作为,善做善成,持续深化"三转",有力地扛起监督责任,更好地履职担当。  相似文献   

12.
正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三转"工作,是根据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三转"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行动更加自觉,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伹是,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正确看待"三转",仍是推进工作的关键。为此,我们约请几位基层纪委书记,就落实"三转"要求,畅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宋志恒 《中国监察》2014,(11):26-26
正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依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厘清职能、找准定位、聚焦主业,改变以往"当急先锋总打前站、当老中医包治百病"的做法,正确处理好监督与管理、监督与再监督的关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纪检监察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责无旁贷,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新要求上来,切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担  相似文献   

14.
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从过多的角色中退出来,从一般性参与向监督执纪问责转变,从偏重监督事项向既监督事更监督人转变,从监督具体行为向监督具体和抽象行为并重转变。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明确职责定位,是为了更好地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症结,五指攥成拳,使打击腐败的力度更加精准。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15.
姜国文 《中国监察》2013,(24):14-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下大力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地履行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察》2014,(11):5-5
正5月1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陈文清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总结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王岐山同志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三转"是职责所在、形势所需,紧紧围绕强化监督职责,进一步推动"三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陈文清指出,转职能、聚焦主业是职责所在;转方式、强化监督是形势所需;转作风、打造过硬队伍是履职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转变职能,自觉转、全面转、创新转、转到位,强化组织建设,聚焦监督主业,探索源头治理,注重抓早抓小,取得一定成果。促进职能转变要以强化组织建设为基础。近期,证监会党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求纪检监察机构应设尽设。建立健全系统单位纪检监察机构设置,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王岐山同志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是监督执纪问责。毋庸置疑,确保党的纪律得到严格遵守和切实执行,是党章赋予纪委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监督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各级纪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将监督责任的各项要求贯穿于严格执纪全过程,做到刚正不阿、铁面执纪,使党的纪律真正严起来、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相似文献   

19.
正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因此,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要从严执纪,突出办案主业。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纪检监察机关大力反腐会破坏干部队伍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但实践证明,反腐败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相悖,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正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是中央纪委为推进"三转"采取的重要行动,王岐山同志的讲话是在"三转"关键时刻对我们进行的一次深度培训和实战指导。我结合学习和驻交通运输部组局的工作情况,谈一些体会。通过参加这次研讨,收获很多——头脑更清醒了。"三转"是落实中央要求和党章规定以及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纪检监察机构实行"三转",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从执行中央指示的政治高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收拢战线、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