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康》2021,(16)
正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相关场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于都县,  相似文献   

2.
小资料     
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提出的“华北政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又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离中国,归日本控制。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了十二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转析     
历史的转析肖翰香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我东北三省之后,1935年又加紧争夺我华北五省。国民党当局不顾民族危亡,肆意坚持“安内攘外”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节节退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8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发表了《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相似文献   

5.
“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当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扩张侵略、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率先冲破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勇敢地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迅速得到天津、上海等全国大城市的积极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部省不久前在审定今年的教科书时,把“侵略华北”改成“进入华北”,把“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改为对“中国的全面进攻”,甚至把南京大屠杀的责任也推到中国军队身上,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对此,中国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肖向前7月26日约见日本驻华公使渡边幸治,要求日方纠正文部省审定的课本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威在西安扣留了前来督战攻打红军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而酿成了震惊中外、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对我国侵略和我国人民长期要求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当局长期内战的伟大斗争的必然产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致使日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向华北进攻,并于1935年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在华北的统…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从湖北黄陂北部山区诞生的一支革命队伍——红25军,汇入了长征的伟大壮举。它的长征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开辟了路线,有“中央红军向导”的美誉。为缅怀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武汉市组织了“重走红25军长征路”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忠实记录了长征途中的动人往事和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我们特刊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1935年后,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确立了建立全国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研究了中央红军与东北抗日联军相互配合抗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中央红军发动"东征"过程中,以杨靖宇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动"西征"以配合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日伪造成了强有力的威慑。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早期的刊物(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形势发生了变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策动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8月1日,...  相似文献   

11.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华北,党在延安局部执政的13年,是亲民躬耕、艰苦奋斗的13年,是民主和谐、广开言路的13年,是积累经验、铸炼精神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从九死一生走向兴旺辉煌的一段艰辛而甜蜜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郭秀翔 《前进》2016,(3):57-59
正红军东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陕甘根据地中央红军亟需得到巩固与发展的形势下,为贯彻党的瓦窑堡会议新确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所采取的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在政治上、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明决策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之后,又向华北地区发动了新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偌大的华北已经安放不下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24)
正上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者趁中国内战,兄弟阋墙的乱局,大肆加紧对中国华北的侵略,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由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统辖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呼应全国各地有志之士奋起抗日的民意,针对蒋介石主使的反共内战发动兵谏,提出结束内战、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促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4.
1935年冬,李克农随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正是全国形势非常严峻时刻。日本军国主义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从“九·一八”事变后,不停地向中国进攻,企图独占中国。中共中央在陕北多次研究了全国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一、受命危难建组织丘辰,1901年出生于福建省崇安县一个茶商兼地主的富裕家庭,字永沦。少年聪慧,博记强识,深得家族倚重。在家乡念完中学后,接受了当时的新思想,满怀科学救国之志,远赴重洋,到法国波芝野大学留学,主修经济学。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个一表人材,风度翩翩的留洋青年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几年后,丘辰踌躇满志,学成归国。受到邓演达先生的革命思想影响,在上海秘密参加了邓演达创建的“中华革命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三十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却在推行媚日卖国政策,民族危…  相似文献   

16.
刘军 《现代领导》2005,(5):29-29
江西省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地和出发地。该县充分挖掘长征精冲教育资源,开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专题教育,推出“一听二观三对照四联系五竞赛”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落脚点问题一直是红军长征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关于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选择落脚点的次数,二十余年来先后出现了五次说、六次说、七次说、八次说四类九种观点。梳理旧说、考察史实,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落脚点的演变概与战略行动方针的确定相关,学界在此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皆因研究中存在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开始战略转移,长征开始,到1936年10月陕北、甘肃的胜利会师,革命先烈和前辈们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转战十四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和内政外交事件频发的多事之秋。由于国力的衰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国时期曾先后发生了多起外交危机和外交突发事件,国民党政府从当时的条件、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出发,对这些涉外突发  相似文献   

20.
从1934年10月,红军撤出瑞金开始长征起,到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五军团一直在军团长董振堂的率领下担任中央红军的后卫。一路上,五军团克服重重困难,经历无数战斗,最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被红军指战员称誉为长征“铁后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