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园林 《政府法制》2014,(32):39-39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大诗人李白的才能,总想找机会戏弄李白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学语文界对李白《望天门山》诗的理解极不统一。不统一的地方集中在两点,一是诗人望天门山的立足点究竟在哪里?二是“日边”究应作何解释?下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看法。李白究竟在哪里望天门山?我们以为是在东来的船上。李白《自金陵诉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主簿》一诗中有“进帆天门山”之句,《望天门山》中诗人的观景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李白与张垍(ji)的关系,过去人们只知道一点,就是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的:天宝年间,李白供奉翰林,“以张均谗逐”。近年来读李白诗,旁稽诸唐人集,发现李白与张垍的交游并不自天宝年间始,而是在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的时候,已经有过交往了。稗山先生曾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上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辩》,首创李白曾两次入长安之说,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中肯定了这一说法,并根据《上韩荆州书》中说  相似文献   

4.
一、李白与庄子关系的根据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庄子:“以天下为沈浊,不可语庄语。”(《天下篇》)这当然是他们处在那样的时代的愤慨之言。但历史事实证明,“不值一杯水”的万言诗赋,十余万字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天下篇》),毕竟流传下来了,并没有被后人所遗忘。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七十年代发表《李白与张(?)交游新证》一文(《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一期),从张九龄的《张说墓志》考出张(?)曾为卫尉卿,考虑到张(?)是李白的重要文游,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诗称“弹剑谢公子,无雨良可哀”,符合驸马张(?)的身份(张(?)为玄宗女婿,尚宁亲公主),因此,认为诗题中的“卫尉张卿”当即张(?)。从此以后,学术界多采用拙说。然而,笔者心中却甚惶恐,因为毕竟还未有直接证据证实李白诗中的“卫尉张卿”必为张(?)。于是,十余年来,遍查典籍和出土墓志,希冀找到既与玉真公主又与李白都非常亲近的张姓卫尉卿的  相似文献   

6.
读了稗山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发表的《李白两入长安辨》(以下简称《稗辨》)一文后,以为仅凭他有明文提出的资料与论述,尚不足以证实他的主张。稗山先生读书细致,发掘出前人未注意的李白关内诸诗“有思想感情上的复杂矛盾和时间先后上的混乱牴牾”等两项疑问,并把这一组诗从“思想感情的性质”上大体分为“身入翰林,青云得意的”、“遭受政治挫折的心情的”与“进身无门,彷徨苦闷的”等三类,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7.
自从稗山先生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见《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以来,学术界有的同志已接受了李白曾两次进长安的主张,如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中不仅承认李白在开元年间到过长安,而且还推定第一次入京时间在开元十八年。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有人不承认这个说法。如去年出版的复旦大学编写的《李白诗选》,把李白在长安及关内写的诗  相似文献   

8.
关于《九歌·湘君》的结构,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本篇是描写湘夫人(女神)等待湘君(男神)不至而感到怨慕悲伤的诗篇”。马茂元先生《楚辞选》说:“通篇到底都是湘夫人思念湘君的语气。”比起旧时的学者,甚至解放后出版的一些楚辞选本和白话译文,把诗看作是男女神双方对答之词,这两说似更切合诗意。但是,对于诗中“驾飞龙兮北征……横大江兮扬靈”六句,北大参考资料说是:“写男神将至而终于未至”;马先生则说:“这六句是湘夫人的想像之词,她幻想湘君也可能前来和她相会。”两家之说虽不尽相同,但显然  相似文献   

9.
李白一生中曾多次到当涂、游采石,存在当涂写的诗文有数十篇,但写采石的却仅存《夜泊牛渚怀古》和《横江词六首》。此外,今本李集中《姑孰十咏》之一有《牛渚矶》一首。但这《姑孰十咏》,从苏轼到陆游,都认为是伪作。据王安国认为是李赤所作,当前秘阁所藏有《李赤集》,集子里有这十首诗。今《全唐诗》卷四七二即据之作为李赤诗,题下注云:“一作李白诗。”《全唐诗》所收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还说到也曾游宣州,发狂病,遇厕鬼而死。可知李赤实有其人。唯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东方》杂志1985年55期载松浦友久的文章《出席“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的情况报告》,摘译如下: “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一九八五年五月底在中国马鞍山市举行,历时一周。  相似文献   

11.
“不要998元,不要398元,只要99元,前十位打进电话的观众还可以获得价值2000元的超值大礼包.”说起电视购物乱象,相信大家对这句电视购物“神句”并不陌生,201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相声作品《超级大卖场》就拿电视购物乱象“开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24日,在中央纪委、人事部和监察部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一位来自湖北巴东的中年汉子题为《维护人民利益,实践“三个代表”》的典型发言,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他就是湖北省巴东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邓光清。在巴东那个“老、  相似文献   

13.
《岳阳楼记》中“郁郁青青”句的“青青”,中学语文课本上没有注,许多选本将“青青”训为“(兰芷)颜色青翠”(参见十三所院校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依此注释,“青青”应读成qīng qīng。按“青”本有异读别解:一读qīng,训“颜色”,这无须赘述;一读jīng,与“菁”同。我认为“青青”在文中应读jīng jīng,同“菁菁”。《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朱熹说,青,“子丁反”,“青青,坚刚茂盛之貌”(《诗集传》);又  相似文献   

14.
2月里的一个周末,在北京市中心一饭店内,某公司举办的小型拍卖会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齐白石的《秋色佳》,无底价,谁出价请举牌。”台上,拍卖师大声公布,右侧的投影屏上立即显现出《秋色佳》的图像。“100.那位100!”“200.那位200”……“800,那位800!还有加价的没有?最后一次!”拍卖师手起相落一相定音。“范曾的《李白句》,无底价……”拍品又一次开始从IOO元起价,最终以200元落相。此时,坐在拍卖台下不远,身着一套深色服装的范曾先生,望着投影屏上的拍品,怒目圆睁。“范曾的《君子之乐》,底价1000元。”这时…  相似文献   

15.
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通用教材中“楼船”句注为:“这句指宋营在瓜洲渡一带军事上有所行动”;“铁马”句注为:“这句指在大散关地方有过抗金的军事行动”,等等。笔者认为,所谓“行动”,其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说“緼袍”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这么一句:“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对“緼袍敝衣”的注释是这样的:“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我们认为,课本的这一注释有错误之处,因为“緼袍”中的“緼”一般是指乱麻,而不是指旧絮。例如: (1) (里母)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汉书·蒯通传》)  相似文献   

17.
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游黄山记》有:“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句。对“转入石门”,中学生语文课本未加注释。北京出版社的《古代汉语》上册(郭锡良等编)第58页,将“石门”注释为“峰名”。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文选》下册(冯其庸等选编)第259页,也把“石门”注释为“峰名”。因而,众多的古文选本,译注和教学参考资料均把“石门”确认为“石门峰”。  相似文献   

18.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究应如何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字面上看,至少可以作如下四种解释: 1.(我)神游故国,应自笑由于多愁善感(“多情”)而早生华发。2.(我)神游故国,多情之人(可以指作者的亲友,也可以指周瑜)应笑我早生华发。3.(周瑜)神游故国,他这位多情之人应笑我早生华发。4.(周瑜)神游故国,(他)应笑我由于多愁善感而早生华发。前两种解释都把“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的倒装,此点无歧义)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后两种解释则把主语理解为周瑜。而对“多情”一句的主语和句法的理解又各有不同。胡云翼《宋词选》持第一说。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对“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谁未注,对“多情”一句则认为是倒装句法;“谁在笑?是自己笑,却不曾说呆了”。味其注语,似于第一说为近,但与胡说都语焉不详。1980年第3期《学术研究》载叶金同志《“故国神游”辨》一文,认为第一说“不合情理”,从而提出了上述第四种说法,文长不具录。  相似文献   

19.
李白两入长安,现已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承认。但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具体时间还存在较大的分歧。稗山先生首先提出李白首次入京的时间是“约在开元二十六年夏至二十八年间;郭沫若先生则断定李白于开元十八年春夏之交入京,十九年夏出京;郁贤皓先生进而指出“李白从开元十八年夏秋间入京,到开元二十年正好三年”;李从军同志又在《李白第一  相似文献   

20.
诗仙李白是何等人物!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足以让中国的文人骚客扬眉吐气越千年。然而,就这样一位敢怒敢笑敢说的“仙”级诗人也有不敢的时候。史载,唐玄宗曾问李白:“我用人与武后比如何?”李白答:“则天皇后如何能和陛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