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露 《新东方》2013,(4):36-38
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在海南实施以来,综合带动效应凸显。随着国内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愿意来海南购物消费的游客数量将会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离岛免税政策释放的潜力巨大。目前,受政策限制,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还不适应国内对海南不断上升的消费需求。笔者建议积极争取支持,突破政策瓶颈,释放免税政策效应,助推国际购物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
再造香港:建立海南国际购物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锋  甘露 《新东方》2010,(2):17-19
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既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也是关乎海南后20年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谋求海南自身区域发展定位和中长期发展。这关键取决于我们对于《意见》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把握。笔者认为,“逐步把海南建成国际购物中心”就是《意见》中的最大亮点,但却被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3.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08,(1):24-28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推进海南文化的发展?2007年12月20日,“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在海口举行。座谈会上,30余名来自全省各宣传文化部门、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的代表,分别就“海南文化建设的框架和布局”、“海南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海南文化产业发展”、“海南基层文化建设”等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同为海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李仁君 《新东方》2009,(10):19-22
一、建省前后以经贸为龙头的初步尝试 1984年中央关于《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由于当时的海南地区滥用了这一政策,发生了著名的“汽车事件”,而使海南的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激励民间资本投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香玲  马国强 《新东方》2009,(10):32-34
自2008年4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始终面临着大量的资金需求、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和政策的创新问题。海南省政府已经在努力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但是毕竟国际旅游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两大支撑要素:一是自然要素,即独具魅力的热带海岛风光;二是人文要素,其中最基本的又是全民的人文科技素质。“岛民”是国际旅游岛的“土著”,是东道主。海南居民作为海南经济社会、教育科技、历史文化、道德传统、民俗民风、山水灵气等融合润泽的产物,其内涵品位就是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把海南全民教育特别是人文科技素质的提升摆到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1995,(1)
海南自建省以来,各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与海南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但随着全国全方位开放的不断深入,海南在政策上、体制上的优势相对减弱。如何通过巩固和发挥已有的优势,又不断增创新的优势,使特区继续保持新特色、新风格,继续使经济特区起到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的作用,为此海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的部分教员举行了座谈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谈得最多、最集中的问题,是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王鲁捷(世界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增创海南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这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对旅游海南、购物海南、投资海南、兴业海南、游学海南、保健海南的巨大政策红利。一、政策红利规模空前。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实施,经过数次调整,2018年12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产权、股权等交易场所是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创新的重点政策方向。我国是文旅大国,海南是文旅IP持续增长极,文旅产业与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领域持续拓展、层次愈加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与就业的重要动力源。然而,旅游业受季节性波动影响大,加之无形资产占比高、投资回报周期长、资金流压力大等难题,制约了文旅产业获得高效便捷融资支持。解决目前我省文旅产业和金融业融合模式陈旧、投资者入场难等问题,可用好相关优惠政策,打造创新性文旅金融产品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海南文旅项目的金融机遇,更好满足海南文旅资源开发的资金需求,进而增加海南国际旅游资源定价权。  相似文献   

11.
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涵。建设国际旅游岛,离不开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把握住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铺开的发展机遇,建设独特魅力文化,对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竞争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海南文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独特魅力文化,推动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以下三方面重点着手:  相似文献   

12.
赵子导 《今日海南》2008,(10):24-25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加扶贫开发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隹。着力建设一批能够使群众直接受益的扶贫开发项目,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认真落实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政策,集中力量解决好五指山等地区群众脱贫问题。”海南要紧密联系贫困地区的实际,把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而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省委书记卫留成近日在全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班上直吐真声: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是海南发展关键中的关键。对此,我们可作如此解悟:海南能否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乘势之上,关键看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好的作风意志,好的精神面貌和好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郭煦 《小康》2018,(16)
正最严格的限购政策、最严格的土地政策,这个春天对海南楼市来说可能有些残酷,但对整个海南的发展而言,却是一个新的开始。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依托海南新能源开发潜力大、“三区一中心”及自贸港建设等发展优势,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下称海南电网)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上作出表率,积极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建设,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行地。  相似文献   

16.
夏鲁平 《新东方》2010,(6):I0001-I0001
2010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开局之年,但恕笔者直言,在有些同志那里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全岛搞旅游,全民搞旅游,全力搞旅游:忽视了海南还是一个有610万以农业为生计的人口,忽视了农业还是海南的第一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1,(11):22-2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年来,取得了许多成绩,也暴露了在文明上的许多软肋。“海南文明大行动”完全必要,也很及时。这一次海南省委的决心很大,宣布将连续“行动”三年。但过去的多次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能从思想上真正解决问题,下不了决心,方法不对头,法治跟不上,再长时间的“行动”最终也将是收效甚微。搞好“海南文明大行动”,我认为必...  相似文献   

18.
海南房地产在海南财政收入中客观上已经占了半壁江山,地产业不仅是海南的支柱产业,而且短时间内在没有新的税源进入情况下,房地产对海南的发展至关重要,海南的现实发展离不开房地产的支撑。因此,将房地产的发展作为海南旅游的推动力,大力发展旅游地产,不仅可以规避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困局,同时也有利于海南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该考虑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迅速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生态农业等其他产业,分散地方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遥思 《今日海南》2007,(10):1-1
海南到2020年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省委刚刚召开的2007年理论研讨会上敲响警钟:以全面小康社会的6大指标衡量,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差距测算,在几个方面、特别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这两个方面可能实现不了。因此,海南必须加开发展“快车”,持发展为先、为大、为重。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海南省国内生产总值57.28亿元,财政收入2.96亿元,是全国典型的贫困地区。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就,而最基础、最突出的成就是经济建设。大特区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海南是在极低的起点上创办经济特区的,且由于在建立时间上比深圳晚了七、八年,错过了利用体制转变和政策优势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的最宽松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