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吴起县文化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事业局的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目标,争创最强文化馆为动力;以狠抓理论学习、强化内部管理为抓手;以爱岗敬业、各尽所能、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根本;以刻苦钻研、繁荣艺术创作、努力打造精品为目标:以挖掘整理、保护为主,积极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为重任,  相似文献   

2.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如何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此,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就我市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些做法,进行回顾、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型生育文化是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形成的生育文化,是长期推行计划生育的结果,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切入点,通过各种途径,把先进的文明和现代婚育观念传播和推广到千家万户,引导人们走出传统的经验主义的生活,最终走出传统的生活模式和生育模式,实现新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婚育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五五”普法开展以来,根据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辽宁省在全省重点开展了以法治文化宣传为主导的普法活动,通过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载体,开展了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法治文化宣传活动,为培养全社会信仰法律、崇尚法治以及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5.
胡厚翠 《法制与经济》2009,(12):133-134
新型生育文化是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形成的生育文化,是长期推行计划生育的结果,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切入点,通过各种途径,把先进的文明和现代婚育观念传播和推广到千家万户,引导人们走出传统的经验主义的生活,最终走出传统的生活模式和生育模式,实现新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婚育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则。红色文化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来源,秉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革新求变的思想观念。红色文化是蕴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沃土,滋养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7.
人本法律文化是指主体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等,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法为人服务为目标的法律文化模式。法律文化发展和变革的总体趋势是从人本法律文化向和谐法律文化的现代演进:和谐法律文化是对人本法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核心内涵体现为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法律制度构建、法律文化诸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以及法律和谐文化的构筑。  相似文献   

8.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1,(1):279-280
生活在中国西南部西盟县的佤族,是边缘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侵蚀面前,正以自己本民族文化特有的顽强生命力、释放出复兴、发展的强劲势头,呈现出民族文化应有的当代价值。本文以佤族文’化核心特征为研究对象,探讨佤族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佤族文化在现代文化冲击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制文化在肥城大地悄然兴起山东省肥城市司法局为把“三五”普法工作引向深入,切实收到实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文化生活与法制宣传教育融为一体,大力开展法制文化活动,使群众在开展文化活动中受到法制教育。一是在全市开展了悬挂有关法制内容的条...  相似文献   

10.
毛南族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但毛南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也面临着困境。传统民族工艺出现了传承主体、市场和文化生态方面的问题,传统的毛南族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中的消极因素也阻碍人们追求现代健康生活的步伐。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毛南族工艺进行开发性保护,引导群众发挥宗教民俗活动的娱乐性功能,淡化其消费功能,鼓励群众使用替代性祭祀用品,摈弃旧观念,从而达到健康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近日,南宫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要求,一要加强领导。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是促进全市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必要手段,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保证,应把文化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具体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李洋 《中国司法》2012,(8):43-47
一、法治文化于中国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本质上看,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的一种进步文化形态,所以法治文化不同于人治文化。人治文化产生于专制政治和自然经济,体现着专制君主的意志,维护的是专制君主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法律重在治民,是治民的“工具”和手段。法治文化产生于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法治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治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1,(16):24-2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一个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规范表述,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我们过多地关注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但却对其他方面的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需求问题重视不够。事实上,人之所以是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作为中国西部百强县,正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的要求,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文化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推进当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本霞 《法制与经济》2008,(18):110-111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共产党人对历史责任的自觉承担,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经济重要象征的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尤其对国际技术贸易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法律文化的一个分支,知识产权法律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强调创造力,强调科学技术。我国如果想要在国际竞技场上取得自己的优势,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建设。通过对知识产权法律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其内涵为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其外延为法律意识。本文指出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应该从完善法律制度,齐备执法队伍以及提高群众意识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我国城乡文化设施面貌一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公正"原则的建立,是基于各社会阶层利益协调的共同价值认同,它是市场竞争之上维护共同生活的更高的原则,通过再分配和转移支付来救助和扶持弱势群体。我国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社会公正的公共服务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设施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就近、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