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前段时间,笔者先后到衡水、石家庄地区及其所属的六个县市,就伤害案件群众告状难和政法部门处理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来,伤害案件群众告状难、政法部门处理难,一直是政法工作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据石家庄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统计,在1988年二审刑事案件发还改判总数比1984年下降45.7%的情况下,伤害案件的发还数却比1984年上升40.9%。衡水等五市县在办理27起伤害案件过程中,先后有13件退查,最多的一件退查达5次。各地虽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别县市甚至还相当突出。“二难”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不但使政法部门的工作陷于被动,而且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使党和政法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觉醒,需要法律手段调整的社会关系愈来愈多,诉讼案件急剧上升,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老百姓‘诉讼难’。对此,您有何见教?” “如今,审判工作有五多:收案多、结案多、积案多、申诉多、当事人向上级部门告状多。‘诉讼难’是社会反馈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我们这几年着力抓的问题。对此,我曾专门到一个时期群众来信较多的礄口地区等地做过调查。现在,‘诉讼难’问题已明显好转。去年以来,没有收到一起合法院该管辖  相似文献   

3.
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解决群众告状难,是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年前,湖南省来阳县人民法院对下属的三个法庭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受理民事案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民事审判中在立案方面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群众“告状难”。上半年诉讼到这三个人民法庭的各类纠纷340件,立案受理的109件。作不予受理的69件,移送村、居委会调解委员会及有关单位处理的171件。这次调查经查阅案卷,作不予受理和移送处理的案件中有74件法院应该立案受理。占不予受理和移送的30.8%。由于这些该立案而未立案,造成群众“告状难”,使公民的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东湖株山村十一组村民  相似文献   

4.
在加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民事审判工作日益发挥其职能作用,人们地民事法制观念和法制信任感在不断增强,群众的诉讼权利和财产权益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法律保护。但目前有些审判机关,由于人力不足,或其他原因,对民事立案,出现了种种较为苛刻的条件。例如:一、“不清不立”(即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不予立案)。二、“不结不立”(即积案不结,新案暂不受理)。三、“不调不立”(即未经调委会调解的不予立案)。四、“无人不立”(即民庭人员少,限制收案)。五、“选择管辖不立”(即当事人可在两地法院诉讼的,相互推诿,不予立案)。总括上述种种不立案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某些审判机关出于主观困难的考虑,而非严格依法办事。结果造成了群众“告状无门”、“告状难”的困境,往往会因此而引起矛盾  相似文献   

5.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09,(22):5-5
最高法院出台文件保护“民告官”案件诉权 最高人民法院11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行政案件受理,依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切实解决行政诉讼“告状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日,针对群众告状难、申诉难、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徘徊难进的实际.阳城县检察院与县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民事行政检察科与“三所”建立联系协调机制的规定》,启动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与全县各律师事务所、乡镇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的联系协调机制。该协调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检察机关与律师、司法、法律服务“三所”的沟通交流.可以使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及时掌握部分案件的案情与判决结果以及当事人的态度,更加方便群众参与诉讼,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充分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基层人民法院在乡、镇、街道设立了人民法庭。其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便利群众诉讼、便利法院审判”的原则,解决群众“告状难’的问题。但有些人民法庭在工作中过份强调发挥群众调解组织的作用,有的甚至要求当事人起诉前都得先经过基层调解组织和司法助理员调解,否则不受理。这虽然使一些纠纷解决在基层了,减少了法院的诉讼,但却给当事人带来了麻烦,形成了新的“告状难”。  相似文献   

8.
为了及时、正确地处理群众告诉,依法保护法人和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我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了人民法庭工作上来,从而使大量的群众告诉得到及时立案审理,有效地减轻了群众的诉累,缓解了群众告状难的问题。自1987年以来,连续三年基本无群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四川省法院系统在实行行政信访职能向告诉申诉审判职能转变的实践过程中,着力理顺诉讼环节中的纵横关系,疏通诉讼渠道,增强法院内部监督制约机能,强化告诉立案,坚持“立审分立”,革除“立审合一”这一弊端,尽力解决群众“告状难”的问题。对申诉案件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坚持“再审不回原审判庭处理”原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就“立审分立”谈谈我们的一些作法和体会。一、“立审合一”的弊端所谓“立审合一”就是将审查起诉,决定立案与实体审理两个诉讼阶段作一个诉讼阶段处理。这种置程序法严格的程序性而不顾的“立审合一”,不仅是对法定诉讼程序的否定,而且衍  相似文献   

10.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 14 5条规定 ,不起诉案件可以转为自诉案件 ,其立法初衷是为了强化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告状难”问题 ,完善监督制约和追诉机制。然而 ,该规定给诉讼理论和实践操作都带来诸多困惑和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股票诉讼以其全新的内容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崭新的民事纠纷类型。由于股民对股票的认识刚刚起步,股市运作在许多方面超前于立法,以致于股票诉讼出现起诉难、审理难、裁判难。一、起诉难——当事人告状无门目前,当事人起诉难的主要原因有:(1)纠纷性质不明,划分主管的界限不清,各部门互相推诿,使当事人告状无门。例如,深圳“国润”、“大信”两种股票非法“上市”,致大批股民遭受损失,股民们直接找发行公司要求赔偿,而公司则认为要求赔偿的理由不足,不予理睬;为此,股民又诉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人民法院的信访工作中,了解到当事人“告状难”的一些情况。主要表现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案件管辖上互相推诿,造成案件旅行,当事人来回奔波。笔者就“告状难”几个问题,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04,(5):45-45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的问题,确保法官队伍清正廉洁,最高法院将于近期组建巡视组。到各地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肖扬说。群众告状难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多次、反复申诉,因为法律没有对申诉时间、次数进行限制,也没有审级限制,“去年一年最高法院接待了12万人次申诉。这个工作量非常之大。”他说,要制定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信访难案,是指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时期,群体、个人因为某些问题或案件得不到及时公正处理,或是认为处理不公,多次到县、市、省等有关部门上访控告的疑难问题或案件。实践中,我们充分运用检察职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探索了请群众依法参与解决信访难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新问题、新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请群众参与解决信访难案的必要性和法律依据请群众参与解决信访难案的必要性,是由信访难案形成的原因所决定的。其原因:一是接访单位查处工作透明度不够,使举报人、控告人不了解事实真相,认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把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根据提起诉讼的主体的不同,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所谓自诉,是指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控诉。连诉案件一般都是情节简单、轻微,不需要进行侦查,法院即可直接受理的案件。原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的自诉案件的范围过小,已不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使一些本该受到刑罚的犯罪分子受不到制裁,受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由于法律中对适应自诉案件的程序规定得比较原则,出现了公民告状难和法院审判难的不正常现象等等。为解决实践出现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增强,民与官的纠纷日益增多。但是在目前,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律师界,广泛流行着一种“民告官难”的看法。就行政诉讼而言,一些律师往往以“难以胜诉”为由拒绝受理、问顾我们代理包某不服行政拘留的诉讼,也经历了一段由婉言拒绝到大胆实践最后取得胜诉的过程。原告人包某,女,33岁,在其母开设的饮食店工作。1994年9月21日下午四点半,街道办事处组织了十来名工作人员在马路的上界沿(人行道)搭置集市固定摊架,当搭至该饮食店门前时,原告人包某因摊架挡住通道、影响营业而阻止搭置,声称“如要搭置须出示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不起诉案件的转诉,是指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对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从而使案件在程序上由公诉转化为自诉。在我国刑事追诉制度中一直以来实行公诉与自诉双轨制,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确立使得自诉案件的范围相对扩大,这就“意味着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追究,不再仅仅取决于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被害人通过行使起诉权,仍有可能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利益,解决司法实践存在的“告状难”问题,以及拓展追诉和监督渠道而言,不起诉转为自诉无…  相似文献   

18.
“轻伤害案不属于公诉案件而属于自诉案件”的说法近些年流传很广。在司法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只要是轻伤害案件公安机关就不向检察机关移送了,即使移送了,检察机关也不批捕、不提起公诉,而告知当事人去法院自诉。其实,这种观点和做法是与法律的规定相悖的,它使得相当一部分受轻伤的被害人失去了一条应有的司法救济途径,而最终形成告状无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国家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制订颁布一系列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等,要求各地务必把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当做政治大事来抓,而且要把它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及时、正确地处理好农民负担案件,并一再强调,对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要认真受理,及时审判,不得压制。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农民负担案件告状难、受理难、审判难的问题仍很严重,不但直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稳定。为此…  相似文献   

20.
很多侦查一线的检察干警感到现在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难办理。在总结原因时又往往把“侦查过程、侦查手段受现行法律、规则约束太多”作为主要原因之一.抱怨不立案什么也不能做,有些地方甚至以理论研究成果的形式提出修改现行诉讼法律和规则,在立案之前增加准侦查程序,侦查措施前移,扩大侦查权力。对此,笔者颇感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