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 SARS、印度洋的海啸……,这些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日趋紧迫。2005年5月25-26日,"首届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及国际合作等众多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 SARS、印度洋的海啸……,这些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日趋紧迫。2005年5月25-26日,"首届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及国际合作等众多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 SARS、印度洋的海啸……,这些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日趋紧迫。2005年5月25-26日,"首届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及国际合作等众多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刊现予摘登。  相似文献   

4.
晓晓 《中国减灾》2007,(10):11-11
各国虽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重视城市防灾减灾问题,但作为一个较系统的专题研究始于1989年以后的国际减灾活动。1994年5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减灾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0,10(4):6-9
(2 0 0 0年 1 0月 1 2日 )司马义·艾买提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国际减灾活动也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自 1987年联合国第 42届大会决定 2 0世纪 90年代作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以来 ,国际社会在实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 7月 ,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 ,全面总结了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成就 ,原则通过了“论坛基本结论”、“日内瓦减灾战略”、“日内瓦减灾宣言”、“科学技术支持减轻自然灾害分论坛声明”等重要文件 ,提出要把国际…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6):40-42
2008年4月,全国、山东省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场会相继在青岛市召开,该市被与会代表称赞为“全国社区减灾先行者”。“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先后有19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7.
4月11日,全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场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与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参与灾害管理,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强调,促进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参与防灾减灾,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是落实温家宝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8.
祝明  宣勇 《中国减灾》2004,(8):33-35
城市防灾减灾已成为一道世界性难题。经历了2001年的雪灾、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4年的密云踩踏事故,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城市安全。本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7月10日的一瓢大雨又把北京的城市减灾彻底浇醒。暴雨灾害造成交通大拥堵,许多房屋漏雨、倒塌。从开始降雨到道路完全疏通,北京度过了混乱无序的6个小时。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同样看到了这个城市脆弱的一面。何去何从,北京站在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
“世界减灾大会”概况王昂生,史槐恩(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于1994年5月27日闭幕。有2000多人出席这次大会,其中包括14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及一批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科技界的代表。以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陈厦 《中国减灾》2013,(12):44-47
近年来,民防工作已由人民防空向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进行转变,并逐步开始在城市防灾减灾领域提供服务与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民防的内涵和民防职能转变的过程,y-J纳总结了民防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主要开展的工作和民防、民政在灾害领域开展的合作,并以浙江省的合作实践作为案例,为探索民防、民政两部门在防灾减灾领域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立综合减灾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资源开采过度、人口大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气候环境恶化,暴雨、台风、强对流天气、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又通过地球各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继而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流行病等灾害。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20世纪的最后十年,联合国号召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提出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减灾力量,形成高效的综合减灾应急反应机制,以提高各国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由此成立了“国际减灾委员会”,在建立综合减灾机制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4):62-62
自2010年起,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连续举办了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4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论坛为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建言献策的决策咨询作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决定举办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抒 《中国减灾》2004,(12):21-2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增大,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遭遇各种灾害时的损失也随之加大。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现状和综合防御目标,并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3):63-63
自2010年起,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连续举办了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4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挥论坛为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建言献策的决策咨询作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决定举办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可以看到,论坛关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国际进展和未来走向,交流最新的思想理念和科研成果,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6):8-13
今年5月12日是第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千5月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研究联合国《2015年后减灾框架》,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与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措施。讨论防灾减灾救灾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转化应用,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宣勇 《中国减灾》2005,(10):16-17
今年10月12日是“国际减灾日”。为了提高全民减灾意识,民政部积极行动,启动“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并于10月12日、15日分别召开全国视频会议和开展“应急管理进社区”活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了15日在北京市海淀公共安全馆举行的“应急管理进社区”活动,李学举、李毅中、贾治邦等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在10月12日举行的“社区减  相似文献   

19.
王琳 《中国减灾》2013,(1):10-14
在国际减灾活动中,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防灾减灾大政方针,坚持走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之路,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工作的新局面,相继被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授予“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使我们对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有了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20.
金秋季节,沉浸在“双创”气氛中的宝鸡市民,又迎来了10月11日第17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宝鸡市政府副市长、市国际减灾委主任戴征社当天发表了“国际减灾日”寄语:减灾从学校开始。他要求全市各级政府都要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和救灾备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