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信访",据我的观察和理解,在我们国家是指人民群众投书"有关"部门,或者干脆跑到"有关"部门,去反映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因为是面对上层"有关"部门,所以也叫"上访".这也许是咱们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省各地、部门和单位,一批批新任领导纷纷走马上任,这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正常现象.可是笔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有不少群众对"新官"不理"旧事"的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信访矛盾突出,县级部门、层级较多,处置权分割,农村群众合理诉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现状,珙县在县乡干部中试行信访"代访制",即对群众反映超越乡镇、部门职权程序,由乡镇或部门代表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制度.此举有效地破解了信访难题,较好地维护了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4.
实践中,我们大都遇到过所谓的"敏感问题"."敏感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清晰的边界,但有一个共同点:敏感问题背后往往是利益问题,一旦被触及,容易引起特定的人或群体较为激烈的反应.除了个人敏感问题和国际交往中的敏感问题之外,大量存在于我们政治生活中而且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公共权力部门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正帅 《党史博采》2006,(12):48-49
中国政府管理处于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尽一切努力弱化"部门行政",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公共行政".部门利益已经构成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的最大障碍,必须以弱化部门利益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计,推进依然具有"部门行政"色彩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公共行政"转变.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界主要是哲学界近15年对"实事求是"命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既取得了相当的学术成果也留下了有待深入研究的空间.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实事求是"命题的含义过多或过"杂",对其认识论与价值论两个侧面的研究过于"抽象";对"实事求是"所指之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疏离之处;将"实事求是"机制方面的研究同我国宪法、党章等法规条文的研究结合起来还相对不足;"实事求是"同西方哲学的"比较"尚有待深入等.深入这些问题的研究将预示着本论域的斫趋向.  相似文献   

7.
一些地方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时,常常提到"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等应对此负责或出面解决,但具体"有关"到哪些部门或人员,则语焉不详。事实上,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时应当慎言"有关",若常常如此这般指代不明,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人们常能看到,工作做出了成绩,就对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提出表扬,而一旦出现问题或矛盾,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地区或部门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决定了该地区、部门的发展水平.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我认为,应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具体而言,一个科学发展型的领导班子应该是一个"六有"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以前,大英县卓筒井镇的三兴村是出了名的"烂村"、"上访村".村干部不为老百姓办事、解难,村民经常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村干部的问题,致使干群关系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0.
依靠群众,这话当然不错.共产党的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依靠群众带领群众走发家致富的道路,保一地群众的平安.眼下,一些部门也常说,反腐败要依靠群众,治安要依靠群众,打假要依靠群众,等等,也都不错.历史已经证明,不依靠群众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然而,我们似乎也应当警惕一种倾向,就是有人将"依靠群众"当成一顶"帽子"给群众戴上,而自己却在"帽子"底下或疏于职责,或视而不察,或吃饱了喝足了躺在那里睡大觉.  相似文献   

11.
韩旭 《新视野》2005,(1):32-35
部门主义是长期困扰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可见,部门主义问题的解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96年以后"文革"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题、研究手段与方法、发展趋势及其限制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叙述与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湖北省黄梅县委、县政府实行年初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年终,全县统一组织考核,对未完成当年工作任务的党政"一把手"诫免;连续两年排名后3位的给予主要负责人待岗或降职处理;3年未完成任期目标的,整个班子予以调整撤换.  相似文献   

14.
一是关口前移,教育干部"不想走读".县委组建由县直部门领导和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共31人的政治宣讲团,依托县、乡党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巡回讲座、培训班,及时对乡镇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我为农村发展做贡献"大讨论、"十看十比"和学习郭秀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激发乡镇干部立足基层、扎根山区、发展农村的热情,先后有78名县直单位干部到乡、村任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特殊的部门哲学,行政哲学能否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关键在于能否从哲学视野中确定自己独特的"问题域",而这又取决于哲学是否具有不同于作为具体科学的行政学的独特的"问题域".只有恰当地阐释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说明行政哲学能否可能、何以可能以及可能什么.  相似文献   

16.
10月底,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在设于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四川省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并不宽敞的接待室里,坐满了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投诉中心的黄文金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并跟有关部门"交涉"。这是自7月1日该投诉中心挂牌成立以来每个工作日都会出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雅安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三个关键",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基层干部"微腐败"问题. 紧盯关键人,坚持教育引导走在前.紧紧盯住与基层群众接触最多、利益关联最大的基层党员干部、执法部门和服务窗口单位人员,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以及舆论引导.紧盯关键事,坚持专项整治重在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紧盯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提高群众满意度.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蝇贪""村霸",整治"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庸懒散浮拖".  相似文献   

18.
资料收集是毛泽东对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征询或命令下级部门、直接派出警卫或小组等。毛泽东认为研究的信度要靠"好的态度"和"亲力亲为"来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二次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整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纠正和克服一切损坏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政治文明建设,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坚持党的原则和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党政"一把手"处在领导班子和单位、部门的核心地位,负全面责任,握有较大权力,新时期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实施监督,防止和减少他们发生问题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去唯物史观"倾向,其较为典型的观点是"大文化观"与人本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文化问题鲜有明确而系统的阐述,但他们为后人提供了考察和研究文化现象的正确理论视角与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尽管文化问题在当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因而研究文化的"话语"也应当不断丰富化与多样化,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方法仍然应当是我们理解和考察文化问题的"深层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