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     
《时事报告》2013,(8):61-61
埃及总统穆尔西下台7月4日,埃及军方宣布总统穆尔西下台。埃及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在最高宪法法院宣誓就职,成为埃及临时总统,主持过渡时期事务。——新华网:穆尔西倒台后,穆兄会实力下降,未来可能出现各派别平分秋色的局面。同时,在未来各个重要政治节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19日,是穆斯林每周一次的"主麻日"。这天,反穆尔西的民众聚集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而穆尔西的支持者则从全国各地赶至开罗市阿拉维亚清真寺广场和开罗大学门前,继续抗议军方发动军事政变。埃及对立两派的纷争,即使在临时总统曼苏尔提出全国和解的倡议后,依然没有降温的迹象。2012年6月,穆尔西以比前总理沙菲克多90万张选票的微弱优势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穆兄会的铁杆支持者在全国充其量只有400万,绝大多数中间派民众投穆尔西选票的原因是不想让前政权官员当选。然而,穆尔西及其背后的穆兄会却罔顾自身实力,企图通过一次微弱的胜利打造其在埃及政治生活中永久的优势地位。穆尔西执政一年,在治理经济上毫无建树,甚至恶化的同时,却痴迷于权力斗争,从而遭到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埃及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总统穆尔西下台。7月4日凌晨,军方宣布政治过渡路线图,并同时宣布穆尔西下台。执政刚满一年的埃及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为何遭此噩运呢?穆尔西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未能改变埃及经济糟糕、民生凋敝的现状。上任之初,穆尔西提出了涉及安全、能源、环境、食物补贴和交通五大类64项议  相似文献   

4.
6月24日,埃及最高总统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代表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参加总统选举的穆尔西以微弱的51.7%的得票率战胜对手埃及前总理沙菲克,当选埃及第五任总统,这是自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埃及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总统”,从而结束了自1952年以来四任总统均出自军方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21):7-7
埃及局势持续动荡 7月3日埃及军方罢黜总统穆尔西后,局势陷入动荡,穆尔两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多地持续发生街头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埃及检察院以煽动暴力为由,下令逮捕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多位领导人,并对穆尔西展开调查。7月9日,埃及临时总统阿兹利一曼苏尔公布了修宪、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12,(10):88-91
国内埃及总统穆尔西访华8月28日至30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为穆尔西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并举行会谈。——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穆尔西把中国作为就职后出访的首个西亚北非地区以外的国家,凸显了埃方高度重视发展埃中关系。这次访问是中埃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标志中埃关系将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底,埃及动荡愈演愈烈。解放广场上百万示威者云集,颇似2011年“茉莉花革命”时的景象,不过矛头所指已由强人穆巴拉克换作了现任总统穆尔西。尽管这位埃及第一个民选非军人总统发誓,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总统宝座”,奈何大势已去。当地时间7月3日9时,埃及军方领导人、国防部长塞西发表声明:总统穆尔西已下台,现行宪法暂停,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勒·曼苏尔在过渡时期暂行总统职权。随后,穆尔西遭拘捕和软禁。  相似文献   

8.
国际     
《时事报告》2012,(8):90-91
穆尔西当选新一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6月24日,埃及总统选举最高委员会宣布穆罕默德·穆尔西赢得埃及总统大选。6月30日,穆尔西在最高宪法法院全体大会上正式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9.
安替 《同舟共进》2013,(4):17-19
2011年1月25日,塔希尔广场发生的埃及革命震撼了全球,也最终推动了另一个独裁者卡扎菲的倒台。一年半后,穆斯林兄弟会的穆尔西成为总统,埃及故事突然变得复杂起来。革命后的埃及,是否比之前更好,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些好奇让我立刻订了去开罗的往返机票。虽然埃及还不能自由行,但因为记者的身份,可爱的埃及驻华大使馆破例让我拿到了签证。  相似文献   

10.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25):7-7
埃及清场行动酿惨剧 8月14日清晨,埃及军警出动装甲车等装备,对聚集在首都开罗的前总统穆尔西支持者示威营地实施清场,引发激烈冲突,据称造成至少638人死亡、近4000人受伤。随后,埃及总统府宣布全国进入紧张状态,穆尔西支持者则在多地示威,袭击警察局等政府机构,并在16日举行的“愤怒示威”与军方爆发新冲突,造成至少173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时钟拨回到两年前。2012年8月,总统虽是刚当选的穆尔西,但埃及最有权势的人物。无疑是军权在握的埃及国防部长坦塔维。  相似文献   

12.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4,(4):7-7
埃及新宪法获公投通过 1月14日起,埃及持续两天对新宪法草案进行全民公投,最终以98.1%的支持牢高票通过。自穆尔西去年7月被军方解除总统职务以来,埃及暴力冲突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12,(10):88-90
埃及总统穆尔西访华8月28日至30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为穆尔西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并举行会谈。——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穆尔西把中国作为就职后出访的首个西亚北非地区以外的国家,凸显了埃方高度重视发展埃中关系。这次访问是中埃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标志中埃关系将迈上新台阶。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8月30日上午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温家宝与默克尔会谈并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国家主席胡锦涛等领导人会见了默克尔。——上海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义桅:默克尔此行有三方面重大收获。首先,德国进一步确立了其世界大国地位;其次,中国订单有助提振德国外贸出口,带动其经济发展;最后,默克尔中国行进一步加强了两国沟通,符合两国利益。  相似文献   

14.
自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被军方解职以来,埃及局势正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8月中旬埃及临时政府的强制清场,导致了数百人死亡,使得埃及处于危机临界点。是什么导致埃及革命走上如今的迷途?笔者认为,回顾自“阿拉伯之春”以来埃及政局的发展,可以认为,埃及有着相当的典型性,即它明显“迷失”在西方的主导话语体系中,进而导致社会被撕裂、需求被掩盖、方向被误导。  相似文献   

15.
月览天下     
《小康》2013,(9):10-15
"埃"伤遍地当地时间2013年8月14日,埃及安全部队对穆尔西支持者实施清场引发的冲突,死亡人数升至278人,其中包括43名警察。稍早前,埃及卫生部的消息则表示,冲突也造成1403人受伤。这是1952年以来埃及国内冲突中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多国对埃及清场行动造成的大规模人员死伤表示强烈不满。埃及临时政府副总统巴拉迪因不满流血冲突辞职。  相似文献   

16.
长短镜头     
《中国人大》2012,(17):2-F0002
9月4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布隆迪参议长恩蒂塞泽拉纳。摄影/丁林8月3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摄影/黄敬文8月29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埃及总统穆尔西。摄影/饶爱民  相似文献   

17.
王泰 《人民论坛》2012,(21):51-52
穆巴拉克统治30年,埃及的民生问题和民权问题不仅一个也没有解决,反而出现倒退和恶化,这种情况下丧失民心,进而丧失政权其实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威权体制僵化,政权合法性逐渐丧失埃及的政治体制,特别是选举制度存在着结构性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民主党长期一党执政。政治结构中总统独大,议会弱小。作为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巨大的宪政和立法权。几乎所有有影响和有权力的国家机器实体都正式或者非正式地隶属于总统办公室。与此相对照,埃及立法机构不能监督行政部门,因为立法机构的绝大多数席位都被民族民主党所控制。议会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没有立法和监督能力的傀儡机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埃及在“变革的阵痛中呻吟”。动荡不宁、游行示威甚至暴力冲突等,依然是这一年的“关键词”。先是上半年围绕总统选举各方角力不断,龌龊迭起;接着下半年,以新总统穆尔西发布旨在扩权的“宪法声明”为导火索,  相似文献   

19.
周琦  贺鉴 《求索》2011,(10):155-157
非洲的军人政权是二战后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权形式,最先出现在二战后的北非阿拉伯国家中。就整个非洲而言,比较典型的是尼日利亚的军人政权、加纳的军人政权以及苏丹的军人政权。军人政权对非洲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对东北非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宪法变迁与宪政发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延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从统治型政权到革命型政权、发展型政权再到服务型政权的转变历程.革命型政权对统治型政权的替代使中国真正踏上了现代国家建设和政治解放之路.发展型政权的确立为强国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务型政权的建设则是开发政治资源和巩固执政基础的新的战略选择.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战略体现为发展型政权与服务型政权的双重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