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兰尼茨基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为基点,发现、重建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批判的人道主义基础。他认为异化范畴恰当确切地反映出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哲学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所有其他前提都是从异化理论中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宣传人道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思潮,不是一般的学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的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近几年,有些同志在抽象地谈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时候,也谈论所谓“人权”问题,认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关于人性论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把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列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所谓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那种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单从生理学意义上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史是人们为自己的人性的实现而活动的过程,是人的意识的  相似文献   

4.
李杰 《理论月刊》2007,(1):13-15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人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人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用抽象的异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历史和实现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各种人道主义理论.人学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必须把人学和人的科学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人道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人性的社会。他们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认为经济发展只是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发展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对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以来活跃在政治和思想舞台上的主角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都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角度,试图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人道主义、异化问题、历史性、现代性等问题。他们关注人和人的社会现实本身,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视角,因此加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观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思潮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理论界立足于人道主义的内涵,对中国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做出了诸多解析。从文艺视角下对人道主义进行研究成为当代中国人道主义思潮的一大亮点。人道主义思潮的发展路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理解的变迁,也蕴含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理论战线有的同志发表谈话和写文章,“为一般的人道主义,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辩护”。他们没有区别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历史观和作为伦理道德原则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而主要是把人道主义当作解释历史、指导现实的世界观来宣传,并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因此,很有必要对这种“一般的人道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进行认真的评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论集萃     
江畅同志认为:把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人道主义或看作是与人道主义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和自由的科学思想体系。①从马克思主义建立的出发点和目的来看,它是为了使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②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来看,它的三个基本部分都是以解决人类的解放和自由问题为指向,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1.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特别自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把研究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同改革和新思维联系起来,使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关于人道主义 1、突出人道主义的共同性古希腊罗马哲学和古代东方哲学中都有较为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特点是追求个性的充分解放,以人道反对神道。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长期以来,苏联学术界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各种形式的对立。而现在戈尔巴乔夫强调人道主义的共同性。他指出,尽管有一些矛盾使人类分开,但人类毕竟是一个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界讨论“人道主义”问题时,有些同志主张和坚持“人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这样的现点。(见《〈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一文质疑》,载《文艺研究》1982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质疑》这种现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对此,本文试作分析,以期求得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近期报刊关于和谐社会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近期报刊关于和谐社会问题讨论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大多数人都认为,和谐社会理念来源于多方面,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粹,如"和为贵"等,又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合理的成分;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分,又直接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歧在这些理论来源以谁为主。有人认为,"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和基础是传统儒家学说"。而多数人认为,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和基础主要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肯定了此种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反主体主义"一直是阿尔都塞极具理论标识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他到底是如何反对主体主义的,也一直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阿尔都塞作为20世纪的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自然也受到了法国哲学大环境的影响。他吸收和借鉴了结构主义、法国概念哲学和精神分析的动力性资源,扛起了反主体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大旗,也开启了所谓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与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这也为我们全景式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徐曼 《理论月刊》2008,(2):31-34
李大钊在中国率先宣传唯物史观,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作了大量的努力.这一努力表现为他始终围绕着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统一、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这一核心精神对群己关系进行唯物史观说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目标.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开创者,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启示力.  相似文献   

16.
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愿望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的转变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一阿尔都塞坚决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解释。甚至取代整个马克思思想的做法,强调马克思是同以往的意识形态哲学决裂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并进而创立一种新的哲学的。据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塔克尔—伍德命题"引发的"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实质上是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争论。英美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而产生的马克思"道德论"与"非道德论"分歧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视角和理论旨趣上的必然反映,他们的探索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积累了新的知识资源。同时,他们的缺陷和不足也启示我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必须回到马克思,回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坚持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这才是理解马克思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谛的科学原则与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发表是马尔库塞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转折点。与列宁的理解不同的是,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哲学,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道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建立在以"劳动"为基础的"感性本体论"之上,其实质是一种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学说。作为一位真诚的和足够值得我们尊重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性问题,强调要重视《手稿》提出的核心问题以及突出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思想,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哲学等同起来,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从现代解释学的视角出发,我们或许可以宽容这种理解的差异的存在,并且希望能够经由不同理解的交流和碰撞而逐渐逼近真实的文本本身。  相似文献   

19.
张连 《前沿》2010,(1):13-17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的涌现和相互激荡,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当代中国,如何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树立适合时代发展和国情特点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达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意义重要。基于信仰的特点,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两种属性,即彻底的人道主义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20.
迟德强 《理论月刊》2006,14(4):121-123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本文通过对西方学术界对有关人道主义干涉合法性各种观点的分析,认为人道主义干涉与现行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