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传承文脉 传播文明——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轩 《今日浙江》2013,(15):46-47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将建设1000家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今年十件实事之一。3月底在临安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对兴建农村文化礼堂工作进行了总动员、作出了总部署。建设文化礼堂的初衷,就是要通过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真正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目前,全省各地掀起了农村文化建设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5,(10)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需要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浙江省绍兴市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将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文化礼堂成为农村特色文化、农民精神家园与乡村新型共同体重构的平台,同时也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3.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9911家,覆盖率超过97%.文化礼堂作为新时代浙江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实现文化先行、高质量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18)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按照"谋划系统化、载体特色化、机制常态化"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市文化礼堂建成数量累计达130余家,建成数量和质量都走在浙江省前列,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该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传承乡风文脉、丰富礼堂活动,成功承办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文化礼堂村歌唱会走进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等活动,逐步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水平,凸显了"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0)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按照"谋划系统化、载体特色化、机制常态化"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市文化礼堂建成数量累计达130余家,建成数量和质量都走在浙江前列,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该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传承乡风文脉、丰富礼堂活动,成功承办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文化礼堂村歌演唱会走进浙江省人民大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针对农村文化资源分散、内容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从2013年起,在农村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05家,年内将建成3000家以上。计划到2017年实现全省中心村全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文化礼堂,覆盖80%以上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7.
黄人川 《今日浙江》2014,(24):45-45
正台州市黄岩区管好用活农村文化礼堂,以明确的精神导向,通盘推进和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着力打造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家园。价值引领与建筑审美相统一规划导向与施工建设相衔接。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对各文化礼堂进行面上指导,重点选择三个创建点,全程指导村民意向调查、村庄资源整合、村庄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浙江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不到3年时间,已有3447家文化礼堂在浙江大地上生根发芽.在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如何强化文化礼堂的内容建设,巩固文化礼堂阵地,发挥文化礼堂作用,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乐清市充分发挥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六大主题”为载体,全力推进“红色文化进礼堂”,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4,(12):35-35
浙江省永嘉县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创新基层理论宣讲,着力以“三四五”举措力促文化礼堂建设,推进乡风文明,深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一.对准“三个目标”。 一是理论宣讲“政治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主题,针对基层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围绕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一主题,宣讲科学理论、宣讲辉煌成就、宣讲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亦能使一方水土风光无限。2013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被列入当年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首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1000家文化礼堂。时隔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省各地已经诞生了1337家文化礼堂,远超预期。日前,记者走访了绍兴市上虞区一些村落的文化礼堂,在青山绿水间分享农民新的生活观。村民有了舞台走进东关街道担山村文化礼堂,一副"秀美山川孕育担山文明家园,和谐春风沐浴农村先进文化"的对联分外醒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同志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基础。2013年以来,浙江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升级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7,(8):48-49
四年来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乡村基层社会的文化治理上作出了走在前列的创新探索,以来自浙江乡村大地的社会实践,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2013年至今四年来,从试点先行、全面推开,到提质扩面、打造品牌,截至2016年底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527家。  相似文献   

13.
论文化礼堂与农村社区治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建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浙江文化礼堂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以国家意识形态供给构筑社会核心价值功能;第二,以文化认同方式构筑社区文化秩序功能;第三,以地方性知识涵养社区信任关系。在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需要整合传统的乡村文化、赋予现代公民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文化自信"的根底作用。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和平台的农村文化建设,对规范农村文化秩序、打造农民精神家园、提供农民参与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加强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描绘了一幅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1.实施“文化低保”工程。针对部分地方的“文化贫困”现象,衡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农村启动“文化低保工程”,通过“以奖代投”等方式,开办“农民文化屋场”,对“文化低保”对象免费开放,从根本上逐渐消除农村文化贫困现象。从2002年开始,市、县两级先后拿出2100多万元,把农村闲置的小操坪、礼堂、戏台、堂屋进行改造,并添置设施,更新内容,使其成为村民的文化活动场地。衡阳市还派出文化骨干下到各乡镇建立“文化低保联系点”,组织文艺轻骑队、流动舞台…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4,(4):36-36
近年来,浙江省平阳县,依托文明村镇、幸福社区、文化礼堂载体,通过乡风评议、“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三心四德”等手段,以环境卫生、道德建设、邻里关系为突破口,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切实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是文明村镇创建,让文明弥漫每个角落。结合省、市文明村镇管理办法和评分标准,进一步完善县文明村镇管理办法和评分标准及文明村建设台帐资料整理标准。  相似文献   

16.
童桦 《今日浙江》2014,(7):56-57
正如今,1337家农村文化礼堂繁星般点缀浙江大地,成为农民新的精神文化"家园"和纯净的"心灵栖息地",赋予农村文化生命力。青山绿水之间,白墙黑瓦之下,歌舞节庆,扬起了农民欢乐的氛围;仪礼教诲,唤回了农民对道德的向往;乡贤轶事,交织起家园的共同记忆;各式讲堂,扶持起农民热情的创业梦想;新修改建的礼堂新空间,搭建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民,幸福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7.
《浙江人大》2021,(2):70-71
西湖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善之区2020年,西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逆势上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和6%左右。幸福西湖的惠民故事更加生动,建成西溪水浒文化展示馆,被评为"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改革攻坚跑出了西湖"加速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融媒体改革全面落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政府规划建设的乡村文化礼堂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它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同时,亦引发形成非政府预期的社会效应.新乡贤全面参与了文化礼堂建设,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调控型公共空间.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从现实意义看,调控型公共空间发展虽然还不充分,但它是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一肩挑"的乡村正式治理体系下,它可能起到某些辅助作用.在理论意义上,这有助于淡化当代主流公共领域理论的悲观弱点.  相似文献   

19.
沈树芬 《思想战线》2011,(Z1):466-46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大局。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配套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研究以祥云农村文化假设为个案,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和思考,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兼顾思想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红色文化建设,是有效促进革命老区农村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法。红色文化通过对社会观念、管理模式和分配机制潜移默化地影响,形成社会制度的创新,有力引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