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将党的领导地位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内涵极其丰富、思想极为深刻,代表着当代政党领导的最高境界,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从过去不够全面、不够集中统...  相似文献   

2.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研究2.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3.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研究4.习近平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5.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重要论述研究6.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研究7.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研究。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逻辑、中华文明的文化逻辑、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逻辑、民族复兴的实践逻辑,共同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党的领导地位、领导原则、领导范围、领导过程和领导目标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完整体系。而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命题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质,也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根本,在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和提高党的全面领导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民生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生观体系。习近平的民生观根植于深厚的历史经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智慧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更准确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闭幕,我们紧接着召开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做好明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层党建在构建符合城市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基层党组织的引导下,南京市江心洲街道抓住“中新国际生态科技岛”建设的机遇,创造性地进行了具有江心洲特色的“五微共享、五联共治”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探索。系统阐述“五微”“五联”的基本内涵,总结出其在职能定位、结构优化、机制整合和赋权保障方面的经验做法,并进一步探索现代化社区建设中党建智能化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启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党和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历史实践的吸收借鉴。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不仅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手段和途径,也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吴震 《人民之友》2020,(1):53-53
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水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者要实现有机统一,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是各级政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韩勇 《中国政协》2020,(7):12-13
人民政协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与国家治理体系有着内在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着眼点、重大意义、独特优势、工作任务、责任担当、党的领导等,作了全方位部署,为我们全面把握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上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更高目标。习近平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农情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这种将历史、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治理逻辑贯穿于新时代“三农”工作全过程,使我国乡村建设迎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它也必将指引我国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高压反腐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核心涵盖了从严治党、有贪必肃、筑牢防线、标本兼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压反腐重要论述在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效,党内法规日益完善、党风逐渐好转,反腐败的方式方法得到创新、巡视工作不断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当然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就可以松口气,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未来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高压反腐重要论述,需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治党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职能作用作出了明确,提出了要求。市县处于国家治理第一线、凝心聚力第一线.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传统地缘安全塑造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形态。受届时系统特性的牵制,欧洲对华政策缺少独立性。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安全概念内涵和外延空前丰富,军事政治安全不再是国家选择伙伴的唯一考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多元性、综合性、合作性为特征的新安全观。为了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亚欧大陆系统重要性行为体(中欧双方)需要突破冷战时期的单维安全理念限制,合作治理全球性事务。新世纪的欧洲外交变得更为务实,而非"价值观"导向、联盟外交、现实主义和冲突思维导向。合作治理的理念将会全面推进中欧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亚欧地缘政治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推动全球治理秩序向着民主化、公平化和多极化发展。在预防货币金融等经济安全风险、规避能源安全风险、防范粮食安全风险、治理网络安全问题和中欧合作参与全球治理等新安全领域内,中欧之间的合作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5.
纵观习近平40多年的为政之路,能够发现其言行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为民、爱民、富民,应群众之所急,给群众之所需,去群众之所恶。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和政治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学习、研...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作了系统阐述。以此为标志,现代化的中国理论初步形成,并作为重大原创性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全面贯彻这一理论的实践要求,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本质规定入手,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与“魂”;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支撑的高度,来理解党的二十大面向新阶段新征程作出一系列战略布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塑造中国形象、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维度,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为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话语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社科类综合学术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理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实践,以科学的态度不断追踪相关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突出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设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领导(学)研究、政治研究、经济研究、国家与全球治理、社会与人口等栏目。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探索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从“粗糙摆平”到“精致治理”的社会矛盾纠纷治理转型,体现了国家治理理念的深刻变化。本文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阐释新时代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的目标,并通过该机制运行的地方实践,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的总体脉络,为进一步建设成熟和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引领,以中国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为基础,探索形成旨在推动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行稳致远的独特新型城市治理模式,既有与全球所有城市相同的治理特征,更具有基于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鲜明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城市治理实践在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体制运行、城市结构分异、民众公共意识、风险韧性治理、城乡跨域协同等方面面临问题与挑战。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应以推动特大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为引领,着力构建完善以系统化、融合型党建为引领的城市治理新体系,通过政社合作共治和上下结合的社会化评价模式,推动实现包容共富型治理、整体性治理、数字智慧治理以及德法共治的融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召开座谈会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40年来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走过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全面提升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