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峡两岸第六次“陈江会”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两岸拥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和血统,加上地理位置相近等便利因素,在医药卫生产业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优势,尤其是在台商投资大陆从以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业的过程中,台商开始把目光从以往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转向大陆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2.
台商在大陆的研发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祖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台商掀起了新一波投资大陆的热潮,电子信息业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主流。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满足在大陆投资生产的特殊需求,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台商在大陆呈现出加大研发投资的新动向。所谓研发投资是指台商为满足大陆的市场需求,在大陆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当地优秀人才和科研设施进行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企业经营策略。台商在大陆加强研发投资,显示台商在大陆已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从量变走向质变,进入了在祖国大陆“扎根”发展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台商投资大陆的现况和远景翁成受可能由于投资关系是贸易、技术、金融等诸项经济合作关系载体的缘故,台商投资大陆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核心而备受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现况及其远景做些初步探讨。一、台商投资大陆的过程回顾台商投资大陆始于80年代初,迄今大体...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3年-2012年台商在大陆并购投资的861件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台商大陆投资地区和行业呈现明显的集聚性,上海、江苏、广东成为台商对大陆并购投资最密集的地区,投资行业以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电子零器件为主。进一步刊用面板离散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地区对外开放度、地区基础科研能力、基础通讯设施建设等对台商大陆并购投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两岸产业分工问题之刍议刘映仙随着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快速增加和两岸各项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迅猛发展,关于两岸产业分工问题就愈益显的重要和紧迫。海峡两岸为什么必须加强产业分工?两岸应遵循什么原则进行产业分工?本文就上述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一、加强两岸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6.
目前两岸尤其是大陆台资集中区与台湾之间的高科技产业整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高科技产品贸易体系由原有的垂直分工为主,转变为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重,产业链分工亦相应地由垂直分工为主向混合分工转变,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亦由下游向上游转移。然而,两岸高科技产业整合缺乏良好的制度化平台,  相似文献   

7.
台资与港资不仅在大陆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不同层面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着推动作用。台商对大陆投资推动了两岸交流与互信,密切了两岸经贸联系,促进了两岸关系发展,香港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桥梁与中介,港商对大陆投资在促进与稳定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台商与港商对大陆投资在投资动机、方式、规模、产业与区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之处,对其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台资与港资分别在大陆利用外资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各自的特殊性,以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时有所依据,以使其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更好地发挥特殊作用,因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摩擦是在中国大陆快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变局的背景下发生的。对台商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大陆台商出口和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而且面对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商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目前,虽然大陆仍是台商第一大市场和第一大的投资地,但是台商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增长趋势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速台商重新布局。  相似文献   

9.
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成为大陆利用大陆以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陆各地利用台资水平极为不均衡(张传国,2004)。科学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各地区利用台资的业绩与潜力,对于探寻中国大陆利用台资的地域分异和空间转移规律,可为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正确的对台招商引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殷存毅  张贤 《台湾研究》2010,(6):19-23,29
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显现出贸易依存度很高的特点,但在产业合作层面进展有限,两岸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基本是两岸台资企业内部的循环,“台商与大陆当地产业体系关联度不高”。随着两岸ECFA的签订,两岸经济关系加快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彭莉 《台湾研究》2014,(1):45-51
近20年来,祖国大陆先后出台一系列保护台胞投资的法律法规,这些立法切实保护了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鼓励了台商投资的积极性。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大陆投资环境的变化,《台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已不太适应当前两岸关系的需要。2012年8月《两岸投保协议》签署后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大陆方面应以落实《两岸投保协议》为契机,加快台胞投资保护立法的修订工作,协调其与《两岸投保协议》的关系,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宽松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2.
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长三角的驱动力在于取得比较利益、实现要素的互补与确立区位发展优势。在投资过程中,台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整合了当地的资源优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并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群落,带动了当地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从今后的发展趋势分析,台商投资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两岸企业合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两岸产业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1990年代以来,大陆相继建立了约50个各类国家级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了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然而,这些产业合作园区大体呈现出一个共性,即园区基本成为了台商在大陆生产经营的“飞地”(en—clave),未能真正实现两岸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分工整合格局。与此相应的是,已有的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没有共同管理的机制,大多是大陆单方面成立、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初析台湾大财团在大陆投资发展趋势胡石青从90年代初开始,岛内中、大型制造业财团到大陆进行投资尝试,发展事业。目前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实力增强,已形成在大陆投资的新特点。本文试从台湾大财团在大陆投资呈现出的基本特点与大陆投资的原因,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发展,两岸在生产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本文首先考察了台商投资大陆形成两岸产业链的过程;然后利用816个HS四位码行业在2004-2012年的两岸贸易数据,通过对两岸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分工的分析实证研究了两岸产业链的类型与结构;最后提出强化两岸产业链合作的政策建议。结论显示:2012年在816个行业中有299个行业形成了两岸产业链关系,贸易额占比达到41.28%,而且这些行业中有68.56%表现为台湾占优势的垂直分工。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生产网络下,台湾“产业空洞化”的讨论却无视经济全球化,固守本国或本地区,用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来观察分析新经济问题,导致争论结果莫衷一是。本文从微观的台湾的本地制造(Madein Taiwan)与台湾制造(Madeby Taiwan)视角分析台湾产业空洞化,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贸新形势与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贸关系密切,两岸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商品结构不断调整,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持续扩张,投资领域呈多元化。但是台湾持续的产业外移、资金失血也带来一些社会经济问题。2008年3月马英九胜选,国民党重新执政。两会复谈并取得重要成果,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两岸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贸易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发展互惠双赢。台湾方面若要借重大陆重新振兴岛内经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4年7~9月)黄鑫华7月1日由台湾外贸协会成立的“大陆贸易投资咨询服务中心”正式运作,协助业者拓展大陆市场。该中心建有大陆资料库。汇集大陆经贸资讯。并定期举办研讨会,组团赴大陆考察投资环境及协助台商解决困难等。英外交部发表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爆发并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与格局及诸多国家(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与冲击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大幅衰退,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减少,大陆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与此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为海峡两岸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形势下以及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协商与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在东南亚投资的阶段分析周明伟东南亚地区是台湾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早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台湾就开始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投资,直至1992年底止,台商在东南亚地区投资总额仍大大高于其在大陆的投资。大量台资流向东南亚地区,对我吸引台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