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作者对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博览之窗     
何谓第三次 思想解放 马立诚、凌志军撰文认为以1978年、1992年和1997年三个年份为标志,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已经有过三次思想解放。 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相似文献   

3.
记者:程院长,您好!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根本任务齐金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拉开了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序幕。我们认为,这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根本任务是:完善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能否较好地完成这新一轮思想解放的任务,关键是看在“努...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     
关于思想解放的三个必答题《中国改革报》刊登编辑部文章说,时下思想界提及频率最高的词,莫过于思想解放。已经有媒体在发问"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否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6.
0年前,邓小平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新的人的解放运动,它深化了本世纪初提出的思想解放的主题,并为今后思想解放做出了方向性规定。一、解放思想与解放人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根源于开创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7.
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 ,当代中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我们清楚地看到 ,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充满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都是对陈旧观念、传统理论的巨大挑战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扬弃和重大发展 ,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推动力和促进力。重温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 ,有助于我们增强改革开放观念 ,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三次思想解放推动温州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深刻启示 ,谈点认识。三次思想解放与温州经济的腾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写下历史的新篇章.思想解放是五四精神的重要构成.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和民族尊严的自觉担当,这个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近代中国,呈现了两次思想解放,一次是摆脱中(旧)学的思想束缚,转向接受西(新)学.另一次是摆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束缚,转而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是思想解放的又一体现.历史证明,不解放思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根本无从谈起.五四精神内涵的思想解放,在民族遗产构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观点搜索     
正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11月21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评论部文章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改革条件和目的时,把"解放思想"列于首要位置,并特别强调其"总开关"作用。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更多是"头脑风暴",今天解放思想则要面对现实的利益博弈。一些人嘴上说思想解放,骨子里怕思想解放;一些部门抽象地赞成思想解放,具体地反对思想解放。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从调节分配到简政放权,许多时候,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伴随着不断的思想解放过程而实现的。20年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每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又为不断的思想解放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可以这么说,没有新时期的思想不断解放,就不可能有当今中国的深刻变化。同样,没有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思想解放也不可能达到如此深度。这就是两者之间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无论是对思想解放的继续深化,还是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新时期,为使屯垦戍边大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兵团各农牧团场必须深入挖掘和剖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在解放思想中加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从根本上推动思想解放;通过发展经济,从客观上推动思想解放;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推动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出现过几次大的思想解放热潮,而每一次思想解放热潮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此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党的十五大文件之际,回眸建国以来历次思想解放热潮的兴起,充分认识其对我国社会所起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解放好像是一个动词,它的主语和宾语其实都不清楚。比如说。谁解放思想?谁需要思想解放?再有,要解放什么思想呢?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是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实现思想路线历史性转变的里程碑。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与此前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而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又以邓小平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先导,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高潮,直接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因此,邓小平是那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的组织和指挥者。文章从三个层次加以论述:一、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思想解放运动撕开口子;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解放运动全面展开;三、清除障碍,思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回荡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它犹如一阵阵春潮催生了改革大业 ,推动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一轮思想解放 ,与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一样 ,使我们清晰地看到 :思想解放必然带来理论思维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 ,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也就是新的经济体制创新的攻坚阶段。坚持解放思想 ,用思维创新来促进体制创新 ,这对于深化改革 ,推动四化大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也是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着眼点。一、思想解放创新了社会主义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相似文献   

16.
当前理论界对于思想解放问题所进行的反思与回顾往往把注意力单纯聚焦于思想理论本身,而对于如何将思想解放引向深入、引向制度化缺乏探讨.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分析,思想解放的内在动力是不断发展并要求实现的公民的需求与利益.只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并根据不断发展的群众的利益与要求来变革我们的观念与制度,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僵化.一种有效运作的民主制度,能够将思想解放活动由运动式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制度化机制.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9,(12):53-54
徐友渔在10月5日的《时代周报》上撰文指出: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思想解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发达、有所作为,必须把思想解放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不断提高。30的经历表明,思想解放的第一波之后,并没有形成持续的潮流,回潮时有发生,旧的“凡是”没有了,新的“凡是”不断出现。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只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用严格的标准衡量,中国人的思想其实还是似解放而未解放。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议论,思想解放过火,就会右,就会否定马克思主义。因此,为了防止思想解放过火,就要强调解放思想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有的同志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指出我们现在说的思想解放,首先是从林彪、“四人帮”多年来宣扬的现代迷信和极左思潮下解  相似文献   

19.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举凡伟大的社会变革,无不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为社会变革充当先导,社会变革为思想解放提供动力。这是由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发展也不例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蓬勃向上,充满活力。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有力地证明了30年前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可以断言,如果没有那场深入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就不可能有正在现代化道路上迅速前进的今日中国。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1,(5):30-30
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思想一解放,酉阳就天翻地覆了。“酉阳现象”证明;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发展,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发展就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