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简称“分权”、“制衡”学说,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主义者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意愿和要求。时至今日,这一学说仍被资产阶级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自法国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便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理想而不断努力着.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此可见,这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完全相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他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是这一制度的最显著表现.这样看来,在我国实现三权分立有其制度上的难度.然而,在这里所要论述的“司法独立”,与“三权分立”不同,而是司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受其他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三权分立学说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实践和波利比阿、西塞罗的分权思想,中世纪的教俗、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两个二元分立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分权奠定了历史和心理的基础,英国的宪政实践为分权学说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洛克和孟德斯鸠完成了三权分立学说。作为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理论基础之一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福建法学》1992年第5期刊登郭道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其中有一节论述我国人大的“权力集中”制与西方的“权力分立”制“姓社姓资”问题,摘要如下: 对于“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制的理论与实践,人们一向把它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称它为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确,这种制度与理论,是资产阶级学者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创立和采用的。但它是否就是姓“资”的呢?这需要作出具体分析。这里首先要分清,有两种意义上的“分权”,即国体上的“分割主权”和政体上的“权力分立”或  相似文献   

5.
试论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关系金志华一、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概说在人类社会历史中,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与阶级的产生接踵,与国家的成长同龄。但是这两种行为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还得溯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学说。早在1748年,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谷春德 《法学研究》1987,(6):23-26,56
“三权分立”首先是一种政治学说。它是由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家倡导的。按照这种政治学说,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权力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或人来掌握和行使。  相似文献   

7.
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各自确立其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指导原则。在实行对外开放、进行体制改革的时候,比较研究这两种指导原则,有助于了解它们的实质,鉴别它们的优劣,也有利于避免在开放、改革中盲目引进。因而具有重大意义。一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用以说明和确立其国家机关体系的组织与活动原则的学说和制度。它包括分权与制衡两项基本原则。所谓分权,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  相似文献   

8.
舒扬同志在《行政·行政权·行政法》一文中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没有行政法的,理由是,行政法是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以后,随行政权的独立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同宪法有密切联系的,同依法办事,法治国家的政治原则相通的。但在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传媒与司法三题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权分立”在我们这里是一个名声很不好的学说,不少宪法学家似乎“成份论”观念很重,谈起它来总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国家沾染不得的货色,然而,这些宪法学家们在讨论国家政体或国家权力机构时,还是不得不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门别类,加以解说。舍此三权,法...  相似文献   

10.
授权、分权、控权——平衡行政法生存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黑格尔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行政法为什么产生、存在?其生存合的是什么“理”?有什么必要性、必然性?行政法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它实际有什么功能?怎样发挥其功能?这是行政法基本理论要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学说即构成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直接起源于洛克的三权分立理论,同时受到君主立宪制实践的影响,是分权学说中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三权分立学说来源的追溯和主要内容的理解,简要分析了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一、理论创新的法理基础——检察权的实质权能探究 近现代政治法律理论对于国家制度影响巨大的,不外乎两种学说;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三权分立”为代表的分权学说。前者造就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而后者造就了几乎所有的现代西方法治国家。我国在建国后一直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尤其是在国家体制的具体组织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与立法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制度的国家里是不同的。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是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原则来互相制衡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政府不是法律的主宰,而是法律的臣仆和保护人,政府的第一准则就是使法律的执行和法律一致。美国现代学者迦纳在他的《政治科学与政府》一书中写道:“行政机关的主要职务则不在于议事,而在于执行立法机关与制宪机关所表示的国家意志和法院所解释的国家意志。”资产阶级学者关于行政机关性质的观点,虽然由于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阶级的局限而不尽科学和不太完善,但是,他  相似文献   

14.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诞生已有二百多年了,传入中国也已超过了一个世纪,但它并非历史的陈迹。作为政治思想演进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阶梯,三权分立学说的精义在于权力制衡。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模式探索的今天,应该在全面理解其内容实质与理论贡献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检讨我们在吸收、借鉴三权分立学说过程中的诸多固有观念,大胆汲取或移植西方成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模式,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5.
在实行三权分立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中,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是较为典型的,也是我国学术界议论最多的。本文试图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作一些剖析,说明美国究竟为什么要采取三权分立制,以期有助于人们了解三权分立制的阶级根源、实质、弊端等等。  相似文献   

16.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影响,直接起源于洛克的三权分立理论,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他重新铸造了三权分立学说,突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根本内涵和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权分立学说来源的追溯,分析了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并阐述了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影响,直接起源于洛克的三权分立理论,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他重新铸造了三权分立学说,突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根本内涵和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权分立学说来源的追溯,分析了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并阐述了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基本职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冢基本职能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反映着国家的使命及其活动的目的,它历来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重视,成为政治学、法学研究中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国家对内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许多著作中早有论述,曾不止一次地指出国家对内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统治职能与社会职能,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是,多年以来,由于苏联理论界的影响和我国“左”  相似文献   

19.
一、独立审判原则的渊源及其理论基础 独立审判原则,又称司法独立原则,是现代各国普遍承认或确立的一条基本法律原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它调整着国家审判机关与立法、行政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法律关系,确认了审判权的专属性和独立行使性。 司法独立原则产生于分权学说,是“三权分立”学说在宪法中的体现。分权学说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集权的重要理论。它源于古代世界 ,在中世纪的著作中,它们得以流传,为英国的政制思想提供了基础。后来在反对贵族特权和君主权力的人们手中,分权学说的革命性潜能在美国和法国完全实现了。〔1)16…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在国外讲学时,一些外国同行学者专家问我:你们的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国家的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同时又规定由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如果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发生错误,制定出违反宪法的法律,如何纠正?言外之意是我国国家权力的运用,不如西方国家采取三权分立制那样优越。1986年许崇德教授和我合写的《分权学说》小册子问世以后,国内也有同行专家学者评论这本小书,说它联系中国实际认定中国不能实行三权分立的观点太保守。但我仍然坚持崇德教授和我原来的观点。下面再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