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现实的文化背景去找答案。目前,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主体,充分发挥这三种文化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由翁有为、席富群和赵金康合著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靳德行主编的《当代中国思想史丛书》之一,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初读该书,我们深感这是一部不乏新意的论著,它至少有三点值得称道。 一、该书第一次较系统而全面地勾画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揭示和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50年来中国政治思想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内在逻辑与轨迹。 如何揭示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一直是学人们努力探索的问题,但通观学人对当代中国思想的叙述,从总体上说,对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因果起承,仍缺乏精到分析和…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读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它反映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观”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传统的“主义”为中心转变为以民众现实的“问题”为中心;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深化研究“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根本利益和现实问题,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时代化,既是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也规定着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属性、历史使命和开放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转变观念,抓住重点,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礼洲 《世纪桥》2013,(11):54-55
当代中国制度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来之不易,应该无比珍惜。要想对我们的主义自信,必须要对当下的制度自信,因为制度关乎党的方向、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坚持当代中国制度自信有充分的学理依据。理论科学是当代中国制度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制度的价值取向,民主集中是当代中国制度的根本原则,与时俱进是当代中国制度的先进品格。对制度自信的依据能深刻领悟,我们就愈能坚持制度自信从而更精神昂扬投身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思想的演进中,每当政治思想的发展相对健康和正确的时候,也是当代中国思想全面进步的时期;而当政治思想犯了“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时候,其他各领域的思想发展也随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偏差。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这种关键性地位决定了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项极有价值、极有意义的工作。河南大学翁有为、席富群、赵金康三位副教授花费数年精力,经过艰苦劳动与通力合作,创榛辟莽,推出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创之作──《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该书共36万余字,系统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向全党提出明确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进基层,扎根群众,指导实践,让普通干部群众能懂、能学、能用,从而夯实群众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当前,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传播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今后。应通过创新传播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大众传媒的体制机制及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传媒专门人才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迅猛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问题。近日读徐艳玲博士新著《整合发展:当代中国发展新视角》(济南出版社1998年9月版),深感其视野开阔、考察深入、论证系统,其中阐发了许多新见解,从不同角度开拓着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首先...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记者:龚校长,您好。近年来,您参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的研究。作为这个课题的专家组成员,您强调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时候,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那么,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娜  邹居禄 《世纪桥》2009,(7):137-138
在中国社会正全面地融入世界发展洪流之中的同时,当代西方社会中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大量传入中国,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对西方社会了解的深入,同时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人权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思想渊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根植于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于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持续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理论结晶,是建立在中国人权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思想精华。当代中国人权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权基础,丰富了人类人权文明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必然要面对大众化主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三对主要矛盾,这就需要坚持“一个前提、两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翻译引进了一批海外当代中国史的研究译著。这些译著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当代中国的综合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及中国领导人研究等方方面面,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海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多元,宏观考察与微观研究并重,注重对地区或人物的个案研究,并且重视比较研究及实地考察,还注意到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海外学者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有颇多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史实叙述及史料解读上的错误,需要国内学者加强借鉴吸收,也要进行批评性对话,并推动国内相关最新成果向海外的推广介绍。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必须从理论、信仰、实践三个维度理解、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要了解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决定当代中国外交有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百年耻辱、科技革命与国际化浪潮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