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正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政府也在2020年远景规划目标中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城市化,即城市化率达到52%。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被征用之后,许多农民成为“三无农民”(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如何保护“三无农民”的经济利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的城市化、产业的城市化及土地的城市化。批评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是这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观点。这里有必要从全局的、历史的、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或地域空间变化这个问题。土地城市化稍快于人口城市化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在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发展战略是我国紧迫而长期的重点发展战略。大连选择城市化发展战略,极具战略眼光。数据显示,2008年末,辽宁全省城市化率为60.5%,大连为59.6%,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按照大连全域城市化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大连非农人口有望达到户籍人口的75%。因此,分析城市化的具体模式,找准当前城市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并探索全域城市化框架下的实施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时论集萃     
世界城市化大趋势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指出,近200年来,世界城市化趋势加快,目前,世界人口有一半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接近5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城市化加速的特点是: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0%。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从19亿增加到2030年的39亿。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将以2300万人口成为世界第三大城市。2.人口更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人口迁移最终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城市化的前提是以土地的产值差异为前提,这种差异的消失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土地视角出发,城市化可以认为是以土地产值差异为前提、以人口流动(迁移)为基础,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城市建设的总体历程目前,全世界的城市都面临人口增长、城市拥挤和能源危机引发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国家,处于城市人口激增的城市化关键时期。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快速机动化的发展过程,城市格局迅速地发生改变。自1996年以来,城市化率每年均达到1.1%~1.6%的增长率;2016年底,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7.4%,现在还在升高,预计中国城市化将在2020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城市中去,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有较大提高,设市城市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探索我国城市发展道路,加强城市管理,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促进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初至七十年代末,二是七十年代末至今。七十年代末以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过程比较曲折。建国初,…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50%以上,使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上了一个关键的台阶。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预示着在未来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城市化是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对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城市化是世界潮流。联合国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1995年则上升到45%;2025年将达到65%以上。在世界城市化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发达国家更快。从1950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47亿增…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近七成的农民,他们大体上还是依靠土地为生。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三农问题就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只有通过城市化这样一条道路,才能最终使我国的三农问题真正地解决。减少农民数量:城市化的起跑线"我国城市化滞后,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数量问题。在发达国家70%-80%都是城市人口,农民非常少。但在我国农业人口仍占60%,城市人口只占40%。虽然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从国际角度来看还是滞后的。80年代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城乡差距缩小,而到了90年代农民收入却在下降,城乡差距逐渐扩大。致使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20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达到其总人口数的50%,届时,我国城市化将会超过这个水平,预计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60%,将有9亿人居住在城市(镇).在中国,城市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更是我们走向世界的窗口.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体只相当于英国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一个拥有三分之二城市人口的国家。正是城市化、工业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以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城市化,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城市生态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李俊 《理论月刊》2012,(2):141-144
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人口流动的历史,指出建国以前的人口流动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口流动处于片面工业化和畸形城市化的夹缝中;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处于追赶工业化的城市化背景之下,其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总体来看,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人口流动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所不同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我国是不完全同步的,由此又造成人口流动规律的扭曲。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深化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认识,理顺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思路,十分必要。一、城市化的重要性。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历史潮流。21世纪是城市大发展的世纪,它的前期是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和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城市化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城市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城市普遍追求的目标。结合江苏实际,研究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对策,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二、城市化内涵丰富。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含:(1)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方式工业化,非农业经济比重上升;(2)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3)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新城市产生,旧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城市布局趋向合理;(4)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5)城市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农村人口生活城市化。由于在统计时,以按户籍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城市化率,故容易只重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一数量指标,而忽视城市化的其它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产物,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向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是一次深刻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整合,同时也是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少数民族人口职业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经济等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王宁 《北京观察》2003,(11):39-41
所谓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人口集中是城市化最明显的特征,所以可以将城市化简单地概括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推行城市化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乃至我国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做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决策。但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中央投资不够,地方财力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考虑允许发行地方公债,进行多元化融资,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首先,当前我国支持小城镇发展的中短期信贷资金不足,据对60个小城镇的调查,近三年平均每镇每年城镇建设投资为1.27亿元,其中预算外投资26%,私人建房投资30%,社区集资30%,金融性投资不足10%,我国每年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贷款不足10亿元,基本上可以说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是以地方投资和农民投资为主的,中央的直接投资很有限。其次,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内部资金积累能力普遍较弱。我国从1994年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发展现状及近中期趋势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亮 《前沿》2004,(12):217-218
马克思指出 :“没有城市 ,文明就很少有可能兴起”、“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城市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聚集之地 ,而且是精神财富聚集之地。城市化的过程 ,既是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 ,也是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 ,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必经的历史阶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在 13亿人口中有 70 %即 9亿农民 ,据估计 ,我国目前农村有 2亿剩余劳动力。未来 2 0年 ,中国每年将有 12 0 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因此 ,我国的…  相似文献   

18.
李爱红 《重庆行政》2014,15(5):67-69
正我国最近几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城镇化建设,目标明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根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城镇化无论怎么发展,乡村总是存在的,而且,与城镇化同步进行的还有我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农村的现实情况,要消除目前存在的"四化同步,农业是短腿;全面小康,农村是短板"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着手。而对农村来  相似文献   

19.
晁珊珊 《小康》2013,(10):92-93
2011年中国大陆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市新移民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条件下产生的典型阶段性青年群体。他们是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人口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从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来看.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也是城市化的世纪。据1998年统计,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4%,约为3.7亿。实现现代化,城市人口要占总人口的70%左右。当21世纪我国人口峰值达到16亿时,我们的城市人口将在11亿左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访了建设部总规划师陈为邦,看他如何设想和规划我们21世纪的城市化和城市。中国这艘船太大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在40%左右,我国仅31%,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采取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