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克洛岱与法国文坛的中国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尔·克洛岱(1868—1955)是一位寓居中国多年的法国戏剧家和诗人。他二十七岁(1895)以外交官的身份来到中国,先在上海住了八个月,任候补领事,就1897年的中国贸易编写报告;1896年3月调到福州任副领事,  相似文献   

2.
(一)苏联社会的性质西方研究家普遍认为,苏联是一个极权社会,并且对这个极权主义的模式、极权主义统治的概念和性质进行广泛的探讨。西德的鲍·迈斯纳根据苏联某些小说(列·索论的剧本《客人们》、弗·杜金采夫的《不单是靠面包》、索尔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等等)的描写断定,权力是苏联战后出现日益激化的阶级差别的重要根源。苏联社会已经不是以能力为唯一基础的杰出人物统治的工业社会,“它已明白无误地成为一个阶级社会”(《苏联社会的变革》第130页)他进而概括这个极权社会的几个特点。他说,“这个政权的第一个主要特点是;由于实现持久的一党专政,党的独裁统治不受任何限制……第二个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全面控制。极权主义独有的特点并不是实行广泛形式的恐怖活动,而是对生活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全面控制。……第三个特点是实行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领域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苏联《文学报》著名政治评论员弗·布尔拉茨基教授与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奥·托夫勒教授的对话。他们的谈话涉及了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的许多问题,现全文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最大的一家私人广播公司驻莫斯科记者拉·曼萨诺对比当年西班牙与今日苏联改革局势。苏联目前局势与弗朗哥以后的西班牙的雷同是专制体制的灭亡。但差别显著:首先,专政时期的西班牙市场已经存在;其次,弗朗哥在位时,拥有庞大分支机构的各地下政党已经展开活动,为专政结束后上朝作准备;第三,西班牙经济与欧洲一体化的程度甚于苏联,这大大减轻了过渡时期的痛苦。西班牙在过渡时期所遇障碍少于苏联。相当重要的是,专政年代的旧干部和政权机构积  相似文献   

5.
试论拉法格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尔·拉法格(1842—1911)是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他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指导下,在许多著作中,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伦理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伦理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就拉法格的伦理思想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乔治·桑在《风笛大师》的序言中对儿子欧仁·郎贝尔说:“我把小说作为我们风笛的遥远的乐音寄送给你,以唤起你的回忆;绿叶长出来了,夜莺飞回来了,大自然的春季盛会即将在田野鸣锣开场。”她经历了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的失败,梦想破灭,极其失望,但却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她发扬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把大自然作为精神寄托和赞美歌颂的对象,以田野为舞台,开拓了田园小说创作的新阶段。乔治·桑先后发表了《魔沼》、《弃儿弗朗索瓦》、《小法岱特》和《风笛大师》四部散发着强烈乡土气息和浓郁人情味的传世佳作。她在小说中…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出版社将要出版申晨星同志译的雅·米·扎赫尔的《忿激派运动》一书,我为这位苏联法国史名家的名著能介绍到我国来感到高兴。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扎赫尔(1893-1963年)是苏联老一辈的法网史专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已从大学法学院毕业,并开始执行律师业务。他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在内战中立过战功。1920年再入彼得格勒大学历史系,成为当时法国史大家尼古拉·加  相似文献   

8.
美国苏联东欧问题学者、宾州狄更森大学政治系主任,罗素·鲍瓦教授应华东师大苏联东欧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在座谈中鲍瓦谈了他对俄罗斯十月事件及东欧等问题的看法,现将其部份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鲍瓦教授认为对93年“9·21”和“10·4”事件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把它放到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中去看,二是从国内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来看。从前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影剧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发表于1977年,1980年拍成电影上映,受到苏联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苏联评论界对这部电影议论纷纷,指出其成功原因之一是女主人公卡佳·季霍米罗娃的形象特别能吸引苏联观众。为什么呢?我们就想根据这个问题介绍一些背景材料,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与所谓“家庭生活小说”作一次对比。  相似文献   

11.
宋学智 《法国研究》2004,(1):182-191
法国"新小说派"崛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在哲学思想上背弃了存在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穿越了意识流.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罗德·西蒙,他们标举"反传统"的大旗,以令人惊异的笔锋,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进行各执一端的"反小说"实验,大胆探索"未来小说的道路".六十年代初,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开始广泛影响欧美,并风行至亚洲,引起了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亦农 《德国研究》2002,17(2):63-66
本文着重介绍了当代德国著名作家克里斯朵夫·海因及其代表小说《陌生的朋友》 ,并记述了克氏对中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黛莱丝·拉甘》的主题结构冯寿农《黛莱丝·拉甘》(1867)是埃米尔·左拉(1840-1902)早期写的小说,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期间,已经开始构思和酝酿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这部小说是他的自然主义实验小说的典型作品。他发表这部小说后不久就着手建造一座小说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法国当代女作家安德蕾·谢蒂小说中关于人与现实(如房屋、土地等)及与空灵(如完全的孤寂)的关系。认为现实与空灵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悖论:人必须依赖现实而生存,而现实却是人类认识自身价值的障碍;特别是女人们更是如此。本文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安德蕾·谢蒂的小说《沙漠中的女行者》在一无所有的沙漠中(空灵的象征)中对完全的孤寂状态下的自我感受中,体会到的对人类自我存在的意义之后,认为,《沙漠中的女行者》以现代派传奇的形式,试图揭示创造新的女性世界注定是乌托邦般脱离现实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愿望却可在对文学作品那充满虚构而空灵的艺术世界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四日全会:1.解除尼·谢·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2.选举列·伊·勃列日涅夫为苏联中央第一书记,任命阿·尼·柯西金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全会:1.就尼·维·波德戈尔内《关于把州、边疆区的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工业苏维埃机关和农业苏维埃机关合并》的报告通过决议。2.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乔治·桑颇具名气,然而针对她的专题研究却不多见,绝大多数是介绍文字,在此,笔者仍想做点基础工作,从法国整体文学为视点,取乔治·桑鲜为人知文学轶事与生活小事,回答一个问题:乔治·桑奇在何处?首先,从名字说起。孔子大讲正名,福科也津津东道于名与物的关联,可见,名与实具有某种值得关注的映合关系。乔治·桑,原名AuroreDupin,此外还有两个prénom,Amantine,Lucile.创作伊始,用本名。1830年遇见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家JulesSandeau,合作发表了RoseetBlancne,随后,借用Sandeau之首音Sand,取了笔名GeorgesSand,籍此乔治·桑发表小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分析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教育小说的不同特点。认为十九世纪末的教育小说,包括福楼拜、罗曼·罗兰的小说和莫里斯·巴莱斯等人的小说中,都有着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泰纳等人的影响,而且这些小说家是把自己摆在教育的地位上,试图让读者将作者当作“老师”或“上帝”对待。而二十世纪,特别是当代的教育小说(或“说教小说”)则受阿尔图塞等人的多元决定论的影响,力图让读者从书中各取所需,进行自我教育,“受教育者”是主动的而不是受作者上帝般诱导的。  相似文献   

18.
应有关方面的邀请,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经济学副博士尤里娅·依里奇娜和研究员、历史学副博士谢尔盖,于11月24日与中国学者进行了座谈。中苏改革的起点不同谢尔盖认为,苏联的改革与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来进行的改革有些区别,主要在于两国改革起点不同,改革任务也不一样。中国主要是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解决吃、穿等问题。苏联则是如何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加速社会发展,改革更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19.
一 殖民统治时期的时代背景 韩国著名历史学家姜万吉将日本在韩国长达35五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日本吞并韩国至“三·一”运动为第一个时期;从“三·一”运动到“九·一八”事变(1931年)为第二个时期;“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为第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通常被称为武断统治时期,其特征为日本为了镇压反对殖民地化的义兵战争和爱国启蒙运动,禁止一切军事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  相似文献   

20.
一、独立之初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新俄罗斯最初的外交继承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遗产,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思维”的继续。戈尔巴乔夫摒弃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外交政策体系,苏联开始走上和解以至谋求建立伙伴关系之路。苏联在裁军、欧洲安全、德国统一等问题上发生了根本转变。戈尔巴乔夫给东欧松绑,与中国和解,从阿富汗撤军,拒绝继续支持苏联在亚、非、拉和中东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