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西方势力的渗透,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但只是被动的,是个“外因”,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 ,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 ,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 ,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 ,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 ,西方势力的渗透 ,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 ,但只是被动的 ,是个“外因” ,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 ,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 ,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一个政党自上而下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十分可怕的。十月革命后 ,列宁针对党内出现的官僚主义倾向 ,创建了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失去群众,失去民心,就会丧失政权。我们一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9)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惨痛经历。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苏共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诱因就是苏共脱离了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我们要引以为戒,时刻紧记苏联亡国、亡党的根本原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上海机关动态》2001,(3):30-30
苏共的垮台,总的说是几十年来不断积累,潜伏着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恶性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共没跨越腐败的陷阱,自己割断了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6.
苏共亡党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共败亡、苏联解体的原因 ,归根结底在于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执政党的蜕化变质 ,激发了民心的流失 ,使苏联共产党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 ,这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何保国 《创造》2001,(2):49-49
党群关系是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情绪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了,但不尽人意之处同样存在。譬如:一些群众的生活仍很困苦,腐败现象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社会治安没有实现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1,(11):94-94
张星炜在《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村民自治能否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理顺两个关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政府行政与群众自治的关系。党的领导的本质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党权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9.
当干部、做领导的,都要面临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的问题。这其中,要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领导水平、领导艺术,但也有赖于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形象、人格魅力,也就是说,要以德服人。同样是领导,为什么有的说起话来,群众就听,干起工作,群众就跟,  相似文献   

10.
微议录     
“党员干部来自老百姓,自己也是老百姓。当官不是做老爷,下基层调研更不是耍官威的平台。只有丢开面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乡音、说真话、道实情,才能心贴心、实打实。”  相似文献   

11.
周琼 《人民公安》2009,(1):14-15
一扇大门的打开,除了表明主人出外的欲望.同样也是欢迎入内的暗示。双向的交流永远是最成功的互动方式。于是当济南交警钻入群众内心、体察群众多种需求的同时.他们也在努力让群众进入自己的世界.让“他们”变成“我们”……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3,(7):10-11
苏联共产党是列宁亲手缔造和直接领导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列宁之后,由于苏共长期执政,大搞政绩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苏共领导干部丧失共产主义信仰,无视人民群众利益,大兴享乐主义与特权腐败之风,享乐和奢靡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严重背离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致蜕变成既得利益集团和官僚腐败集团,成为苏联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3,(11):35-36
密切联系群众是人民政协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途径,是人民政协谋事之基,干事之本,成事之道。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不断探索政协联系群众的方式。拓宽群众参与政协工作的渠道,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对群众负责、替群众谋利、为群众工作,助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徐元宫 《同舟共进》2011,(12):47-51
1917年11月7日,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新政权建立后不到半年时间里,便爆发了针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大规模农民暴动。本文拟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根据,并剖析、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引发农民暴动的原因,暴动的影响,整个苏联时期的农民政策对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影响等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5.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09,(19):5-5
如果党员干部不去主动关心群众,也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干群关系就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了。  相似文献   

16.
画,贵在雅俗之间。太雅,曲高和寡,不仅大众难以接受,而且可能会失之于纤细、柔弱;过俗,缺乏应有的艺术品格,表面上迎合了大众的趣味,实际上低估和轻视了群众的欣赏水平,最后还会失掉群众。雅与俗是艺术品格的一对范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俗话说“大俗大雅”,“俗”得有格调、有品位,如许多民间艺术品,反而成为“大雅”。此外,艺术史告诉我们,格凋高的艺术同样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大清洗"运动,是苏共当局残酷镇压人民群众、少数民族、革命同志、优秀的布尔什维克的极左运动,是斯大林模式导致的罪行之一,而不是什么"肃反运动"、"肃反扩大化".这一运动的责任人,除主要策划者、决策者斯大林外,还有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叶若夫等人.  相似文献   

18.
王国平,穆家镇东穆村人,今年46岁,辽阳县人大代表。他既不是企业家,也不是村干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却有着一颗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致富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9.
一 “听说政府给我那读书的娃仔一些补贴,到底是钱还是东西,我们没看见啊。”在百色市田东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个阶段,有群众提出这个问题。其实由县财政补贴给每个农村寄宿制学生的费用早就用到了学生身上,只是家长不知道罢了。但是群众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县领导的深思:党委、政府修路架桥,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为了群众?为什么群众还不满意呢?我们做事情是不是真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相似文献   

20.
如今,我们一些领导与群众总是“犯冲”——讲不来,谈不拢,没讲三句话就不耐烦,不是吹胡子瞪眼,就是拍桌子弄板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