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旗县城关小学,始建于1942年,属市级重点小学,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全县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的发展观,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德育为首,科教并举,注重个性,发展特长,培育创新精神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教育特色.1999年学校被市关工委评为"家长学校先进集体",四年级在全县调研测试中获第一名;2000年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全县教学质量综合考评获二等奖,并顺利通过"普九"验收,2001年被延安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全县教学质量考评获等奖;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县政府授予"绿色学校称号",在校长绩效考核中五年级语、数测试成绩居全市第二名;2003年被市关工委评为"家教工作先进集体",县政府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奖",六年级升学考试成绩获全县第一名,被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综合考核二等奖".目前,该校正在意气奋发、昂首阔步地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阶层化趋势开始出现,而居住空间的阶层化也将作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摄取。那么,居住空间的阶层化对教育不平等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根据以往研究,教育资源获取的阶层差异被看作是导致教育不平等重要原因,因此居住空间阶层化与教育资源获取的阶层差异有着互为因果、彼此强化的关系。一方面对教育资源的差异化追求会导致居住空间阶层化,而另一方面居住空间的阶层化又反过来起到垄断特定教育资源和阻隔其他阶层享有特定教育资源的作用。本研究则注意到,在控制学校资源的条件下,学校学生的社会构成这一因素本身也会作用于教育不平等,即所谓的"生源效应"是存在的,而正是由于"生源效应"的存在,居住空间的阶层化还可以通过影响学校生源的社会构成而作用于教育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人们每每谈及交城的"教育的辉煌",总不免联想到交城县初中的龙头学校"交城第四中学".这是一所全县最具"影响力"的示范初中,她的前身是"城内初中",在2007年整合、重建后,命名为"交城第四中学".  相似文献   

4.
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教育地产,其实就是购房者买单、学校卖品牌、房地产开发商受益的一出剧目。在中国流传2000多年的"孟母三迁"故事有了现代版本,为了让子女上一所好学校",现代孟母"不惜代价,以各种方式追逐学区房。商机之下,引入名牌学校的教育资源已成为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创造销售神话的不二法宝。但神话一旦突破法律的边界,纠纷和官司也会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5.
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问题一直是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建设旨在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水平.这种均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责任,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的时代导向命题.  相似文献   

6.
丹凤县结合全县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3568"工作法,统领基层学校教育脱贫工作全局,引领全县教育脱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3"即"三条线战略定位".全县教育脱贫工作按照"资源配置保障一条线"传道授业解惑一条线"贫困学生资助一条线"全面开展,使教育脱贫工作思路明晰,教育脱贫总揽教育各项工作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7.
澄城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辖10镇266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1 21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近年来,澄城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奋斗目标,从改善办学条件到教师队伍建设,从推进素质教育到落实常规教学,从教学管理改革到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富有特色,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教育已成为澄城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品牌.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校52所,在职教师4473人,在校学生49181人,其中1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4所省级示范素质教育学校、5个教育强镇.全县的电化教育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育教学研究室、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先后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全县教育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旌德县是山区县。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历史原因,旌德县只有一所县城普通高中、一所综合中学和一所职业高中,各乡镇分设中小学.全县有限教育资源不能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教育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保障教育公平。在这个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创新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的责任就越显得重要。政府之所以需要并能够在教育政策中承担责任,是由政府自身的性质、追求的目标以及教育产品的属性所共同决定的。本文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为对象,并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提出政府在义务教育政策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丹凤县商镇中学建于1958年,是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属省级文明校园、市级标准化高中,陕西省高中课改样本学校、陕西省艺术教育课题研究学校,省、市科技教育活动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市、县科普教育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对师生发展负责,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这一办学理念,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长远规划,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同时,学校将教师参加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们"安居"方能"乐业"。肥东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上,持续两届、连续四年进行跟踪监督,使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得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住房难"问题,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山阳县教体局在市教育局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省市教育工作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山阳"决定统揽全局,以"双高双普"和省级教育强县创建为抓手,围绕"教育质量"和"安全育人"两条主线,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学前教育高起点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特色显明,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系统上下大局稳定,不断开创了全县教育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张明 《政府法制》2014,(21):59-59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组《关于开展“十送”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县城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城乡合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山西省应县教育局以“教育下乡送希望”为活动载体,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使基层学校受到实惠,使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使教育实践活动扎根基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取向下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教育资源在地区分配的不平等、教育投入在学校间的不公正导致了在分配学习资源时的不公正,相应地导致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并最终导致了社会的不公正。通过教育主体的选择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与供给、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供给、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激活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供给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与供给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5.
正"互联网+"的潮流正在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数字时代新的呼唤推动教育模式的变革,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普及后,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深层次地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课堂互动和教学质量,形成示范效应,缩小数字鸿沟,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学校、孩子和老师从信息化的大潮流中受益。企业在其中承担的责任就是开发好基础性的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更优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持数字教育资源持续开发应用的新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平遥县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学校。是全县唯一的省级示范小学。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法制为保障,以特色为活动”的办学思路,提出了“以现代化理念建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实际,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具体要求,全校上下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学校以“弘扬艺术教育特色,提高师生艺术素养”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艺术教育提高学校品位的一个切入点,始终把艺术教育与实施素质育教发展纲要》精神,将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实现学校突破发展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努力创设崇尚艺术,崇尚美育的氛围,因地制宜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们每每谈及交城的“教育的辉煌”,总不免联想到交城县初中的龙头学校“交城第四中学”。这是一所全县最具“影响力”的示范初中,她的前身是“城内初中”,在2007年整合、重建后,命名为“交城第四中学”。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上移"意义上的"文字上移"只是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一个侧面,是不完备的"教育经验"抑或"教育体验"。当跳出学校去看教育与农村社会的互动、发展,能看到新的社会现实。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农村学校的部分抽离并非"文字"的离场,而是文字与农村社会进一步结合的表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与结果。基于教育景观的视角对农村教育变迁进行再讨论,发现教育与农村的关系经历了从"溢出学校"到"嵌入乡村"再到"融入社会"的演变过程,教育与农村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非疏远,并最终向"教育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09,(6):56-56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正定县教育局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实现全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紧紧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践行科学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和谐教育”为主题,学习上突出解放思想,实践上突出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四提”达“四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和谐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