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语境下,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推出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服务"三农",纾解农村金融有效服务不足之痹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以达致民营银行发展之功效。基于防控金融风险的考量,监管层在设计村镇银行设立制度时是以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导,对民间资本采取了审慎的限制,并且在政策端亦曾出现过摇摆。重构村镇银行设立法律制度,理念上应倡导私法自治,兼顾政府适当干预,平等对待所有出资人,以彰显公平正义;内容上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设立之规范及相关配套制度之协同和推进。  相似文献   

2.
数据     
《法人》2013,(8):8-8
8.6万亿——中国民间借贷总额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了《银行与家庭金融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有33.5%的家庭参与了民间借贷活动,民间借贷总额达到86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赵敏 《法制与社会》2012,(21):87-88
面临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的经济增长拉动力从依靠出口和投资向依靠出口、内需、投资的新型合理化机制转变,民间资本与此同时展现出了其强劲的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当前正在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改制中来,这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项基本政策,为此,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实际,认真分析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所具有的一些法律风险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地必要性及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从拓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支农业务范围,发挥农村信用社的重要作用,发挥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和改革邮政储蓄,控制农业资本流失等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商务与法律》2006,(6):37-38
我国农村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门今后将向各类资本敞开。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2日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资本设立村镇银行,境内投资人的持股比例将提高。并鼓励农村小企业和农民设立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目前,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缓。机构网点少,覆盖程度低,大部分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农村信贷投入过少,且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康玉奇 《法制与社会》2013,(24):220-221
当前村镇银行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农村信用环境不佳、资金来源不足、风险过大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村镇银行在下阶段发展中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法律机制,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农村金融系统,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在法律监管方面应放松法律监管而不是采取严厉的法律监管措施,以降低村镇银行的合规成本;在内部治理方面应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中小股东权益保障,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股独大,导致村镇银行异化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分支机构;在风险防范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金融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并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创新措施,有效地回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一向被誉为“财富之都”、“资本之都”的温州在经历了民间借贷风波的最困难时期,金融改革横空出世——2012年3月28EI,国务院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以下简称“金改”)试验区,并提出12条改革意见,要求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温总理说,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与此相适应,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2月13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严重掣肘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但同时我国民间金融仍然存在法律空白。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引导民间金融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洁 《法制与经济》2009,(16):88-89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地区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有其深层次原因。农村民间金融能以其信息优势、担保优势以及特定环境下的成本优势根植于农村。农村民间金融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对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政府应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创造宽松的生存空间,并且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地区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有其深层次原因。农村民间金融能以其信息优势、担保优势以及特定环境下的成本优势根植于农村。农村民间金融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对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政府应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创造宽松的生存空间,并且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12.
一、民间资本融资概况民间资本融资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是指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游离于金融监管机构之外,广泛存在于市场主体之间(包括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之间),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资金融通活动。凡没有经过国家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金融组织形式、金融行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主体都属于民间金融范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些资金必  相似文献   

13.
民间金融在我国兴起甚早,对我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民间金融成为国家打压的对象,从此转向了地下。但随着目前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已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股力量,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已是不容质疑,国家已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存在,其中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就成为重要的手段。本文以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从当地民间金融形式、风险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我国对民间金融的法律引导和规制方面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村镇银行的多重视角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二彪 《法制与社会》2011,(5):105+123-105,123
自从2007年1月22日《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之后,已经有100多家村镇银行诞生,村镇银行的出现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村镇银行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本文从权利视角、信息视角、利益视角和国际视角对其合理性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民间金融的法律评判及规制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萧  胡新建 《法治研究》2010,42(6):57-62
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应然合法性和实然合法性。倘若脱离民间金融所生存和发展的具体语境,单纯从国家法一元化视角出发去讨论民间金融的合法或者非法,都是有失偏颇的。从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结构体系看,那些在国家法层面被认定为非法的民间金融活动,在民间法层面并不当然丧失其合法性。因此,对民间金融必须立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结构的分析视角来加以考察,并通过适当的制度选择实现对其发展的规制和引导,而不是不加区别地一律予以打压和限制。  相似文献   

16.
一向被誉为"财富之都"、"资本之都"的温州在经历了民间借贷风波的最困难时期,金融改革横空出世——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宣布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以下简称"金改")试验区,并提出12条改革意见,要求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相似文献   

17.
振华 《政府法制》2006,(11):29-30
据金融部门2005年年末的统计,浙江温州民间金融的规模大致有400亿元至420亿元。而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大概是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融资规模大于正规融资规模的28%。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缩影,显示了其对市场经济环境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专家呼吁国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民间金融法》和《反高利贷法》等,用法律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让地下资本合法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地下资本”与改革呼声2005年,央行的统计数字认为,目前民间融资规模是1万亿元,如果这1万亿元的民…  相似文献   

18.
民间借贷既是金融行为也是法律行为。针对现在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对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进行清晰界定,对其搞一刀切或一味压制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监管立法,建立借贷行为监管系统,信息披露共享平台,通过立法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为例,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机制逐步完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的相关对策。如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发展集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吸引民间资本等。  相似文献   

20.
窦鹏娟 《海峡法学》2013,15(2):78-85
国家富民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民间资本的迅猛增长,源于资本逐利的天性和国内投资渠道的有限性,民间资本以民间借贷等不同形式活跃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但由于我国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碎片化"和滞后性,加之稳定性、协调性、严肃性和前瞻性不足等问题,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法律预期、法律获得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障碍。针对我国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应该从法律引导、制度完善以及利率规制等渠道对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法律障碍予以制度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