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 ,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提出多极世界构想 ,引起各方的关注。普京上台后继承了普里马科夫多极世界构想的理念 ,但在具体外交运作中显示出与后者不同的特点。作为影响俄罗斯外交的重要思想理念 ,多极世界构想在俄国内引起广泛的争论。 1 998~ 2 0 0 0年 ,这种争论一度达到顶峰。伊拉克战争后 ,未来世界秩序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 ,俄罗斯国内开始重新审视多极世界构想和俄罗斯外交。本文系统阐述了俄罗斯多极世界构想的形成、内涵和特点 ,比较分析了普京与普里马科夫在多极世界构想方面的差异 ,指出多极世界构想的理论缺陷 ,揭示多极世界构想的本质以及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本文认为 ,俄罗斯多极世界构想意在搭建一种有利于己的“均势结构”或者说战略平衡 ,谋求平等地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的身份 ,从而实现恢复大国地位的目标。因此 ,多极世界构想是俄罗斯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经济外交与俄罗斯十年经济奇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俄罗斯经济不断走向复兴是俄罗斯开展经济外交的物质基拙,俄罗斯的经济外交又为俄罗斯经济复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剖析苏联和俄罗斯史上的两大失败经济外交事件及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外交的两个成功案例,经济外交不仅可以服务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也会深刻影响一...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对20国集团态度积极,领导人不仅积极参加峰会和财长会,而且总带来一些建设性意见.俄罗斯这种立场是出自它对国际格局变迁的基本判断.普里马科夫1996年出任俄总理后,做出了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基本判断,并将外交方针确定为使俄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一极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提升,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务实外交已成为俄罗斯外交的基础.俄格冲突之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跌至冰点,与美国关系持续恶化,遭受西方国家对其地缘战略空间挤压,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因此拓展国际空间成为俄罗斯的外交优先方向之一.由于对美国拉美政策不满,拉美国家积极同俄罗斯开展合作,俄罗斯同拉美各国在加强政治互信和经贸关系方面出现明显进展.虽然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拉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的合作,对美国的孤立俄罗斯政策形成反制,但其战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制约,拉美国家本身的一体化进程也对俄战略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5.
李兴 《东北亚论坛》2011,20(3):29-35
梅德韦杰夫执政以来,其外交特点是:重视独联体,调整政策但区别对待;重视东方,中印平衡;对西方继续强硬但不破裂,进而改善,对美欧有所区别;利用俄优势,重视能源外交、体育外交、军事外交和大国外交;对国际事务提出很多新观点、新建议,使政府在实施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分量加重。其原因既有俄罗斯国力上升,也有国内的梅普组合因素,还有国际上的美国因素和中国因素。今后梅德韦杰夫外交将更加重视经济安全、能源外交和军事发展。对华将继续友好,战略借重加大,但发展空间有限,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在对西方关系上,在继承普京时期强硬外交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改善、缓和与西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是饿外交的重心所在.但2014年初的乌克兰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俄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为摆脱困境,同时寻找国家发展的出路,俄罗斯“转向东方”,实质性地提升了亚太在其对外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在政治、经贸、军事等方面积极与亚太国家合作.“转向东方”战略对俄突破西方孤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经济上成果不彰,也使不少俄罗斯人感到失望.展望未来,俄罗斯“转向东方”的进程不会逆转,但俄与亚太国家关系的深化面临不小阻碍.同时,俄“转向东方”绝不意味着“背离西方”,而是提升对东方的关注,从而在东西方间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7.
普京总统执政后认识到普里马科夫“竞争性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消极作用以及其言论和现实的巨大脱节,转而奉行可定性为“新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模式。尽管俄罗斯的政策始终保持着新现实主义传统,普京仍然坚持俄罗斯应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西方国家共同体。但伴随国力恢复和经济政治状况臻于稳定,俄逐渐背离其新现实主义议程而越来越变成一个希望修正国际体系的国家。俄认为西方始终延续冷战思维,孤立、遏制俄。西方出现了政策上的四大失败,即政治失败、策略失败、认识失败和文化失败,这导致失去了将俄融入国际霸权体系的良机。世界面临进入新的大国集团对立时代、国际体系重回冷战结构的危险。由于冷战结束后主要战略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国际社会可能进入新的“20年危机”。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外交与俄罗斯十年经济奇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俄罗斯经济不断走向复兴是俄罗斯开展经济外交的物质基础,俄罗斯的经济外交又为俄罗斯经济复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剖析苏联和俄罗斯史上的两大失败经济外交事件及近几年来俄罗斯经济外交的两个成功案例,经济外交不仅可以服务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也会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和拉美国家虽然相距遥远 ,但它们在政治利益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上基本一致 ,经济实力和发展目标相近 ,经济和科技需求互补 ,具有广泛发展经贸 -科技合作关系的良好基础。2 0世纪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实行亲西方的对外战略方针 ,一度放弃了苏美曾激烈争夺的拉美地区 ,致使俄拉经贸 -科技合作关系几乎中断。 90年代中期 ,尤其自 1 996年普里马科夫出任外长后 ,俄罗斯调整了对外战略方针 ,开展全方位外交。它开始重返拉美地区 ,恢复和发展俄拉政治和经济关系。1 996年以来 ,俄罗斯和拉美一些国家进行了多次高层互访和会晤 ,签…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俄罗斯对南政策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1.反对整个东欧北约化、确保俄罗斯欧洲大国地位;2.反对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多民族国家主权进行干涉;3.俄罗斯国力的衰败限制了其对外活动的张力;4.与西方关系高于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这些因素的矛盾性决定了俄对南政策的行为特点:对南斯拉夫的支持更多地停留在政治和道义层面;当与西方的对立尖锐化时,俄罗斯便会做出妥协;这种妥协的实质是牺牲南斯拉夫的利益,以实现与西方的利益交换.南大选事件结局,总体而言是西方对南政策获得了胜利,但俄南关系很快得到恢复,对俄罗斯也有有利的一面.在普京政权的对外战略中,对南关系不属于俄罗斯核心利益目标范畴,南斯拉夫仍是俄罗斯外交的一枚筹码.但是,南斯拉夫新一届政权上台后,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内容已经或将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