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如果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那么由于我们自身的失误而带来的曲折则会加长这一漫长性。从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来看,比较严重的失误是急于求成,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相似文献   

2.
当前 ,世界局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 ;二是社会主义运动在前进中出现了曲折。本文就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及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困难和曲折 ,从理论上做了回答。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但又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将由低谷逐步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4.
知识新信息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赵曜在《瞭望》1990年第46期上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原因首先是长期性。这种长期性具体表现在:1.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长期的;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世界体系的共处是长期的;3.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是长期的。其次是曲折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沿着螺旋式上升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是沿着一条笔直的道路,一帆风顺、一往直前的,而是有时前  相似文献   

5.
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共产主义运动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艰难曲折中实现的,而且每一次大曲折之后,都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次大的飞跃。所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同是发展中的曲折性联系在一起的,遇到困难和曲折是新事物成长的正常现  相似文献   

6.
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所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振兴中国,才能使我国在起点低、起步晚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确实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几年,由于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某些表面现象把有的人搞昏了头,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加之十年动乱我们有过重大失误,某些不正之风尚未得到彻底纠正,有的人失去了前进的信心和革命的理想;以致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是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向人们提出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毛泽东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前途问题上的唯物辩证法,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来体现。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世界新旧社会更替过程的长期性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所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开始出现到它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这一段时期,也就是世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在一国范围内或许只需要几十年、十几年、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有的人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大陆中国还不如台湾。对此必须作历史的、具体的、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马克思和思格斯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的现实运行包含着发展与衰退两种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表明,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  相似文献   

11.
周淑芳 《前沿》2004,23(1):164-166
文章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现状 ,阐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历史规律没有改变。严格区分资本主义制度和非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关内容、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现实制度 ,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面对东欧局势,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我们说,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是通过否定之否定向前发展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无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挫折和低潮,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社会主义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前进上升的总趋势。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它依次经历着五种社会形态,即五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并由社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然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前进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发展到共产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实现这一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直线发展的,而要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是以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而载入史册的。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践和最重要的标志。然而,到二十世纪末,社会主义却遇到了一次历史性曲折。面对这种曲折,有的同志困惑了,现代世界历史的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述中,早已解决了的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问题,现在却重新提了出来。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挫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在腐朽停滞总趋势下,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比较快和多种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混乱,因而有必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含义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指两种制度的基本特征而言的,应从三层意思上理解: 一是指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而不是说一切具体制度都尽善尽美。所谓社会主义的根本制  相似文献   

16.
<正>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的概念最早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他们从道义出发,提出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功绩在于从批判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但由于那时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只是一般地预见到未来社会的一些原则、特征,也讲到未来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这已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实所证明。而社会主义潜在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却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个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实践和探索中,既会有成功,又可能会失误,出现曲折和反复,这种曲折性和反复性势必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向何处去,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东欧变色、苏联崩溃时,全世界的反共英雄们欣喜若狂,以为共产主义失败了,今后就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世界各国共产党内部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危机。正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站出来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  相似文献   

19.
问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宣传中都存在着一个难点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短期内未能充分显示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应怎样帮助人们树立信心?请谈谈您的看法。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到位 ,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 ,需要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短期内未能充分显示出来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人们相信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先谈谈第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短期内显示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是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与时俱进,就要正确地回答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本文简要回顾和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启示,资本主义在体制方面的改革和调整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失误在于固守僵化体制,全盘否定资本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同样得益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启示。“一球两制”将长期共存,社会主义需要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