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一条修改为: 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形外,各类建设项目均应当以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其中,商品房项目应当按本办法的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其他项目可以以出让或者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按照前款规定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由房地产转让的受让人与出让人签订出让合同,并在按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下简称出让金)后,取得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5年6月18日公布并将于2005年8月1日起施行。《解释》共28条,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三部分内容。本文结合土地使用权合同案件审理中的相关理论和实务问题对《解释》进行解读,以便于法官深入了解掌握该《解释》。一、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的处理目前,按照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过程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出让;二级市场即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三级市场是  相似文献   

3.
唐超 《四川审判》2002,(1):21-22
(一)农村土地补偿费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种类。1、原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用地单位除按规定程序办理征地手续外,还应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土地被征用的情况本文不讨论)及成员给付一定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这三种费用的支付对象,按照各地的具体规定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竞争在带来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伴随一定数量的企业选择破产。尽管《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在司法适用中不断完善,《物权法》也已实施多年,但对于如何处理好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实践中该问题的处理十分复杂且易生纠纷。按照《物权法》的一般原理,遵循企业破产法与土地管理法的基本规定,将理论探讨与实务操作相结合,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要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应按照"破产企业土地资产与其他资产一体化原则",科学界定纳入破产清算的土地权益类别,科学设置企业破产清算中人民法院、破产管理人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各自职责权限与工作流程,通过发挥司法手段与行政手段互补作用,促进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实现土地资源合理流转并优化配置,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破产关联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青年学者陈志英、朱勇撰写的论文《论农用土地使用权》(载《法律科学》1 999年第 4期 )以发展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稳定农村土地经济关系为指导思想 ,对农村土地使用权问题进行研究 ,针对目前土地承包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探求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了有利法律形式。作者提出按照土地经济规律重新构造农用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立法设想 ,使农民享有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马克思地租理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使农民充分利用土地有了经济上的动因。此文对于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农地资源 ,…  相似文献   

6.
宋才发 《河北法学》2011,29(4):38-44
闲置土地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立法缺失致使闲置土地处置陷入困境,必须科学认定和处置"协议地"闲置问题,妥善安排闲置土地复垦事宜。要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规定,处理土地"批而不用"的闲置问题,对长期闲置的土地必须收回土地使用权,建议立法设立闲置土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6年第6期《请您当律师》栏目中刊登的《本案应由何地法院管辖》一文介绍的案情,我认为,本案应由海南省高院受理。一、A土地局划给海南B公司3000亩待开发的土地的行政行为是违法的。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5条和第48条等法律规定,只有国务院才有批准征用耕地1000亩以上,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的权限。所以,A土地局划给海口B公司3000亩土地的行为是违法的;A土地局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划给海口B公司土地3000亩的行政行为无从二、海口B公司将这3000亩土地中的400亩转让给海南C公司的行为是非法的。海口B公司是在没有按照我国…  相似文献   

8.
债务人以在建工程作为抵押,担保债务的履行,在《担保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中有一原则性的规定。按照该《办法》规定,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  相似文献   

9.
薛心如 《行政与法》2003,7(10):55-56
当前,土地流转是关系到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土地流转必须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要尊重农民对土地是否流转的决定权。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依法进行,就是要按照《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流转。土地流转,不能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剥夺农民的流转收益。土地流转需要政府的组织领导和财税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晓芳 《法制与社会》2011,(16):115-116
依《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而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符合下列条件:(1)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2)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否则不得转让。  相似文献   

11.
周伟 《行政法学研究》2008,(2):67-70,102
《物权法》确立了平等保护、物权法定、公示公信的物权三原则,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并对行政权产生了相应的制约。平等保护原则要求国家、集体和个人在土地承包中地位平等,征收土地足额补偿,行政机关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应承担与私人侵权等同的法律责任;物权法定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修改相应的法规、遵守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公示公信原则要求行政登记主体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切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和流转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12.
《担保法》第34条将“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列为可用于抵押的财产。房地产交易、借贷等经济行为常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问题,这是现实中的一个颇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取得按照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通常所称的国有土地是指在我国城市规划区内的国家所有的土地。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的使用制度。当前,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有出让和划拨两种方式。1、依出让而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  相似文献   

13.
杨明 《中国律师》2010,(5):76-78
房地产开发,按照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定义,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作为一种周期长、环节多的商业活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风险相伴的过程。而法律风险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上亦无处不在,充斥于从立项报批、土地取得、施工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出台一年多后,热议多年的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终于浮出水面。7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50号,以下简称《通知》),由此标志着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正式推行。作为近期国家推出的一项加强土地管理与调控的重大举措,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毫无疑问将有效地监督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行为,遏制土地违法事件的进一步蔓延。然而,作为一种外部监管措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第二轮地根调控落地”?土地督察制度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需要人人献计献策,以便未来的《物权法》成为优秀的法典。本着这种想法,本文检讨我国现行法中有关抵押权方面的规定,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的若干条文,形成如下文字,既抛砖引玉,又接受批评。 一、关于抵押权的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以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办  相似文献   

16.
浅谈《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中的农民土地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权利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通过立法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在法律上主要系统集中在《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中。本文就《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农民的土地权利做了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邹双卫 《时代法学》2011,9(1):21-27
中国内地与澳门同时面临着土地法律制度的重大革新,两地的公有土地建设使用制度具有共同的法律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土地面积与地理位置的限制,《澳门土地法》所确立的分阶段批出土地的做法值得内地学习,但该法与《澳门民法典》严重脱节,从而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土地批给程序所创设的土地权利性质产生了争议。内地的《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基本上能保持有机协调,通过公有土地建设使用程序为土地使用人创设了典型物权或准物权,并且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利公示制度,这是《澳门土地法》修改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晓国同志在《法律科学》1991年第1期上发表了《对土地出租若干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陈文)一文,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土地使用权出租这一法律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土地出租”的概念,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一、土地使用权出租是对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立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思考刘辉,顾瑞一、土地立法应确立的基本原则。《土地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土地法制,对各项土地制度和全部土地法律规范起统率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国土地利用实际,土地立法中应确立五个...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