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9,(12)
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国外长3月12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签署了三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文件,从而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主持这次仪式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波、匈、捷是冷战结束后加入北约的新成员,“但它们不会是最后一批,因为北约东扩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进程。”北约原是冷战时期与前苏联领导的华约对峙的军事政治集团。冷战后,北约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自行负担起维护欧洲安全的职能,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进而干预北约以外国家的事务。最近在科索沃危机中的表现就是一例。随着1989年东欧政局发生剧变,华约迅速解体…  相似文献   

2.
克林顿亚洲之行的战略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1月15日和16日亚 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将在文莱举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文莱会议后,将访问越南。这将是越战后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出访越南。此前,有关克林顿将访问朝鲜的消息也流传甚广,10月份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美时,曾邀请克林顿访问平壤,随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意在为克林顿访问朝鲜“修桥铺路”。但白宫11月4日宣布,克林顿这次亚洲之行将不包括朝鲜。虽然克林顿此次决定不去朝鲜,但其有意访问朝鲜的风声,和首访越南,都足已使克林顿在卸任之前的亚洲之行,备受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7,(30)
全球要闻(7月14日———20日)奥尔布赖特结束欧洲之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7月14日结束对捷克的访问,从而完成她自11日开始的斯洛文尼亚、俄罗斯、立陶宛和捷克之行。奥尔布赖特此行与美国总统克林顿13日结束的对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和丹麦四国的8天访...  相似文献   

4.
未羊 《瞭望》1997,(13)
美国副总统戈尔先生刚刚访问了北京,在此之前不久,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女士已经在北京访问了一趟,据说创造了国务卿上任后首次出访即包括中国的先例。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务院却照例发表污蔑中国的人权报告,国会又通过了干涉香港事务的《香港回归法》,而在日内瓦,美国正联络部分盟国在人权会议上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猛烈攻击。这厢在接触,那厢在进攻,中美关系是怎么回事?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诗:“东边日出西边雨”。不过,原诗的结论是“道是无睛却有睛”,比  相似文献   

5.
全球要闻     
《瞭望》1999,(16)
北约轰炸南联盟动态●4月6日,南联盟单方面宣布,在东正教复活节来临之际,停止在科索沃地区“对科索沃解放军”的一切军事行动,但北约并未改变5日作出的扩大轰炸规模的决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6日宣称,北约在21世纪将承担超出19个成员国领土以外的使命,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最后任期内或许是最后一次重要出访活动中,第二次访问了乌克兰,而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不久才从乌克兰回来。普京人主克里姆林宫后首次出访也去了乌克兰。乌克兰为何受到美俄如此青睐? 苏联解体后,美国以经济援助 为诱饵,大举向原苏联地区 渗透,在一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更是不遗余力、费尽心机。美国的渗透和北约边界的东进,引起俄罗斯的警觉和严重不安。俄美之间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在外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以及波罗的海沿岸一乌克兰─摩尔多瓦一线展开。乌克兰是北约继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之后的东扩目标之…  相似文献   

7.
本刊专访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缩小双方分歧促进世界和平●本刊驻华盛顿记者李红旗范颂九在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夕,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接受了本刊驻华盛顿分社记者的专访,现摘要刊登如下:问:克林顿总统就要对中国进行访问了,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双方为此所作的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8.
盛夏,亚太地区的气候炎热异常。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刚向里根总统汇报完他的中美洲四国之行,又于7月5日晚打点行装,离开华盛顿,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中国、南朝鲜、日本和新近成立的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九个亚太国家和地区。舒尔茨的这趟亚洲之行,持续半个多月,行程数万里,这是他代表美国国务院在亚太地区所作的最长一次正式访问,也是他作为美国国务卿,最后一次出访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华思维呈现出面对现实的积极迹象,同时其冷战思维也在继续发酵美国总统布什11月19日的到访,将今年以来中美高层的频频互访推向了高潮。此前,美国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佐利克、太平洋舰队司令法伦先后访华。9 月,胡锦涛与布什进行了纽约会晤。10月, 美国财长斯诺、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与美国证交会主席考克斯三位美国财政要员同时访华。之后,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实现他2001年上任以来的首次对华访问。  相似文献   

10.
2月中下旬,美国布什政府接连采取了两个较大的外交行动;一是国务卿贝克对北约14国的穿梭访问,二是布什本人的亚洲之行。布什上台不久,就走了这两步棋,不仅表明了他对美欧、美亚关系的重  相似文献   

11.
12月上旬,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欧洲四国并出席北约外长会议,就近来 在欧洲闹得沸沸扬扬的“黑狱”问题不得不屡屡表态。表面上看起来,欧美在 此问题上有所交锋,打了嘴仗,但只不过是欧洲政界和美国政府联手“秀”了 一把,目的是对媒体和欧洲民意有所交待,避免“黑狱”问题进一步升级影响 到刚刚升温的跨大西洋关系。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专电 停顿相当一段时间的苏美对话,随着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首次访问莫斯科,现在重又拉开了帷幕。 贝克5月10日和11日应邀对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多次会谈,这是布什总统上任以来第一次美苏外长会晤。贝克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转交了布什的信件。世界舆论普遍关注这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0,(45)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主席库赖25日对新闻界强调,巴方决不在原来的基础上同以方继续谈判,恢复和谈必须满足四项条件:以军必须结束对巴村镇的封锁;以军必须撤回到9月28日冲突爆发前的据点;建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对以方的侵略行径进行调查,并让以方承担一切责任,赔偿巴人员和物质损失;在平等和非武力的基础上建立恢复和谈的新机制。 韩国总统金大中25日在汉城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双方就奥尔布赖特访问朝鲜以及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韩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外交部长25日在汉城举行会谈,协商三国改善与朝鲜的…  相似文献   

14.
朝核僵局僵在美朝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9日展开了她上任以来的第二次亚洲之行。除了前往泰国了解东南亚海啸的灾后重建工作,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无疑是赖斯此行的“重头戏”。就在赖斯开始她的北京之行时,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和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也  相似文献   

15.
刘康 《瞭望》1997,(16)
今年2月底,由于《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产生了巨大影响,曾经担任过美国驻中国大使、现任马里兰大学全球华人事务研究所主任的李洁明特意组织了一次“美国传媒与中国”的专题研讨会。 除了我作为该书的主要作者受到邀请,会议主讲者还包括了香港和美国的学术界与主流新闻传媒的重要代表。研讨会选定的时间,距美国新上任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国之行只差一周多时间。这次访问,是克林顿就任第二任总统后,美国政府改善美中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这并不影响她带回国内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中美双方都希望共同努力,排除两国关系中的不和谐之音,继续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应该说,中方对奥尔布赖特这次短暂的中国之行给予了高度重视。3月1日至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  相似文献   

17.
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通过推进北约东扩和改造北约实现其称霸世界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由于此次军事行动是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明确授权的情况下,针对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而发动的战争,因而其性质是极为恶劣的,必将对欧洲乃至全球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消极影响。一、恶化了美俄关系,危害了欧洲乃至世界局势的长期稳定北约对南动武是北约东扩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步骤之一。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召开后,北约东扩取得重大进展。波兰。匈牙…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级官员谈北约东扩的目标与难题本刊特约记者袁炳忠华盛顿专电扩大北约是冷战后西方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它改变了战后的欧洲安全格局。最近,记者就北约东扩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分别走访了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北约及欧洲安全项目主任、北约问题专家盖登·汤姆森、美国...  相似文献   

19.
高潮 《瞭望》2001,(10)
美国新任国务卿鲍威尔结束对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总部的“闪电”访问后,仅有寥寥二十名记者参加了欧盟单方面的吹风会。与同日至少有二百人蜂拥参加北约为鲍威尔和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相比,欧盟的吹风会可谓相形见绌。 这倒不是欧美关系只值二十名记者的关注,两场新闻活动记者寥寥无几与趋之若鹜的差别主要在于,北约的外长级理事会是应美国新换届政府要求专为鲍威尔结识其它北约成员国外长同行而特别举行,鲍威尔访问欧盟总部则有因欧盟总部恰与北约总部同设在布鲁塞尔城的顺带之嫌,礼节多于实质。   从进门…  相似文献   

20.
罗马专电 为期两天的北约首脑会议于11月8日在罗马闭幕。这次首脑会议是北约根据已经变化的欧洲形势,对其战略进行调整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北约战略新概念》和《关于和平与合作的罗马宣言》,反映了16个成员国对冷战后北约在欧洲安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