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勇 《学理论》2009,(32):63-64
一般地对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主体的作用研究、探讨的较多,并且在此部分中主体的作用也更凸显,而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则不那么突出。但是,辩证的讲,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主体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其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理论、特别是后来的实践理性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先验感性论为支点、以其时空学说为主要内容着重探讨康德在先验感性论中如何对主体即人的作用进行凸显的。  相似文献   

2.
康德在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中对于道德价值的说明历来引起诸多的不同理解,但都把义务概念作为解释道德价值的关键,都从康德在几个例子中所说的"纯粹出于义务的行为才首次具有道德价值"出发,认为出于义务动机的行为才是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本文想从对于道德行为的过分决定问题出发,讨论义务动机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究,分析道德价值的根源并不在于义务,而是认为道德价值的根源在于理性本体世界,而义务概念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一个将适用于所有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法则运用于人类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之后产生的概念。进而指出把义务概念当作道德价值的核心概念来解释会引起对道德价值狭隘化解释的后果,而在这种理解的过程中,善良意志这个日常道德观念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康德"思辨理性体系整个建筑的拱顶石",而只有在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先验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的关联中才能真正理解康德的自由.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为自由留下了一种可能性,但是对自由的实在性的论证却是在道德哲学中完成的,具体地说,康德是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相互印证即"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理由"证明了自由的实在性问题.康德的自由的实在性论证既是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更为后人研究自由理论奠定了基础,并且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以道德动机为起点,引出了"德性""善良意志""出于责任与合乎责任"等概念,提出了道德义务论这一概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功利化的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给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出发,探究了"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命题"和"命令式检验"在其道德义务论中的地位与关系。从德育内容、立德树人、道德评价三方面提出建议,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代表了两种道德探究的传统,他们所提供的道德理论对当代伦理学及人类现实生活影响深远。从道德的本质角度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是伦理学的最高命题,人的本性中的动物性本能和人的社会性及社会生活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何以必要;人具有向善的倾向和求善的能力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则论证了道德何以可能;人的价值是在人性向善求善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而人的道德主体性及其道德实践即人的德性和意志自律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体善与公共善统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变的情况下,社会生活变化迅速,人们思想空前活跃,道德观念多元化,道德取向利益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特别是对三种不正确的观点尤其要加以注意,防止认识步入误区。 一是“道德退步”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由于任何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加上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和利益主体的分化,使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表现为不择手段,许多传统的“美德”被抛弃了,于是导致了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突出了人的尊严和自由意志,其"人是目的"的道德箴言成为西方自由主义的立论基础之一。诺奇克援引此箴言作为自我所有论的理论支撑,论证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合理性,否定任何施行平等的诉求。柯亨指出道德义务论和自我所有论之间并无实质关联,并通过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解构来建构有关社会主义平等主义的追求。而柯亨所强调的出于良知和正义感的对人的关注,显然又与康德的道德箴言相契合,是对后者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新集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人们的价值观急剧嬗变 ,集体主义受到了怀疑和批判 ,出现了道德观念的变异、道德心态的扭曲以及道德评价的错位。极端利己主义的沉渣泛起 ,导致经济与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 ,加强道德建设 ,宣传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绝对必要的。目前 ,对集体主义的怀疑与批判主要有三种主张。第一种观点是经济活动不容道德干预理论。一些人认为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僵化与凝固导致了中国的停滞落后 ,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打破道德的束缚 ,以经济原则取代道德规范 ,让市场经济原则自发地发挥作用。第二种观点是道德价值多元并存理…  相似文献   

9.
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形上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的形上价值是道德生活的精神内核,是道德可能性的根本前提。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缺失了道德的形上价值这一核心性的根本性的环节,其主要表现就是道德工具论发达、道德信仰缺欠和伦理学的政治化,道德由此失去了自己的立身之处。所以,道德形上价值的重建是道德建设和伦理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义务论"伦理学的方法,坚决反对西方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伦理原则。他认为,正义是不受偶然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的自律的理性人的一致同意,是作为理性的人的自我构建。这与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是完全相契合的,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就成他批判反对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最有力的武器。罗尔斯从康德的自律道德原则出发,设计论证了他的《正义论》理论原点"原初状态"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