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态势,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满足群众需求。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将成为今后城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提出要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机制,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与规律的基层党建有效路径,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探索北京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更好地结合,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政治引领力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成为激发北京城市治理新活力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西城区委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机制入手,立体式打造,多维度设计,实施"产业功能园区"党建,推进"和谐社区家园"党建,以"结对共建"活动为纽带,构建"两园一带"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积极应对执政新挑战的需要。近年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探索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成立全市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即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以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浙江省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中摸索出了许多丰富的实践样板,如创建党建示范带、编织党建共建网、打造网格化小组、构建智慧服务圈等内容。这些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互联互通、共享共创的特点,以“互联共享”为特色的浙江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逐步形成,该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包括:树立“协同共享”的理念意识、发挥“大党建”的格局引领、建构“网格化”的治理模式、依托“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借鉴浙江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重点要发挥共建合力、推动责任落实、彰显区域特色、借助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六小 《实践》2020,(5):40-40
落实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助推服务群众精准化和社会治理精细化,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充分发挥网格化党建的作用。要提升站位,深刻认识网格化党建的引领作用。2020年,自治区层面已将"基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列入12个基层党建工作项目,重点推动落实。自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呼和浩特市委以网格化党建为抓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必须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近年来,济宁市以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为契机,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施"双基"工作三年行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服务群众的"红色服务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津县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把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作为改革创新"一号工程",积极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区助力、居民自治"的城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呼组轩 《实践》2020,(3):17-18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区各地结合市域实际积极创新实践,摸索出一系列“党建+”社会治理的模式。比如,呼和浩特市坚持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全区域推进,积极推动城市基层各领域党建融合、资源共享,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我们探索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青城路径”。  相似文献   

9.
商务楼宇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也是强化“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阵地。基于上海市D街道在探索创新商务楼宇党建工作机制的分析,指出其实质是以空间再构为实践基础,在整合商务楼宇党建的阵地空间、重构社会服务空间和促进楼宇社会治理空间再生产三个维度的党建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由此认为,优化城市基层党建空间结构重在强化党建引领社会。就商务楼宇党建而言,首先,彰显党建的政治性,提高商务楼宇党组织内部的整合度;其次,须发挥党建的引领性作用,充分整合商务楼宇社会;再次,把准党建的务实性,通过切实服务夯实党建的群众基础,由此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严郁洁  曹胜亮 《探索》2023,(3):39-52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要通过组织人力、理念认同等内源动力因素与制度支持、资源注入等外部助推因素将党组织引领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治理效能。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效能评价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检验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建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建构这套评价体系应以促进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基本思路,坚持统筹性与典型性相统一、可行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将评价指标细分为社会组织运行的科学性指标、社会组织的党建嵌入指标、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指标以及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治理效能指标等四重维度,建构起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建构这套评价体系,以期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治理效能进行量化评价,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