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舟曲城殇     
<正>公元2010年8月8日凌晨,毫无征兆的巨大灾难从天而降,一场持续了四十多分钟的"瞬间性强暴雨"导致泥石流倾泻而出。顷刻,美丽的泉城舟曲遭遇灭顶之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世长辞。泥石流掠走了三分之一个县城,另三分之一淹没于泥石之中,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方成为灾后人们的栖身之所。8月15日10时,举国哀悼,国旗再次为生命的尊严降下。不期而至的灾难,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痛苦和悲伤,更多的则是灾难背后的反思与警示。  相似文献   

2.
政体与灾难     
政体性灾难有四类:最高权力继承性灾难,周期性崩塌灾难,党争灾难,思想性灾难.专制政体体现的是部分人的利益,合理交往途径匮乏,背后隐藏的都是个人专制,既有其结构性的"专属"的灾难,也会将一般的自然事实和社会事件转化为灾难;对于已经引发的灾难,则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放大作用.人类要降低灾难发生频率,减少灾难的规模和苦难,应该实现政体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后,回忆过往惨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什么?去年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映牵动了亿万国人的灾难神经,也更让我们对灾难有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深刻认识。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茂 《今日海南》2014,(8):22-25
<正>北港岛是镶嵌在海南琼岛北部东寨港区外海和内湾交汇线上的一个孤岛。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左右,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7级(60米/秒),这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北港岛因此通信中断,一度陷入"失联"状态,损失惨重。灾难过后,废墟中的北港岛民不愿离开,而是选择留守在世代生存土地上,一起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5.
格林 《中国减灾》2011,(4X):4-6
<正>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三年,在第三个"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感受当时地震中用爱铸就的生命感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灾难不期而至,我们选择坚强。多难兴邦,华夏民族必将浴火重生;生命至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14日,地震灾难又一次降临,青海省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地对灾区的救援迅速展开。今年以来,全球又发生了许多重大自然灾害,这更加剧了许多人的"末日恐惧"。分析:女性及青少年易受坏信息影响部分心理医生认为,有的人之所以把一些自然界的现象看成是灾难将临的预兆,其实都是"末日心理"在  相似文献   

7.
贾二凤 《中国减灾》2011,(5X):52-53
<正>1912年4月15日,载着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员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在北大西洋两英里半的海底被发现。美国探险家洛维特亲自潜入海底,在船舱的墙壁上看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时  相似文献   

9.
张闳 《中国减灾》2011,(22):50-52
西方叙事:以生命激情穿透一切灾难最早的灾难叙事,应该是关于史前"大洪水"的记忆。远古时代的巨大灾难以神话的方式深深地刻印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经历灾难的痛苦经验穿越时空,在后世的文献里不断地复现。在古代人看来,灾难,主要是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突发性的致死疾病,  相似文献   

10.
沈望舒 《北京观察》2007,(10):29-32
灾难扣人心弦,往往引发社会极高的关注。2007年8月2日,钱塘江七堡水文站附近,30余游人被潮水席卷;截至8月5日打捞出遗体12具,失踪人数无法确定。另据报道,卫生部8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伤害约涉及2亿人次,由此死亡人数70万~75  相似文献   

11.
<正>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确,自古至今,人类的过往就是一部与如影随形的灾难不断抗争的历史。而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预防和处置各类灾害事件,一直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自然灾害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的应对能力,也考验着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防患宜先,防救并重"的防灾减灾救灾思想古已有之:"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     
<正>抗震救灾见证了国家凝聚力。——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工人日报》评论,每一次灾难发生,都是检验基础设施质量、公众自救和互助意识、政府应急处突能力的考试巡视是政治体检,"回头看"就是政治复查。——《人民日报》7月17日刊登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署名文章,指  相似文献   

13.
<正>鲁甸LU DIAN灾难,使我们心相连;灾难,使我们手相挽;每一次坎坷,都是对我们的考验;每一次挫折,都会使我们看得更远;我们在灾难中崛起,我们在灾难中奋战。任何天灾人祸,也阻挡不了历史车轮的向前!一年寒暑更替,一载冬去春来。尽管时间的流逝一往无前,但每个人灵魂深处的记忆却会不止一次地回望往昔。一年前的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0,(5)
<正> 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顾问行销首席市场运营官王育才谈在大陆工作感受——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就在发布这条消息的那一刻,保险业应对地震的救援理赔机制也在随即紧急启动。每当有灾难和生命财产损失的时候,保险常常成为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它能把灾难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地降低。本期"台湾金融人在大陆"就走进保险业,探访一位半路出家做保险,从  相似文献   

15.
美国灾难心理干预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  相似文献   

16.
锦宏 《台声》2014,(9):44-45
<正>"7·23"台湾复兴航空GE222航班空难后不到10天,两岸同胞还未从震惊哀痛中走出。7月31日晚至8月1日凌晨,高雄市前镇区多条街道又发生气体泄漏连环爆炸事故。不到30个小时,8月2日清晨,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也发生了爆炸。两日之内,两岸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人员伤亡惨重。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两岸都以各自的方式为对岸的骨肉同胞伸出了援手。如今,灾难已过月余,论及高雄气爆、昆山爆炸带来的思考可能远远超过安全事故这样简  相似文献   

17.
从中日灾难教育对比看青年群体灾难教育素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雪灾、地震,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对人类社会的严峻考验,迫使我们对许多平素不易察觉的问题进行思考,尤其是对公众的灾难教育问题进行反思.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和日本的灾难教育的认知、体制等的比较,从灾难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形式与途径等方面对高校的灾难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磊 《北京观察》2013,(5):26-27
面对第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认为,它的重要启示在于提醒人们该如何好了伤疤不忘了痛、不断强化应对巨灾的各项准备?人们该如何从每次灾难中汲取教训,"举一反百"?2013年是青海玉树地震三周年,汶川"5·12"地震巨灾五周年,同时也是"非典"事件十周年……面对这些灾难记忆,国人的纪念之思必须是串联的,必须要将这些不同年份的黑色记忆综合考量,既思考进步,也思考问题,尤其要重新建构对城市灾害风险的新认知。面对第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认为,它的重要启示在于  相似文献   

19.
5月19日至5月21日,长歌当哭,时间见证一个民族的哀伤。自"5·12"灾难发生的那刻起,汶川时间便以血泪生死来凝记,国人心情亦因大痛大悲而淤积。三天哀悼,  相似文献   

20.
<正>灾难发生后,一个身处灾区、亲友受创的"当事人",与一个千里之外、安然无恙的"旁观者",谁对未来的担心更多呢?一般认为,当重大灾难发生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