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蒙 《新湘评论》2007,(8):54-55
日前,我去了趟重庆的全国书市。给我的印象是,场地大,关注的人非常多,不仅是一个书市。而且还是一个读书节、文化节。这也说明,在网络时代,喜欢书的人还是不少。  相似文献   

2.
葛明义 《当代贵州》2011,(11):64-64
记忆里,童年时的“书屋”是一个纸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小画书;少年时的“书屋”是一个桌上的书架,中间塞满学习的课本和喜爱的闲书;青年时的“书屋”是一个自制的书柜,书的种类渐次增加;而今有了名副其实的书屋,各类书籍齐聚一屋。一生嗜好“耙书”,“耙书”如同砍樵,故自号“黔中樵哥”,书屋名目“樵屋”,这便是我灵魂的栖息之地,精神的沐浴之所。在这里可与圣哲对话,可与宿学交流。  相似文献   

3.
看到残疾人用脚穿针修锁、用嘴衔笔作书作画大获成功,我每每生出许多联想。一个残疾人就是一部与厄运搏斗的书,一个讲不完的进击的故事。为了做一个对社  相似文献   

4.
那年,我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一天,我收到一个男孩儿写的稿件,他的文笔不怎么好,语言枯燥直板。我勉强看了两段就把稿子退了回去。可过了几天。我又收到了那篇稿子。我有些意外,带着一丝好奇。我读完了整篇文章。它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文笔不怎么好,但我还是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深深的情意。  相似文献   

5.
柏鸣 《奋斗》2005,(10):49-49
“时光将我们的人生做了最精确的计算,历史为我们的付出做了最详实的见证。春华秋实,在这吉祥的日子里,我无法抑制地再次回望来时的路,那上面分明印满我汗水和泪水凝结成的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足迹。”这是经商和写作都堪称才女的林林所著的书的自序开头语,了解了她的创业与成功之路才更深刻地理解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6.
徐捷 《党史纵横》2001,(7):36-40
那是一个春风微拂的傍晚。我同往常一样.乘车回家。同座位的女孩儿是个刚刚工作的大学生,说话细声细气儿,斯斯文文的。几句应答之后.她指着我手中的书问道:“雪峰是谁?为什么胡耀邦要给他题词?”看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便将在《回忆雪峰》、《雪峰文集》、《鲁迅研究》、《鲁迅传》等书中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冯雪峰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向她做了一个略述。  相似文献   

7.
日前,我去了趟重庆的全国书市。给我的印象是,场地大,关注的人非常多,不仅是一个书市,而且还是一个读书节、文化节。这也说明,在网络时代,喜欢书  相似文献   

8.
周翔 《学习导报》2010,(10):24-24
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经典老歌。做班主任工作7年多时间,我一直揣着爱心,将爱深刻地融进每一个教育行为,7年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感激。  相似文献   

9.
刘澜 《当代贵州》2014,(35):65-65
正在《领导力十律》一书中,我强调领导力是"做"出来的——发挥领导力就是做十件事。在我的新书《领导力就是说十句话》中,我接着强调:领导力也是"说"出来的——发挥领导力有时需要"说"好相关的话。领导力既是做出来的,也是说出来的。两者并不矛盾。一方面,说其实是做的一部分。比如,我们要做"赞扬"这件事情,主要就是靠说,比如,说"你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吕传彬 《党课》2013,(12):79-79
理财已渐成时尚。但怎样理财,每个家庭各有各的招数。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家庭理财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做好日常开支账。日常开支账是家庭理财中的第一本账,也是最关键的一本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这个账本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立了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账户。一般来讲,一个家庭的日常收支可以用以下一些账户来统筹:家庭共用的现金(备用金)、各个家庭成员手上的现金、活期存款、信用卡、个人支票。  相似文献   

11.
日前,我去了趟重庆的全国书市。给我的印象是,场地大,关注的人非常多,不仅是一个书市,而且还是一个读书节、文化节。这也说明,在网络时代,喜欢书的人还是不少。  相似文献   

12.
马翠玲 《党的建设》2011,(10):35-35
党政读物《做最好的党员》一书叙述了一个个优秀党员的典型事例,阅读此书,总会被书中最优秀党员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总会被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书中鲜活的事例,具体的场景,真实的人物,触动了我的思想、心灵、观念、态度和行为。向最优秀的党员靠近,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向最优秀的党员学习。  相似文献   

13.
我陪爸妈跟世界接轨的第一件事情,是把他们的老人手机全换成了智能手机.老妈一看连个键盘都没有,非常紧张。好不容易教会她如何触屏之后.她拨出去一个电话用了半个小时.耐心终于用完,她彻底失望了:“这手机我用不了.你退了吧。”我赶紧劝她:“现在年轻人都用这种手机.它不仅能打电话、上网、听音乐,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0,(7):60-60
据5月12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美国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的新书《人生由你打造》最近在美国出版,彼得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成长为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而非被宠坏了的富翁之子。他同时向一些有钱的父母提出忠告:要教给孩子价值观,在物质方面不要有求必应。今年52岁的彼得是一位音乐人,曾获艾美奖。彼得在书中强调了要自重,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而非追逐物质财富的社会观念。他说:“我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5.
沧南  彭臻 《学习月刊》2010,(21):18-19
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革了一辈子的命,也读了一辈子的书。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读书,不单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搞好下作,而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他把读书看成像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问我,你是怎样成功的?我想说,实际上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不普通的事。普通人如何坚持做不普通的事呢?首先,要有一个可触摸得到的愿景,或者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平心而论,我之于书,书之于我,在相互寻找和拥抱中缘分越来越深,感情也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我对读书葆有真挚的敬意和感恩。我是读书的深度受益者。是读书,改变了我,丰富了我,成就了我,让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可以说,读书,打开了人生出彩的一道门。依我所见,读书,养目养心养人生,乐在过程,效在实践,受用在终生,直接影响生活的质量和人生的幸福指数。借用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18.
那天早晨,我到班上查看学生的自习情况。刚进教室就发现一个男同学和他的女同桌因为一点小事正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将课桌上的书乱扔,刚好扔到了我身上。我走近他们,没有大声呵斥,而是面带微笑地对那个男同学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和女同学计较。再说,同学问要互相友好……”我的宽容使“战争”平息了。  相似文献   

19.
我是日本的盲人教育专家,是一个盲人学者。我热爱中国的古典文学,十分向往中国。日本的盲人比较发达,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盲人学生到日本留学,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中国盲人。于是我立志效法中国唐朝的鉴真大和尚,做一次“瞽目西飞”,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同时也帮助中国的盲人学会日语,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20.
读书是福     
对于读书,我虽达不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界,但对古人把读书列为“五福之首”还是颇为赞同的。每当倘徉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漫步于先哲们用心血凝成的结晶中,认真地思索,慢慢地转化为己有,继而去运用它,发挥它应有的能量时,我便会由哀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书是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