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当今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年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等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观教育,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升大学生终极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就必须率先进行"底层价值观"或"基础价值观"教育即传承中华耻感文化教育,以奠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的文化基础。耻感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耻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和联系性,对大学生传承中华耻感文化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传承中华耻感文化教育重在探索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从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探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引领90后大学生认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逐渐进入国民的生活中,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不断的侵蚀。作为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加强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光大。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礼仪缺失情况,这其中既有其个人和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社会、外来文化和高校管理方面的因素。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个体人格完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可以从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礼仪社会践行几方面,探索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政治文化、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引导和促进力量。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正面灌输、注重社会思潮评论、加强网络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变幻,长征精神永不过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切的现实指导意义.长征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将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如何传承井冈山精神,积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井冈山精神过滤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校团的工作特点,用井冈山精神做好大学生团员思想教育;抓住改革教学内容环节,让井冈山精神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运用先进手段营造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井冈山精神;积极推行开门办学,组织开展传承井冈山精神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财富.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与担当,是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展现全面中国的未来中坚力量.但当前受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冲击,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缺失、缺位的现状,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寻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融合路径,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具有丰富文化修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未来新公民.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和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价值形成的主导思想和根源.以大学生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和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剖析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贯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特点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创新形式相结合,建构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取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现象、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困惑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的观照问题。从本质上看,这些"融合"困境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机制及其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三方面增强认同效果,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执政党所特有的政党特质和属性,即内在的红色基因。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改革创新;廉洁自律,和平发展。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应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锻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红色创业教育、班团组织建设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使大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4.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下,它将要面对更复杂的形势、更广泛的对象和更繁重的任务。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把统战工作的理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对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让广大学生传承和发扬统战的传统,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革,促使公安院校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当前,公安院校相当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深度认识,除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外,也不乏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自身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此,应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多渠道优势,运用网络媒体新技术,拓宽文化自信培育途径,以引导公安院校大学生融入中华文化,保持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提高自我修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历史使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品格,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培育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果措施得当,既能通过大学的教育功能充分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能让“非遗”自身蕴含的特征与价值吻合大学教育功能的充分释放,从而使二者合目的地协调发展,最终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就有了新要求,既要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又要警惕外部多元文化的入侵与渗透。由此而引发的矛盾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并影响其行为,如何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坚定当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并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主导权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全方位挖掘、分析、提炼并系统总结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以此来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岭南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还在加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90后大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传统文化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为做好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传统文化的引导工作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丽江是最主要的纳西族核心聚居区,纳西族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是丽江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可以说,纳西文化在丽江的发展,事关纳西族的兴衰。从纳西文化的现状看,随着丽江旅游业的突飞猛进,外来文化也随着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越来越多地对纳西文化形成了冲击、同化、消解,传承纳西文化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