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敏 《党史文苑》2009,(6):19-23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他先后五次阐述了发展中国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思路,特别是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也标志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成熟。邓小平在黄山的讲话为黄山旅游业注入了原动力,30年来,黄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旅游业的立业之本和发展之纲。文章对邓小平1978年至1979年关于发展旅游业5篇谈话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认为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对旅游业发展背景的阐释、对旅游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对旅游业发展导向的确立、对旅游业发展路径的明确以及对旅游业行业性质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核心表达为"改革开放是背景,最优效益是目标,持续发展是导向,科学管理是手段",并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进一步分析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旅游事业的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要把旅游业当成改革开放的突破口、要把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办、旅游业发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要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旅游经济规律等方面.正确认识邓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我国旅游业的开拓者和直接推动者,也是我国旅游理论的奠基者。他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世界生产力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解决外汇困难、就业问题以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等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加紧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旅游业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产业、从整体上谋划旅游业的发展、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用管理经济的办法来管理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富民的目的等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1979年到1992年的13年间,共进行了七次南巡。追寻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矫健步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许多重要思想和重大决策,往往是在其南巡谈话中形成的。邓小平在南巡过程中的重要讲话,直接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1979年7月10日—8月4日,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先后视察了安徽、上海和山东三地。此行的第一站是黄山。7月11日—15日,75岁的邓小平徒步攀登游览了黄山。15日,在听取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和中共徽州地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邓小平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你们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相似文献   

6.
鲁敏 《党史纵览》2009,(7):34-37
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提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黄山旅游业的大发展。今年是邓小平视察黄山3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讲话,形成了一个丰富、深刻而完整的旅游经济思想体系。在他这一思想体系的指引下,旅游业先行一步,奏响了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曲,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省,30多年来积极践行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旅游业经历了萌芽、发展、腾飞的过程,目前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各项旅游指标位居全国第一,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业发展道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改革开放之初,连续五次谈话,强调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具体阐明了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思想,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家旅游局先后三次整理发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旅游业发展的论述,每一次整理都是一次深入的学习,每次学习都增加了对邓小平论旅游深刻内涵的理解。邓小平论旅游最根本之处在于倡导发展旅游业并为中国旅游产业定性、定方向、定目标;最不易之处在于具体论及到旅游产业自身规律中几乎所有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旅游经济思想;最感人之处是无处不在的对旅游人的激励和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其深刻之处在于论述的是旅游,考虑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局,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在当前建设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过程中,邓小平“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的激励和千方百计探索创新发展的经验,是他留给我们的永远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0.
饭店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尤具特色。邓小平关于旅游经济的思想在中国饭店业的发展中得到重要体现,邓小平发展饭店业的思想理论与可行的操作方法,引领中国饭店业走上“非常规”的发展道路,加速了中国饭店业国际化进程,实现着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杨祖高 《学习月刊》2010,(18):20-21
旅游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从1978年的40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将取代法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那时,估计每年将有1.3亿游客前往中国。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朝气和发展潜力向旅游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经济要实现飞跃式发展,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竞争能力。发展电子商务是旅游业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设旅游大产业李德明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邓小平同志并且对青岛、黄山、北京等地发展旅游业,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对于本世纪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争取到2000年我国旅游...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服务业中最具有增长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几年,辽宁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国前列,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已摆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日程。我省旅游业发展主要遵循以下思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努力建设和推出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优良,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旅游景区、景点和  相似文献   

15.
1979年7月11日,75岁高龄的邓小平亲临黄山,登上了海拔1800米高的黄山主峰——光明顶,领略了神奇绝妙的黄山风貌,对黄山的开发开放作了重要指示。 一 7月,骄阳似火,已是盛夏。但有“夏无酷  相似文献   

16.
新西部大开发提出将旅游业打造为区域重要支柱产业,新疆党委政府已提出旅游兴疆战略,旅游业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复苏力。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能否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新疆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必须处理好经济、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2008—2017年新疆14个地州市旅游、经济、环境方面的面板数据,选取区域经济、旅游业、生态环境3大子系统20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区域经济—旅游业—生态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度进行定量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业、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均呈现出增长态势,耦合协调类型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转变,而且旅游业、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变化特征稳定。2017年,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各地州市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当人们以巨大的精力投入对邓小平及其时代的研究时,未尝不可将历史的镜头对准政治舞台外的邓小平。或许,这一侧面的镜像更为引人入胜。踏遍青山人未老邓小平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从大自然中吸取智慧。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登上了海拔1800米高的黄山。当时负责警卫工作的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孙勇向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等同志说:"邓副主席此次是利用休假时间和家人一起到黄山旅游的,对外不宣传,不封山,不断游,更不能影响群众游览黄山。邓副主席说了,要与群众同走一条路,同看一处景。"于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改革开放造就了北京旅游业发展的奇迹。从1978年到1993年,北京已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370万人次,旅游创汇71.3亿美元,分别以年平均15%和22%的高速度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经济事业,已经成为北京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创汇产业。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月就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  相似文献   

19.
“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如何加快发展,文章从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加快交通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市场投资主体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庄春梅  沈洁 《学习月刊》2013,(10):30-32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本地资源,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对象是由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和谐的系统,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生态旅游正成为一种发展潮流,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