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农民工思想观念现代化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让大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实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转变 ,是城市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任务 ,影响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改变农民工进城前和进城后的生活环境、生存状况 ,加强农村教育和城市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 ,是培育农民工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与社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进城务工就业 ,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也给城市社区带来了新的问题。帮助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区 ,进行社区管理创新 ,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很多农民投身于进城打工大潮,成为农民工中的一份子。但是,农民工在推动城市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甚至一部分农民工个体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故此文章从农民工的现实权益出发,探索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农民工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有关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必然得到更新。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农民工群体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当前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农民工个体权益的保护、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合以及农民工群体进城后所产生的问题等,而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意愿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的农民工数据,在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下,运用SPSS Statics和SPSS Modeler两种数据分析工具,发现影响农民工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工的社会互动,而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民工的生活意愿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屏 《求索》2010,(8):74-75,97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着既不同于城市居民又不同于留乡农民独特的群体特征。语言行为是农民工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农民工为适应城市生活环境所做出的语言行为调整及其进城务工期间语言行为上的种种表现,既是传统中国乡土文化的彰显,又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映射。联系农民工社会行为的多方面表现,对农民工语言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认知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特点,还可以揭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霞  魏丛东 《前沿》2005,(1):97-10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 ,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 ,就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在当前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庞大的阶层。据资料显示,2007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达到两亿多人,农民工进城不但为自己增加了收入,更为城市市民提供了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取决于城市的包容性,这是现代城市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杨宪民 《人民论坛》2014,(9):153-15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往往从事体力劳动,从事最为苦累、危险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国农民工的安全保障堪忧,工伤概率高、参保率低,现行的农民工工伤救济制度并不完善,从而给农民工维护权益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往往从事体力劳动,从事最为苦累、危险的工作,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国农民工的安全保障堪忧,工伤概率高、参保率低,现行的农民工工伤救济制度并不完善,从而给农民工维护权益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10.
马健 《重庆行政》2008,(6):72-74
在中国,农民进城打工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不同的,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进城,同时也有大量农民工回乡,很多农民工只是城市的匆匆过客,真正在城市落地生根的人数有限。因此城市化建设要求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引导进城农民工尽快与城市居民融合,进而引导更多农民进城就业、居住与生活。  相似文献   

11.
卢倩云 《桂海论丛》2009,25(6):72-75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其能否成功融入城市是衡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群隔离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为此,文章尝试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社群隔离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社群隔离现象对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负面作用,并提出消除社群隔离,促进群体融合,实现农民工群体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健 《重庆行政》2011,(6):102-103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面对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双膨胀的现实,如何实现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重庆市是我国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大量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农民工培训,提升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一体化融入"城市,将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巨大进步,也无疑是中国未来一二十年内最大的治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不仅事关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也事关社会分层和社会稳定,更事关政治发展和民主化建设。而现有的户籍制度、教育医疗体系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农民工"深度融入城市的制度性壁垒,加之"农民工"自身的局限和融入条件,使"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一体化融入"城市艰难复杂。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一体化融入"城市必然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一体融入"的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也要求城市治理体系的深化改革与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4.
杨莉 《长江论坛》2012,(1):67-7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其子女进城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亟待关注。通过对武汉市七所中小学258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水平和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高中阶段;男生社会适应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生活压力、同伴关系和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章越松  梁涌 《理论月刊》2004,(10):155-158
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时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善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使其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社会资本与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居城市,更是个人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过程。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传统的亲缘、地缘基础上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这种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功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刚进城的农民工能很快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却强化了农民工生存的亚社会生态环境,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因此农民工进城后社会资本的建构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以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为基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构扩展性社会资本和诱导性社会资本,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能力。一农民工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前一阶段,中国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空间城市化与市场自发的人口城市化并行的城市化模式。以基础设施与房地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空间城市化,以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主线的人口城市化,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空间城市化与农民工自发进城的人口城市化模式不仅自身存在很大缺陷,而且相互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化的收益递减,成本不能有效分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良性运行,人口城市化速度减缓,严重妨碍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与行为模式,确立空间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相统一的新型城市化模式,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潘然 《理论月刊》2007,(3):138-140
城市农民工,作为转型期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生社会群体,其发展和嬗变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要真正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解决农民工边缘化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是让农民工市民化,即穿越城乡之间有形和无形的“户籍墙”,打破城乡壁垒,拆掉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门槛,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实现农民工由“边缘人”到“城市人”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影响稳定与发展:国企改革、城市化进程、乡村体制改革,城市下岗职工、农村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等群体利益,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增加,犯罪现象增加;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区域、阶层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因此,研究电子政务,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丁丽娟 《前沿》2007,(9):189-190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会引起人口的大量流动。然而,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曾一度限制了人口流动。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打破城乡隔绝体制的条件正逐步走向成熟,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因素。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笔者试给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