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叢書第八十五卷中,可以查到一篇關於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將如何從落後的農業國走向工業化的研究論文: 《農業與工業化》。這是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七年度該校最佳經濟學博士論文,它的作者——中國留學生張培剛先生因此成為當時唯一獲得威爾士獎金的東方人。  相似文献   

2.
當一個海員的妻子實在太苦了…… 許多青年女子羡慕做一個海員的妻子,丈夫一出海,可以帶回不少舶來品。然而,海员妻子的苦樂,只有她們自己最清楚。吉林省一位農村幹部為給剛從大連海運學院畢業的中學同學孟繁榮介紹對象,在家里擺了一桌酒席,不巧,被介紹的女方外出,急忙中,他拉去了當地的婦女聯合會主任薛建華陪客。薛建華爽快大方,不一會便與來客如同故友。這可樂壞了被冷落了的主人。分手時,他又為他們找到了再見面的藉口。這是一九七八年的事了。薛建華是四年前從城里下放來的知識青年,高高的個子,紅撲撲的脸蛋兒,又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因為她說話爽直,幹活麻利,被同學們举為集體戶(下鄉知識青年集中住在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於香港,一九四九年由港來京,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後轉入北京大學研修採礦物理學專業。畢業後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敎,其後來到地處贛南山區的江西地質學院。在江西的二十多年,我從敎員、副教授到副院長,並曾被推選爲江西省勞動?牎R郧拔抑幌朐趯W術上有所成就,沒想到要從政欢?歷史把我推上了領導崗位。一九八五年一月,江西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我爲江西省副省長。就職以後,我分管文化教育。當時我有兩個顧慮:一是我不是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黨員,而是中國民主同盟成員。民主黨派人士當副省長,  相似文献   

4.
老子進入我的筆下,使我想起他是騎在青牛背上的哲學家。我的家鄉在中國西部大巴山地區,歷史上是道教流行的地方。道教奉老子為祖師,稱他為‘太上老君’。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又稱他‘李老君’。為了紀念他,在我的家鄉還建有‘老君廟’。家鄉的傳說是這樣的:老子與孔子是春時代(前七七○——前四七六年)的人。他原是周王朝的小官員,久居官位,因見周王朝衰落,辭官西去。當他騎着青牛路過函谷關時,鎮守關口的官員看見老子遠道而來,十分欣喜,笑着說道:‘你老先生要去當隱士  相似文献   

5.
王氏姐妹於二十年代出生在山西太原市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憲是清末秀才,後留學英國。在留學期間他和英國姑娘愛倫·派克相愛而結婚。一九三一年學成歸國,曾在陽泉保晋煤礦當工程師,後在山西大學任工學院院長。來自網球運動普及的歐洲的王憲夫婦,常在週末打網球。春菁姐妹倆童年時就常觀看父母打球,有時也上场練打,父母則為她倆送球作輔導。當时,像她們這樣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打網球,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內地城市是很少見的。由於沒有女孩子伴打,她們只能和大人,主要又和男子們對打。這就使這對未來中國網壇明星從小就學到了男運動員的風格,在  相似文献   

6.
經濟學家、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高尚全在回答中國的改革是否停頓了這一問題時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不但沒停頓,而且一九九一年,隨着經濟形勢的好轉,國家已着手加快改革的步伐。”高尚全先生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經濟改革,經常到各地調查研究改革情况。一九九一年他曾到美國與其政府官員、國會議員等上層人士會晤,介紹中國經濟改革的新進程。高先生今年六十二歲,出生於上海,早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參加工作  相似文献   

7.
布理斯本是澳大利亞一座紅花綠葉掩映下的濱海城市。這兒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人民開朗熱情,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新近落成的‘中國城’尤為引人注目。昆士蘭州府布理斯本一百一十萬人口中,有華人一萬多。近年來,不少中國餐館及商店先後在城里的華利區(Fortitude Valley)開建,這兒便漸漸形成了一個中國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當時之市政事務部長代表政府宣佈,本市將在華利區建立一座有吸引力的‘中國城’痪虐怂哪炅?六位中國廣州的建築師和工程師,由廣州市城市設計部長、全國建築師協會常務委員余畯南先  相似文献   

8.
對中青年知識分子寄以厚望四十年來,中國先后向七十六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了七萬餘名留學人員,目前已有四萬余人學成回國。其中有兩萬六千多人被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並有一萬多人承擔了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十月六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同三十一位留學回國人員座談時說,派遣留學生政策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組成部分,不會改變。江澤民在會見榮获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的二十一位青年科學工作者時强調,民族氣節、民族自尊心對青年很重要。他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事業和成就與祖國的興旺繁榮聯繫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由山東省出版總社和香港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歷時十天的孔子文化展於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六日至十六日在香港展覽中心正式展出。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和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等到會剪彩,台灣方面陳立夫先生也派代表——孔孟學會秘書長熊先举先生專程趕來致賀。孔子文化展籌展主要負責人郭煥芳先生說:“沒想到,展覽获得了如此轟動的效果。”開幕前,他们低估了香港人對孔子文化的興趣和認同,預計一天有五六百人觀展就不錯了。而開展後每天來參觀的人數都在兩千以上。原定展出十天,最後根據觀眾的强烈要求,又延展了一個星期天。原來估計看展覽的多为一些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瞭解的老者,沒想到許多青少年到場參觀,還有一些學校專門組織學生來參觀。他們不少人邊看展品,邊抄錄展板上的說明。到了星期天,更是举家老幼同來看展覽。老師給學生解釋,父母為子女講解,情緒之高真讓辦展覽的人興奮。 為這次展覽大厅題字的九十六歲國畫大師劉海栗坐着輪椅來看展覽。一位老教授最初以為展覽是依圖紙仿製的圖片,當講解員  相似文献   

10.
王芃生原名王大楨,芃生其字,後因故改以字行,湖南醴陵人。及長,考取公費留日,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名副其實的「日本通」王芃生留日歸國後,頗受知於北洋政客王揖唐,後並為屈映光(一九二三年山東省長)所器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擧行巴黎和會時,他任中國代表團隨員。巴黎和會迫使日本交還  相似文献   

11.
去年九月,美國為外國留學生設置的“TOFFL”考試,在中國各地辦理報名手續。在北京總報名處,報名前三天就已有成百上千人排隊等侯。原來傳說這次報名有限額。後來,國家教委的國外考試中心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考試處聯繫,最後宣佈,这次報名下限名額,這才使已準備奮戰三晝夜的年輕人散去。 現在,在中國形形色色的各種考試中,最熱門的莫過於“TOEFL”。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TOEFL”班多如牛毛。前一段時間有不少关於留學生政策要改變的傳聞不胫而走。這些傳聞有幾类:一是說留學人數激增,造成人材大量外流,而且只有流出没有返回。有的外籍華人學者鄭重其事地說,  相似文献   

12.
鄧稼先是中國傑出的核科學家,他為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安徽省懷寧縣人,一九四五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一九四八年他赴美留學,在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一九五○年,新中國成立不久,鄧稼先便回到了祖國。他和錢三强等從歐美歸來的物理學家一起,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近代物理研究所。“突然失踪”一九五八年秋天,鄧博士在自己的工作單位突然“失踪”了,親朋好友都無人知曉他的去處,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朱蕴山,曾參加辛亥革命、討袁运動和反對北洋軍阀的门,支持‘五四’学生愛國運動,反對曹錕賄選。他曾在上海晉謁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醞釀改組國民黨,堅持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三大政策。幾十年來,朱老始終不渝地舆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從事革命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朱老生前曾应本刊之約,口述其一九○七年参與徐鍚麟刺殺恩銘的事迹,請朱世同同志記錄整理成文,以紀念辛亥革命七十週年。朱老於四月十四日將整理稿審閱完畢,並親筆簽名後,交給本刊發表。不意時隔半月,九十二歲高齡的朱老竟不幸於同月三十日與世長辭,而本文可能成為朱老最後的遺文了。謹在此對朱老致深切悼念之忱。  相似文献   

14.
設在北京東城的民政部大院失去了往日的寧靜。來自四百八方的人們紛紛擁向這裹……步履蹒跚的老人拿着攒了多年的存款,呀呀學語的兒童捧着存錢的泥罐,拄着雙拐的殘疾青年揣着千辛萬苦得到的收入,癌症患者掏出自己為親人準備的遺贈,青年工人帶來準備結婚買傢具的費用……七月十一日,當中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秘書長陳虹,在人民大會堂發出要求國際社會向遭到百年不遇水災的安徽、江蘇等地災區提供救災援助的緊急呼籲後,京城為之沸騰,市民為之激動,很快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救災捐款熱潮。  相似文献   

15.
茶藝交流     
兩岸同道品茗獻茶藝去年中秋節前後,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茶與中國文化展示週”期間,一位中等身材、穿着乳白色道地中式上衣、滿月般臉型上生滿濃密美髯的中年人,為人們展示沏茶、倒茶、獻茶等一系列有板有眼的操作藝術。他的表演赢得觀眾友好而由衷的掌聲。這位先生便是來自台灣的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范增平。范先生是台灣新竹人,中國古代名人范仲淹赴台家族的第七代子孫。也許是由於家敎的緣故,他從小就渴求瞭解中國文化?他從世界新聞?茖W校畢業後,又考入東吳大學中文系。范  相似文献   

16.
瞭解與友誼     
本期出版之時,恰值本刊創辦四十週年。為此,我們除報道當代中國進入九十年代的新進展及人們生活的新變化之外,還刊發了各界知名人士祝賀的題詞、畫家誌慶的作品和各國朋友、老讀者的賀信與紀念文章。對海內外朋友的這種熱情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自宋慶齡先生(孫中山夫人)於一九五二年初創辦本刊以來,四十年间,我們通過具體報道新中國各方面的變化,為增進各國人民與中國人民的瞭解與友誼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當我們回顧這四十年發展的歷程時,首先想到的是海內外朋友和廣大讀者對雜誌的大力支持。 讀者來信說:“每月收到你們新出版的雜誌是生活中的一件樂趣。”而對我們來說,每天從郵局收到各國讀者的來信也是很大的樂趣,因為這些信件帶來了千家萬戶的友情  相似文献   

17.
九江市人民法院對該市第一區基層調解組織進行整頓之後,緊接着開辦了調解員學習班。參加學習的人員除第一區調解員六八人外,並適當的吸收了第二、三區的基層幹部參加。學習內容主要是調解員的工作任務以及一般民事和輕微刑事的政策法令。由縣法院、婦聯、房地產管理委員會等有關單位派人負責講解。共歷時二十三天。這次學習當中的主要收穫與經驗是: 一、根據調解員的接受程度,採取了政策理論與典型事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學習婚姻法,不是機械的解釋法令條文,而是選擇一些典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土族人,今年二十六歲,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出來的土族第一代大學生,現在青海日報當記者。解放後,土族與我國的其他少數民族一樣,發生了很深刻的變化。 養育我們民族的地方在中國的西北,青海湖東面,有一片平均海拔兩千多米、面積三千四百八十多平方公里的地區,居住著我們十三萬土族同胞,其中四萬二千多人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縣。互助縣境內,除土族外,還居住著藏、漢、回、蒙古、朝鮮等十二個民族約二十八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的顏保教授,生就一副好脾气,為人和善,有長者风範,因此,他的學生們都在背地里親切地叫他‘顏老頭’。 頭一回見到這位六十七歲的學者,童顏鶴髮,還不時發出朗朗的笑聲,沒有什麼‘老’的印象。他的穿著和說話倒像一個童心未泯的小伙子。顏教授一九二二年出生在越南河內,一九四○年以前一直呆在越南。他的祖籍據說是中國的廣西南寧,祖父參加了反清的黑旗軍,失敗后撤退到越南,以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他的父親在越南讀書,後來在滇越鐵路綫上當了小職員。母親是個道地的越南人。一九三六年,顏保在河內文科中學學法文。第二年,中日戰爭爆發,這個血管里流着中華民族之血的年輕人很想回國參加抗戰。但這事沒能成功,他只好又考入河内工業學校學習工科。  相似文献   

20.
我出生在缅甸,今年四十九岁。一九五三年四月,我懷着學習深造,將來參加祖國建設的宏願,回到祖國。先在天津上初中和高中,後又考上山西太原工學院機械系。一九六三年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第二汽車製造厂工作。 這個厂原來叫北京市汽車修理公司第二修理厂,當時只有職工一千一百多人,以修理柴油車為主,兼生產汽車配件。我剛進厂時,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