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56年初,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了几年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中共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为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摆在中共面前。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和当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相似文献   

2.
一、毛泽东探索的曲折历程 毛泽东在1956至1966年的10年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错误逐渐占了上风的过程。 1956年至1957年夏是探索的开始时期。探索是从突破苏联模式开始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党和毛泽东及时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经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八大前后分别作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这一时期,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初步的,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突破苏联模式。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建立在走自已路的基础上,方向是正确的,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56年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在思想上收获十分丰富的一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想和新方针。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超前完成,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早在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活就指出,我们总是说资产阶级“唯利  相似文献   

4.
翟全祯 《发展论坛》2003,(12):14-15
1956年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社会主义建设究竟应怎样搞?建国后头几年,我国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模式。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共中央首先是毛泽东,在对此表示不同意见的同时,也已开始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应该说,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认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五十年代中后期(主要指1956~1957年),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其成果集中体现在这期间他先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十大关系》--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发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 4月 2 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根据 34个部委谈到的情况 ,对照苏联的经验教训 ,就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服务 ;以苏为鉴 ,总结自己的经验 ,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 ,1956年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建国后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转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发表的谈话,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思考,是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积极、有益又分外艰苦执着的探索。这些口头谈话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完整性,认识上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但比较集中、真实地反映出毛泽东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程度。这些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中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探索是有卓越贡献的,为尔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了先河。但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正确认识、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宁义理论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探索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经济领域的几个主要关系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提出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光辉思想。他在总结苏联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发表的谈话,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思考,是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积极、有益又分外艰苦执着的探索。这些口头谈话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完整性,认识上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但比较集中、真实地反映出毛泽东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程度。这些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浅谈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周启江毛泽东对照抄苏联的方法很不满意。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从中国实际出发,便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他最主要的经济理论成果,集中表现在1956年著述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1.
孙平 《党史博采》2006,5(8):5-6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进的发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4月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艰辛的开拓过程。毛泽东运用马列主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摆在取得政权之后的共产党人面前的头等重要问题。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断的实践,终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人认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对站的,这种观点不全面。因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其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其孕育、躁…  相似文献   

14.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论最终以毛泽东批判反冒进而导致全国范围内"左"倾思想占据上风,并为大跃进的发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论最终以毛泽东批判反冒进而导致全国范围内“左”倾恩想占据上风,并为大跃进的发动做好了恩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56年苏联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不仅对苏联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建立不久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它对中国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对毛泽东个人的影响实现的。毛泽东赶超思想的萌发,"以苏为鉴"思想的形成,对个人崇拜态度的转变以及防止修正主义等思想都有苏共二十大的烙印。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大跃进"、"反右扩大化"等失误,都与苏共二十大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从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就试图在寻求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根据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我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但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探索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毛泽东在这期间所呈现的以道德理想改造革命主体和强调平等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八大一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八大之所以“开得很成功”,是由于当时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领导集体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开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在借鉴苏联经验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其标志就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19.
一 1956年上半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提上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为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就开始设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借鉴,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强调必须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五  相似文献   

20.
从1956年起,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初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探索涉及到改革开放和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等问题,为日后全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从1956年到1976年,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