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东南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穆斯林人口占少数的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认为由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不同,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有较大不同,而且东南亚国家间亦有较大差别,表现出伊斯兰与现代化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其2亿人口中,穆斯林占约85%的比例;中东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也是当今事态多变的热点地区。那么在印尼处理与该地区国家和组织的关系中,伊斯兰教这一因素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呢?本文拟通过分析印尼针对阿以冲突、巴勒斯...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约7.54亿,绝大多数集中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北非。有穆斯林团体的国家达120多个,其中35个国家的穆斯林在该国人口中占多数。28个国家(埃及、科威特、伊朗等)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其中一些国家(伊朗、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的国名还含有“伊斯兰”的字样。 亚洲集中了5.1亿穆斯林,即占全世界穆斯林人中的67.7%(为亚洲人口的20.7%)。在亚洲穆  相似文献   

4.
当代东南亚穆斯林具有双重的性格,此种民族性格以各种方式在本地区各国作用于伊斯兰民族主义。占人口多数的印尼穆斯林,其世俗性与宗教性共生的文化,形成了聚合型与离散型并存的民族主义。身处多元种族社会中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其独尊本族与兼容他族的双重性格,塑造了文化与政治民族主义的不同面孔。作为少数民族的菲律宾穆斯林,其互为逆向的极端与妥协的反抗运动趋势,凸显了偏执与折衷的不同文化取向。将穆斯林内部水平方向的斗争和穆斯林与世俗国家之间垂直方向的斗争,置于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之框架下进行阐释,可以加深对东南亚穆斯林本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伊斯兰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它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紧密相联,并在当代东南亚市民社会发挥着第三部门的作用;另一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现代化浪潮相关联,更多地关注穆斯林个人的发展,并在塑造市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强于穆斯林占少数的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伊斯兰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它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紧密相联,并在当代东南亚市民社会发挥着第三部门的作用;另一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现代化浪潮相关联,更多地关注穆斯林个人的发展,并在塑造市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强于穆斯林占少数的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7.
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服务于反恐与民主改造中东这两大互相联系的目标,而其核心的环节是伊拉克,也就是武力改造伊拉克,民主改造整个中东.到2007年这种政策走入了困境.布什政府遂调整政策:重启巴以和平进程,推动以色列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在推广民主方面放松对阿拉伯国家的压力,在整个大中东地区建立孤立和遏制伊朗的联盟.而这种转变的突出事例是2007年11月安纳波利斯会议.但巴以和平进程由于诸多原因鲜有进展.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复兴浪潮冲击印尼孔远志七十年代以来,伊斯三教复兴主义思潮以中乐为中心,向亚菲、特别是穆斯林人口多的国家迅速蔓延。印尼也不例外。印尼全国人口约1.8亿,穆斯林占88%,即1.6亿左右。她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目前伊斯兰教复兴主义思潮对印尼社...  相似文献   

9.
属灵的冲突来自属物的冲突--东南亚宗教冲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将是2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复杂的问题,东南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婆罗门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曾经在东南亚盛行一时,东南亚国家在独立以后,一些国家内部的宗教冲突一直连续不断,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泰国南部地区穆斯林和佛教徒之间的冲突;70、80年代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和9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导致社会的激烈动荡,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60年代到90年代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不同宗教教徒之间的冲突,阐释产生冲突的历史渊源,并从制度的角度观察精神世界的冲突.笔者认为属于精神层面的宗教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制度层面的失误.因此,解决宗教冲突的关键并不是单纯地针对精神层面的因素,解决宗教冲突的外部原因比解决宗教的内部原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东南亚穆斯林的特点是:传统的社会结构已出现巨大变化;穆斯林国家坚持世俗化的道路;宗教认同基础上的分离主义运动并不必然走向成功;区域一体化对穆斯林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伴生的是:崛起的穆斯林中间阶层与庞大的贫困阶层并存;穆斯林国家的宗教与世俗之争错综复杂;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抗争有深层的文化原因;区域化抑制了分离主义运动,但恐怖主义活动开始趋于全球化.不过,东南亚穆斯林主流的温和性质决定了本地区宗教宽容与民族融合的趋势是难于逆转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原题是《亚洲穆斯林》,但主要论述东南亚穆斯林,现进行摘译并改动了题目。  相似文献   

12.
中东地区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居民的繁衍生息之地。中东地区既是一个内部各种势力角逐的地方,也是一个外部势力、外部强权争夺的重要场所。中东秩序曾在二战之后几经变迁,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局面。中东变局冲击着现有中东秩序,井使各种地区势力的影响上升。今后中东地区各类纷争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3.
焦蓓蓓  夏泉 《东南亚研究》2011,(4):80-85,96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为聚集的地区,不少华人有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华人按其宗教信仰大致可分为:华人穆斯林、华人基督徒、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宗教教育,有利于了解这一地区华人的宗教信仰与发展趋势。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宗教教育这一概念,然后对宗教教育学术史进行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东南亚华人的宗教教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 0 4年 11月 ,韩国文化观光部宣布 ,当前文化宣传作为一种提高国家形象的手段 ,其作用日趋重要。为此 ,政府发表了从 2 0 0 5年开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长期政策纲领。该政策纲领自 2 0 0 5年开始 ,为期 5年。在此期间 ,将把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文化交流扩大到东南亚、中东、中南美、非洲等地区 ,并且引进和建设适合数字化环境的新文化宣传体系。据此 ,韩国文化观光部将全球分成东北亚、东南亚、欧洲、北美、中南美、非洲、中东、大洋洲等 8大地区 ,在每一个地区成立文化院 ,并根据地区特点进行文化交流。韩国政府发表国际文化交流中长期政策…  相似文献   

15.
胡雨 《德国研究》2013,(3):69-80
经过半个世纪的移民浪潮,穆斯林人口在德国迅速增长,形成了以土耳其裔为主体的穆斯林社群。与此相应,各类伊斯兰组织不断扩展,为穆斯林移民提供了广泛的宗教社会服务,也成为争取自身宗教认同、文化要求及政治权利的载体和动能。然而,受制于弱势社会经济地位、特殊生活方式,加之社会普遍存在的针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敌视、排斥、歧视及恐惧情绪,导致“穆斯林问题”的高度种族化、政治化、安全化和病理化的趋向。吸纳与整合穆斯林移民业已成为德国政府和社会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是多种矛盾层累式构造的结果。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结构、族群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族群矛盾构成了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基座。伊斯兰复兴运动衍生的极端伊斯兰意识形态以及基地组织在东南亚的扩散和"演进"成为东南亚恐怖主义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给穆斯林带来选择困境,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同样需要抵制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污名化"的侵袭,反而为极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生命力。因为情势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反恐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固化了层累式构造的矛盾,影响了反恐行动与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东方明珠”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香港政府推行自由企业、自由贸易和无税口岸的经济政策,使这块弹丸之地,麇集了世界各个种族与民族,以及各种信仰的居民。 据1985年统计,全香港人口552万,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5万人左右。香港穆斯林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主要由中华回胞、外籍穆斯林、土生香港穆斯林三部分群体组成,他们的人口分别是:中华回胞(又称回胞、教胞,是香港地区对国内回族的泛称),人数近3万,占全港穆斯林的65%;外籍穆斯林,人数近2万,其中巴基斯坦籍穆斯林1.2万人;土生香港穆斯林的人数约5000。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国"是当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恐怖主义组织,尤以强大的渗透力、狂热的吸引力、广泛的传播力而著称。在泛伊斯兰背景下,"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外溢效应很快波及印马菲泰等穆斯林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国家,使东南亚迅疾成为"伊斯兰国"渗透的主要地区之一。"伊斯兰国"通过招募成员、媒介宣传、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渗透方式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严密的扩张网,使该地区面临着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使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本研究就"伊斯兰国"在东南亚传播与扩张的主要方式、影响,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应对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外学术界对东南亚伊斯兰化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70年代之前,多数学者侧重于探讨伊斯兰教由何处,如何传入东南亚。一般认为伊斯兰教或来自阿拉伯,或南印度的古吉拉特,或孟加拉。伊斯兰教是通过三种方式传入东南亚的:其一,由穆斯林商人传  相似文献   

20.
前言 近年来东南亚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同时仍然未能消除贫困,而面临着各种各样苦恼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就这些问题对东南亚的经济动向作一概观,并且考察日本的立场。 亚洲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居民达十九亿二千万人(一九七○年数字),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总产值为一百二十五美元,仅为先进地区的百分之五点九。本文主要以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