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言二篇     
感言二篇温法尧还是称"同志"好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称呼,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实质上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崇尚什么样的风气和人际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现在时兴称"先生"、"小姐",对领导者则称为"头"、"老板"、"当家的"。不但企业的厂长、经理被这样称呼...  相似文献   

2.
这一位“老板”熊可,廖提双黄尊福,男性,共产党员,经济师。1952年生,1971年入党。1982年开始担任大竹县石油公司经理,现在书记、经理“一肩挑”。借用时下流行的说法,他够得上一位“老板”。话就从“老板”说起。来了几位职工代表。搓着手,不笑,气宇...  相似文献   

3.
明确“第一责任”促进廉政建设○申军民温克立谢莉香学习与探讨“厂长、经理是企业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这是国家有色总公司总经理吴建常新近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明确指出了厂长、经理在廉政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内涵深刻,颇具新意...  相似文献   

4.
能人难以当上厂长经理,以至“主将无能,万兵遭困”;一些当上厂长经理的损公肥私如入无人之境,“个人捞到一桶油,公家蚀掉一幢楼”,这便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且年复一年的主要原因.对厂长经理的任命和罢免,社会主义竞选制一改少数人研究决定而为全体职工真正意义上的“直选”,这就使得种种幕后交易自动失灵,而当选的厂长经理也决不会胡作非为——气候已经变了,像前任为了保官而送给有关人员的厚礼,难道他们能给每个职工都送上一份?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 时,有些地方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上 级主管部门不顾企业的实际,采取行政 手段,把机关富余干部强行摊派到企业 当副书记、副厂长(经理)或厂长(经理) 助理等。不少地方还把这当作一条经验 宣传,殊不知,此举虽然消了政府的 “肿”,却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会引发一系 列不良的后果。首先,有些富余干部不懂 经营,不善管理,又不愿虚心学习,到企 业后又成了“富余厂长(经理)”,这些“闲 官”闲则生非,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矛盾。 第二,有些“富余厂长(经理广自恃是从 机关下来的,认为自己素质高…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些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被称为“老板”“老大”的风气日渐流行起来。许多人也将“老板如何如何”、“我们老大说了”等等挂在嘴边,而不少被称者也受之安然。 追本溯源,旧社会称那些资本家、掌柜的或雇主为“老板”;而“老大”出现最多的是在港台影视片中,黑社会的头目一律被称“老大”。可见,把身为人民公仆的党政机关领导也称为“老板”“老大”,完全有悖于党的原则和宗旨。  相似文献   

7.
厂长经理的威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涉及施受双方的概念。它除了由社会赋予厂长经理的职位、权力所带来的强制性支配力量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厂长经理领导行为的人格力量。 人格是生成厂长经理领导效能的不尽源泉,它是厂长经理个人身心特性的综合,是厂长经理个人独特的行为模式。它包括厂长经理的品质、气质、素质、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因素,也是厂长经理的基本精神面貌。在我国当今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长或经理在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_一个企业是否有一位好的厂长或经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国有企业能否选好厂长、经理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必然地选出好的厂长或经理呢?这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政府选派制存在的问题过去,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一直由政府选派任命。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弊端太多。弊端之一是主观性强,偶然性大于必然性。政府部门从长期形成的选派政府官员或选派计划经济体制下纯生产型企业厂长的视野出发,选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厂长、经理,把企业的厂长、经理视…  相似文献   

9.
《前线》1992,(8)
湖北省委、省致府日前在全省明确提倡厂长(经理)、书记“一肩挑”。这一提倡已写入6月中旬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湖北经济上新台阶的决定》中,决定说:“企业党政干部的配备,宜专则专,宜兼则兼,提倡厂长(经理)、书记一肩挑。”虽然省委文件中首次出现“一肩挑”字样,实际上基层早已在做。公安县的大多数县办企业的厂长、书记都是一人干,武汉市、鄂州市、襄樊市、宜昌市也有不少企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把着力点放在建立健全“两手都要硬”的运行机制上。一、强化约束机制,给一把手增加压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厂长(经理)在企业中法人代表地位的确立,厂长(经理)一把手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一把手是一个领导班子的“班长”,更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总指挥。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一把手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一把手真正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摆上应有的位置,并抓出成效。I.企业一把手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纪委目前发出通知,指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儿”“兄弟”,破坏了党内民主,损害了公仆形象。通知要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国营企业中逐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厂长(经理)全权负责”。厂长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但不等于独断专行。切身经验告诉我,厂长的素质怎样,是能否搞好厂长负责制的关键,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厂长、经理的权力不断加大,厂长、经理处于生产经营的中心地位,这对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些厂长、经理把“生产经营的中心地位”理解为个人说了算,摆脱党委的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对来自上级的监督认为是对自己不信任,对来自班子内部的监督认为是与自己不合作,对来自下级的监督认为是不服自己管。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必须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要及时传达贯彻党和政府在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企业的经营方向,熟悉生产经营情况,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以来,素有棉乡、侨乡、状元之乡的“三乡宝地”之誉的天门市,为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工业强市之路,制定了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企业厂长、经理人才的战略,并付诸实施。一大批优秀厂长、经理脱颖而出,带动了天门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05,(12):F0004-F0004
黄代放同志先后获团中央、科技部、全国青联授予的“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荣获“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劳动模范”、“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劳动模范”、“江西省优秀(厂长)经理”、“江西省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连续九年评为南昌国家高新开发区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生意潜规则     
一凡  西江月 《党员文摘》2008,(12):34-34
我当业务员不久。就接到了一张大订单。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发货时.老板却吩咐把正品压下,先发次品。我急了:“这是一个大客户,要做回头生意的啊。”老板神秘地一笑:“就是要争取这个回头客,你只管发货吧。”货发出去不过两天,对方张经理就给我打来电话。抱怨说床单布质太差,要求马上退货。我只好向老板汇报.老板一挥手道:“走,我们去一趟。”  相似文献   

17.
如今有少数领导干部喜欢别人称其为“老大”或“老板”。这样实在让人感到忧虑。据一名记者对某市50多位党政机关公务员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半数以上承认称呼自己单位的领导为“老大”或“老板”。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号既顺耳又顺心(见《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3月26日)。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这种“老大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领导干部特别是做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  相似文献   

18.
如今,称上级领导为“老板”的现象在一些党政机关已屡见不鲜。书记、局长,科长、主任等称呼被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改称为“老板”,不同部门的同志在一块聊天的时候,有时也以“老板”之类代指各自的领导。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也未必是必然的现象,这对于新时期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1998年8月,在南京市工业经济会议上,有一位副市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管理出现滑坡,根子全在经理厂长。 国有资产的产权实行委托—代理制,经理厂长是这一代理制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兴衰关键在此。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革新经理厂长制度。经理厂长制度仍循旧制,已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障碍.也是国企管理紊乱、经营不善的主导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20.
“桂冠”亦需常拂尘──“名人”犯罪警示录孙信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颇受人尊敬的厂长、经理,“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然而,转瞬间,他们却由“名人”、“能人”变成了囚犯、罪人,昔日那一项项殊荣如今离他们而去了,围绕他们的一道光环黯然失色。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