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是党中央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体现一座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提高市文明素质,创建文明城市,沈阳市从五个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创建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抓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五大建设齐抓共建的总平台。文明城市是人类城市化的理想范式,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怎样把握时代大势,立足当地实际,怎样使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总载体,  相似文献   

3.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效载体,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途径。深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最佳切人点。因此,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新途径新办法。  相似文献   

4.
时下,“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工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各申报城市正在全力以赴,精心准备,迎接评审团的检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当代中国城市文明演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当代中国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当代中国城市公民对理想人居环境、理想城市的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普遍提高,是目前我国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全国各城市竞相追求的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我们立足这一实际。围绕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与公民、法人及各个单位的利益息息相关。法院"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审判工作作为法院工作的主业,如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审判观,自觉承担起"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要做到"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7.
廊坊市地处河北中部,京津两市之间,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和大北京经济圈的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市面积6429平方公里,现辖10个县(市、区),总人口389.8万。近年来,廊坊市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让市民成为创建主体,让创建成果惠及市民”的工作思路,扎实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与社区基本建设紧密联系。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铁路企业如何在实施又快又好发展战略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铁路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文明创建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要使文明创建更扎实、更有效地开展,除了真抓实干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怡 《新东方》2006,(10):50-52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篇重要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这篇重要讲话为标志,我国全面展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音乐是…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6,(11):11-11
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中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 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建没紧密相联。社区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管理最直接的基层组织。社区居民成份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只有高度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社区工作的重点,一是外来务工人员。二足下岗失业人员的贫困群体。三是老年人和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网是未成年人群体。五是部分先富群体。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 一体推进 努力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先导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努力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要求育农民,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互动中不断进步。目前,苏州市、张家港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其余4个县级市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中央文明委隆重命名表彰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对近些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辉煌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新形势下创建活动深入发展、开创新局面的有力推动。受表彰的12个全国文明城市(区)、494个全国文明村镇,1001个全国文明单位和3000多个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应当珍视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负众望,把文明单位的牌子擦得更亮些,叫得更响些,在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这块牌子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在今年全路工作会议上,刘志军部长在报告中,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站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李汉忠 《群众》2006,(1):42-44
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启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张家港市也以“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闻名全国。10年来,张家港市以此为新的起点,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拓展创建外延,丰富创建内涵,培育城市精神,凝聚发展力量;推动各项工作。1997年,张家港市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示范点,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  相似文献   

17.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统一体,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要有优美的环境,而且要有优良的秩序和优质的服务;不仅要有一批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大院作支撑,更要以政府为龙头。因此,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来,钟祥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政府”的工作目标,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把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首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是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为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深入分析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制约因素,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芬 《理论月刊》2007,(9):187-18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支撑。其中,精神文明源于强大的文化建设和积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图书馆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图书馆参入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及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呢?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创新"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了有机的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