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3,(7):93-94
吕斐宜在《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0期撰文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文化建设日显重要。休闲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认识到休闲对于个体幸福的重要性。当今时代,应该以休闲文化促幸福感提升,通过增强公民休闲意识、培养公民健康休闲能力、保障公民休闲权利、丰富休闲文化产品、壮大休闲产业规模等举措,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倡导休闲文化新方式,  相似文献   

2.
马纯红 《求索》2012,(9):252-253
文化建设内容中,休闲文化以其被大众享用和标志社会文明程度的特质包含其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时代性、制度性和自足性的三个维度,对休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解读,对发展休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要义辨析,并进而探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休闲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台湾高山族在历史长河中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创造、延承了丰富多元的休闲活动,呈现出自然意趣、艺术美学、实用元素、神话色彩等文化特质。作为中华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族休闲文化富含当代人文价值。新时代背景下,应从中华文化整体性出发,积极发挥高山族休闲文化的自然和谐理念。在推动两岸休闲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两岸同胞休闲质量的同步提升和美好生活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4.
庞甲光  李荃辉  颜军 《前沿》2008,(11):134-137
都市周边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城市文化向周边城镇辐射的过程。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城市形象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基础。成都有很多优秀的城市文化,休闲文化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加强休闲文化建设是成都周边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和特色。充分认识休闲文化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行差异化战略,对于成都周边在城镇化进程找准定位,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休闲追求的崇高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宪春 《求索》2007,(9):72-74
休闲以自由为基础,以体验为愿望,以审美为追求,以和谐为境界。在此实践过程中,提升休闲品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认识休闲、体验休闲、超越休闲不仅是追求休闲崇高境界的心路历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王永明 《长白学刊》2015,(1):130-135
老年人休闲文化建设是老龄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休闲认知态度比较积极,休闲活动类型渐趋多元化,休闲方式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文化特色,休闲生活具有娱乐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特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老年人休闲场所有限,休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休闲文化缺乏规范化管理,休闲服务体系不健全,休闲质量相对较低,休闲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从制定老龄休闲社会政策、普及休闲教育、创建和谐社区、完善休闲服务体系、发展老龄产业等方面不断探索老年人休闲文化的发展路径,以此推动老年人休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幸福感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有关幸福感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已成为幸福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随着中国国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基于西方积极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幸福感研究,对于提升中国公民幸福感、社会和谐程度,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秀群 《传承》2010,(24):52-53
休闲文化是人们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以外,将休闲时间自主用于自由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农村休闲文化的产生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农村休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保障农村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志福 《小康》2011,(12):85
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休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目前休闲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休闲体育,和休闲购物,以及休闲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休闲产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文化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如何提升休闲城市的文化内涵,又是当今人们休闲活动中热门的话题。文化产业在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起到了不  相似文献   

10.
王守颂 《前沿》2014,(13):146-148
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它可以让人摆脱物质主义的束缚,自由自觉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今天,休闲逐渐成为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核心因素,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1.
休闲体育既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高品质休闲生活的重要标志。由于其消遣娱乐、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强身健体以及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休闲体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需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国休闲体育的理念和实践尚处萌发的时期,海南率先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休闲体育活动,引导全国休闲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休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扣谐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要从休闲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闲文化的特征以及和谐社会的休闲文化的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13.
罗春潮  莫碧珍 《传承》2010,(9):52-53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休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吴长清  侯熠徽 《求索》2014,(1):51-54
休闲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休养,具有给人与自然减压与放假的生态价值。我们在庆幸社会的进步让休闲大众化之梦终将成为现实之时,同时也发现休闲存在着被虚化、异化、去生态化的种种现代窘境,给自然造成了或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与损伤。吸取本原意义上的休闲智慧,弘扬其重“休”尚“养”的精神气质,去除休闲弊端,需要注重转变传统观念;制定科学的休闲规划,指导并规约休闲行为;实现文化式休闲,提升休闲品味;加强休闲教育,启迪休闲智慧。  相似文献   

15.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体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葛洪泽 《小康》2013,(1):75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强调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发展我国的休闲产业和建设休闲城市。我因此提出,文明休闲、创造休闲、廉洁休闲三个概念。文明休闲,就是合乎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的层次。创造休闲,就是体现创造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进行文化和科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闲暇时间增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高校休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休闲现状反映了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高等院校应大力加强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培养其休闲能力,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休闲文化,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休闲的分析     
休闲生活仅是让过这种生活的人具有走向高尚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休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闲暇的时间和自在的心灵状态。休闲有层次性而休闲活动有可分类性:现代科技仅是休闲社会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的要素;金钱(物质条件)是社会性休闲活动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活动的要素。休闲产业的可能性是促进社会性休闲生活,其不可能性是并不能直接提升纯私人性的休闲生活。休闲社会的休闲必定是以个体性为前提的,素朴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外在属性(即过分张扬的功利性)导致的人性失衡的补充和规正,而成熟的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的内在属性(即相互协调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逻辑展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范润花 《前沿》2014,(23):125-126
幸福属于情感中的一种体验状态,它依赖于人自身的感受。在所有天赋权利中,对幸福感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独有且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社会理想与个体价值诉求千百年来一直未变的核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公民幸福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大背景下必须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公民幸福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入手,对公民幸福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如何提升公民幸福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正>休闲,顾名思义就是休息中的闲情雅趣。概括起来不外乎吃、喝、玩(游)、乐(娱)、住、购这六要素,构成一个休闲产业链,它所产生的文化称休闲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萧山历史上为农业大县,改革开放后为县级市,在"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方针下,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为全国十强县(市)第七位,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区级第三位。2002年,萧山撤市设区,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资本投入休闲产业。先后开发了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