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颖 《小康》2005,(3):56-56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在"二战"后发展突飞猛进,引领和推动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其重要成就、同时也是重要标志的留学生教育持续发展,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吸引着各国的优秀留学生。研究表明,国家利益的认知驱动着留学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进一步影响着吸引留学生的有效性,而吸引留学生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国家利益及其认知。国家利益认知、留学生相关政策和有效吸引  相似文献   

3.
《八桂侨刊》2003,(2):40-40
留美幼童 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留日学生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留学热潮;归国留学生 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廖周 《八桂侨刊》2009,(4):69-7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归国工作异常艰难。本文通过一份外交部的解密档案来解读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留学生归国政策,体现出中国政府以最大诚意和细致的工作来争取广大留学生归国。充分地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留学海外人才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位居全世界首位.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4%.而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大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  相似文献   

6.
胡颖 《小康》2005,(3):55-55
留学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留美”成了“留学”的代名词。很长时间,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当中,留美学生占据了庞大的比例。中国留学生将追求、人生、情感、幸福和痛苦都留在了那片名叫美利坚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7.
杨保乐 《传承》2012,(24):92-93
留学生教育在中越两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特殊的经历。留学生在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将产生一些影响。留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对外传播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对越南留学生档案的真实记录,将为学者研究中越关系、开展中越历史名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史海一勺     
《乡音》2012,(12):47-47
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谁据记载,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叫金雅妹,宁波人,她生于1864年,卒于1934年。其父与当地长老会的美国牧师玛伽底关系很好。在金雅妹的父亲去世后,玛伽底就收金雅妹为义女,1881年回美国时就把金雅妹带到美国。金雅妹在美就读于纽约女子医学院。学业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她在美行医,并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9.
留学的代价     
出国留学在早些年是令人羡慕的稀罕事,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出国留学日渐大众化。教育部公布的出国留学人员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8.5万人,同比增长超过24%。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从留学生群体来看,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早已取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成为出国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严秀英 《人民论坛》2010,(4):148-149
自编跨文化适应问卷和留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来华韩国留学生和在韩中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韩两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韩两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有明显差异,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多程度上影响着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心理特质及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00年年底,全球留学生总数达到160多万,其中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有108个,中国的38万留学生分布在世界103个国家。在日本和美国,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生源国;在英国,中国留学生在3年内增长了近4倍,总数突破了1万人。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排名前几位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层次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其中自费生占绝大多数。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的…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是中国留学生归国最多的一年,达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最高值,并且有继续冲高之势。2002年在西安举办的第六届东西部投资与合作洽谈会期间,回国闯西部的海外留学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多一点坚持     
那年,美国的一位著名教授招聘助教,吴鹰和30多名各国留学生报名参加了应聘。就在考试的前几天,几位留学生打探到,这位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做过中国人的俘虏。“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是最愚蠢的行为!”其他留学生们纷纷退出了这场应聘,他们还劝说吴鹰也不要白费时间和精力了,可吴鹰仍然坚持参加了考试。  相似文献   

14.
稽勋留学生是中华民国的首批官派留学生,也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成员多为原先追随孙中山打天下的革命党人,或是对辛亥革命有功人士的子弟,他们由临时稽勋局以“酬勋”名义派遣出国留学,同时享受财政部全额拨款,但不归教育部按一般留学生管理。这批留学生热心向学,多数成才,其中张竞生、宋子文、任鸿隽、谭熙鸿、杨杏佛、李四光等人更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5.
一场重大疫情让百万海外中国留学生身处跌宕起伏的抗疫进程。一些欧美国家的民众将个人偏见转嫁到当地华人群体身上,致使一些中国留学生遭受谩骂排斥;少数留学生的不当言行,也一度令留学生群体在国内自媒体上被污名化、标签化、边缘化,令其面临双重压力。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留学生都表现出应有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不卑不亢、理性应对、勇于担当,以超凡的姿态接受时代的特殊"大考"。化双重压力为双重动力,追求双重认可,是留学生们的不懈追求,也是他们进一步成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王凯 《传承》2009,(14):78-79
洋务运动时期,由于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培养外交人才和加强海防的需要,以及"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等,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始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实践之先河。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还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却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彭曌 《小康》2012,(10):86
大量材料造假给今后的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造成很大影响,使得将来进入名校有很多门槛和障碍。中国留学生应该怎么做?美中合作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建生博士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8.
彭振 《传承》2014,(6):136-137
近年来,我国南海地区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事件很容易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如互派留学生工作。完善和健全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管理机制,把南海局势不稳定性对互派留学生各项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国际教育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时期,由于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培养外交人才和加强海防的需要,以及"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等,洋务派向关、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始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实践之先河.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还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却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使得留学生回国就业意愿进一步加强。文章通过总结影响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因素,从政策指导、文化差异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角度分析留学生回国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留学生应从个体内部提前规划职业生涯,理清就业形势和自身定位,将个人发展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政府要优化就业政策、用人单位要创新选才用人理念,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留学生服务改革,从而全方位促进留学生回国高质量就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