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敏 《农村青年》2007,(9):16-18
2006年10月,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将18个农民工公诉至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2006年12月,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18个农民工分别被判处2年至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原本是到南京找工作的,为何获刑进了监狱? 虽然判决已经生效,但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未停止。 专家认为: 一、18个农民工寻衅滋事,非法扰乱劳务市场正常秩序,理应受到惩罚。 二、农民工钱还没有挣到却不得不先向无法保障他们工作的人交钱,这实在没有道理。 三、别把农民工逼上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09,(8):55-56
河南省漯河市总工会课题调研组在《河南工运》2009年第5期发表调查报告,分析了该市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及建议。笔者认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使得一些农民工根本就不想参加培训;亦工亦农的兼业性特点,使得一些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受身份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工厂矿山,在职工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企业发展农民工入会,对农民工进行入会教育,则是一件必要的、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道不可省略的程序。然而,据笔者了解,许多企业却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时代风采》2009,(8):15-15
目前,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已超过2亿,其中农民工成为职业病的高危人群。在许多用人单位,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还只停留在基本拿到足额工资的层面上,其薪酬就医、工伤保险、养老保障等等,还没有得到像其他劳动者一样的对待,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尚未被纳入全社会的关注视野,是一个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较好、中部地区较差、西部地区很差;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4,(5)
一、大力发展进城务工农民加入工会组织。全省工会今年要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新发展工会会员30万人。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要尽快建立工会组织,并大力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企业已建立工会但没有吸收农民工入会的,要把农民工尽快吸收到工会中来。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到处是火炕     
王祥英 《工友》2009,(11):64-64
吴桐担任无名市市长的第一天,就接待了一名前来上访的农民工,反映自己干了半年活儿,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工资;向老板讨要,老板不但不给,还派人将他打了。吴桐当即给市建委的主任打了个电话,那个农民工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之后前来上访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有一次,竟有二十几名光着上身的精壮汉子齐齐跪在市政府门前,打出条幅:我们要吃饭,我们要讨回血汗钱。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劳动合同低签订率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否与所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是其维护合法权益的关键一步。对杭州市农民工进行专项调查显示,近60%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所在企业的性质、人数规模有关,也与企业所在行业有关。应采取措施尽快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  相似文献   

8.
肖金成 《工友》2014,(3):10-1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农民脱离农业,离开农村,进入工厂,来到城市,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时至今日,虽然在统计数据上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城市常住人口,但身份问题没有解决,家属没有进城,未能享受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目前,中国农民工已进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转换的后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父兄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条件下,农民工视角的就业前景是:出于生计考虑,外出务工仍是其主要选择;金融危机并没有减弱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强烈愿望;农民工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前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农民工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杜先福 《工友》2009,(4):22-24
在向中介机构缴纳了各种费用后,四川省资阳市49名农民工怀着到俄罗斯“淘金”的梦想,辗转来到俄罗斯。不料,到俄罗斯之后,他们的境遇与出国之前中介机构对他们的承诺“完全不是那回事”。在经历了抗争和各种磨难之后,回国的民工们向中介机构怒讨“说法”,在资阳市雁江区司法局的援助下,农民工的血汗终于没有白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刚刚起步,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简单套用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导致很多农民工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获得工伤赔付的过程步履维艰。因此,要想真正运用社会化的方式实现工伤农民工享受工伤补偿的普惠性,需要改革现行的工伤保险体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运》2006,(6):21-23,34
为了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辽宁省沈阳市总工会在该市最大的以农民工为主的零工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了工会组织——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工会联合会。农民工工会联合会成立后,积极吸收农民工入会,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在农民工中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鲁园工会的经验,本刊摘要刊登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沈阳市总工会联合调研组的调研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杨春文 《中国工运》2008,(12):44-46
杨春文是一名农民工,他在沈阳鲁园加入工会组织并担任过鲁园工会副主席。在担任鲁园工会副主席期间,他为农民工讨薪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农民工的欢迎。工作变动后,他继续关心和帮助其他农民工,亲身体验农民工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难度,潜心调研,对农民工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这篇《关于农民工工伤案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解决农民工工伤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中值得探讨的地方,提示我们从政策层面更深入地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文章中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06,(2):24-24
中央领导同志就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后,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启动“关注农民工行动”,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在已有的12351职工维权热线基础上。又开通一部维权热线电话——2205811,专门接待农民工的电话来访,解决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问题。二是干近日派出检查组,深入部分盟市,重点督查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三是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司法厅的协调,借助司法厅法律援助团,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温暖活动,深入到工地和宿舍,对农民工进行普遍的走访慰问。五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峨 《中国工运》2009,(12):41-42
近年来,通江县总工会以农民工人会、农民工培训、农民工维权、农民工帮扶为有效抓手,以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工的积极性为突破口,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06,(10):22-22
不久前,山西省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以全面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工作,争取到2008年底凡与本省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基本列入医保范畴。《方案》规定此项工作推进的重点是:将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和已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农民工率先纳入;将扩面重点放在农民工集中的煤炭、建筑、服务等行业;将农民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参加医疗保险的重点人群。《方案》规定,各地首先要建立农民工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并让他们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不能以没有参加其他社会保险险种为由,拒绝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17.
三叔是个农民工,我找出《辞海》查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农民工这个词的准确解释。凭我的文字功底,我猜想它应该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吧!也就是说他们原本是农民,可是,他们深知农民太苦、太累并且太穷。怎么办?进城打工吧。于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收入最低的活都给了农民兄弟。城市里面的柏油路需要翻修,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不在于制度供给不足,而在于法律、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应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政策和措施切实得以落实,使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不因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及现实中的原因,他们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益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作为工人阶级合法权益代表者与维护者的工会组织,应以维护农民工的话语权、培训权、参与监督权、获得赔偿权为重点,保障农民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基于 2013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政府培训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农民工群体的过度劳动问题严重;政府培训有助于降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概率;政府培训通过提升工 资和增加就业机会降低男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而主要通过提升工资来降低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 政府培训明显降低了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程度,且对过度劳动越严重的农民工作用越明显。因而,政府部门 一方面应增加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数量,并提升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培训的专业性,以降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 动的概率;另一方面针对过度劳动较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可以采取更加优惠的培训政策,以增加其接受培训的 机会,降低其过度劳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