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额信贷是无需抵押担保的小额度信用贷款的简称。国际上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专门为低收入贫困人口设计的金融产品,是扶贫到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额信贷首先是国外一些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和社会贤达倡导发起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针对那些尚有一定创收能力而被正规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贫困人口,设计了一套信贷方法,这就是今天的制度性扶贫系统——小额信贷。由于小额信贷直接面对穷人,受到贫困人口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广  相似文献   

2.
小额信贷商业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产品,以中低收入及贫困人口为目标客户,在客户无力提供担保或抵押品的情况下,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其提供小额度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是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方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减少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正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本文对小额信贷及其商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发展,并结合国情,研究了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问题所在,并对小额信贷商业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视角下合会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小额信贷泛指为客户提供小额度、短期贷款,民间传统的合会属其中一种。狭义小额信贷是指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简称GB式小额信贷。合会历史悠久,自有完整的运行原理和运行机制,发展和变化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如何将其本土化,一直困扰小额信贷理论和实务两个领域,也影响相关制度设计。文章从小额信贷角度研究合会,探索民间金融组织运行与发展的微观机理,寻找小额信贷本土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滞缓,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西南欠发达片区。当前农村经济重要的引擎就是大力激发农村小微企业创业,但是“贷款难”的历史问题仍然悬而未解。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可以分散银行的风险,为农民背书,让群众能够贷到款创好业,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出现数量少,保障范围狭窄,险种覆盖区域较少,同质化严重,借款人与信贷机构之间、借款人与保险公司之间以及银保之间权利义务不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龙治普 《共产党人》2006,(14):39-40
欠发达地区及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是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小额信贷作为辅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手段,在发展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推动全球性的小额信贷,联合国将2005年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入。而改进和加大农村小额信贷投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们根据近几年对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的调查,发现农村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进一步改进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贷工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落后地区人口的贫困问题和弥补信贷扶贫政策的缺陷,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并推广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于小额信贷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扶贫资金使用中的“三低”(即资金到户率低、资金回收率低、项目成功率低)问题,提高了资金的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扶贫方式受到了广泛的称赞和肯定。但是,小额信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不少关键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影响着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实际入手,对如何完善我国小额信贷扶贫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丽娟 《世纪桥》2012,(3):62-63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村资金问题。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缓慢,不能弥补农村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本文论述了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资金来源、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完善小额信贷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良性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小额信贷对解决农民脱贫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小额信贷是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对小额信贷在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有助于促进小额信贷在农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农业信贷总量不足、信贷结构不合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变异等方面分析了目前西部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构建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相互分工、密切协作的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点研究了农村信用社如何变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县联社的发展以及信用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 ,给出了建立乡镇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开展小额微型联保贷款业务、解决西部农民与乡镇企业贷款担保难和发展农村金融租赁、完善央行监管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1999,(11)
胡锦涛在贵州农村考察时指出,对小额信贷要把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给予支持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最基本的要求:(1)小额贷款应该贷到户,扶持重点是农户,而不应该贷到企业。(2)要采取措施,使它既贷得出去,又收得回。这就要求银行做工作,作评估,作贷款的预测。(3)信贷要讲求担保,而这种担保方式是严格的。我们主张,信贷直接向农村挂钩。银行现在要精简储蓄所,又要面向千家万户,但经过中介组织,我们认为是不成功的。所以,发展小额信贷,我们认为是个方向,但也存在问题,还要研究解决胡锦涛要求小额信贷直接同农民挂钩  相似文献   

12.
地处贵州南部山区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通过“八七”扶贫攻坚的拼博,贫困人口已下降了86%,其中靠小额信贷投放发展畜牧业脱贫的占40%以上。发展畜牧业是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短、平、快的一项重要产业。因此,三都县委、县政府采取七项措施,确保小额信贷投入产出的最佳效益。他们一抓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小额信贷发放工作,每年年初就将贷款发放到应贷户手中,确保当年有收入。据“九五”期间的统计,平均每年发放发展畜牧业的小额贷款达200多万元。受益农户达4500多户。二抓品种改良,牛品种…  相似文献   

13.
五年来,盘县以项目为依托,以畜牧产业为支撑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工程,已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3亿元,覆盖全县97%的行政村,扶持贫困农户占全县农民总户数的40%;贷款到期回收率达92.7%、利息收回率达98%;全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1.34%上升为35.8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贫困人口由26.08万人下降到10.2万人.2002年8月,省委书记钱运录到盘县视察时说:"盘县小额信贷工作是全省的一面旗帜."盘县模式"已在全省推广,去年10月在中国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上倍受赞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惠金融体现一种公平观念,特别强调对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要求我国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显著改善,但是依然面临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各个层面的挑战:宏观层面,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不健全;中观层面,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不完善;微观层面,供给主体有待多元化,公益性小额信贷被忽视。我国应直面挑战,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系统;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竞争;拓宽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明确提出,普惠金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最新发展重点主要体现在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在黔东南自治州悄然兴起,广大干部群众说,搞了10多年的扶贫工作,终于找到了一条真扶贫、扶真贫的好模式。最近,我就小额信贷扶贫问题,重点调查了榕江、从江、黎平、天柱、三穗、剑河、台江等7个县,听取县政府、县扶贫办的情况介绍,走访了一些乡镇、农村和贫困户,索取了一些资料,了解了许多情况,也探讨了,一些问题。 一、黔东南州小额信贷的基本情况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1998年黔东南州13个贫困县都开展了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全州共投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6422万元,扶持贫困户40137户,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三农”问题中,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而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以农村信贷为中心的支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给农民生产增收足够的信贷资金。我国2002年实行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全国有接近97%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小额信贷的基本含义,然后着重分析了我省小额信贷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对小额信贷的地位定位不准确、身份不明确,没有合法的金融从业身份、一线管理层多为地方招募的人员,平均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足、产品品种单一以及乡村权利主体凭借权利优势占据了大部分资金,使得资金出现单向流动,目前的形式不能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几个方面.最后对影响我省小额信贷发展的这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小额信贷的基本含义,然后着重分析了我省小额信贷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对小额信贷的地位定位不准确、身份不明确,没有合法的金融从业身份、一线管理层多为地方招募的人员,平均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足、产品品种单一以及乡村权利主体凭借权利优势占据了大部分资金,使得资金出现单向流动,目前的形式不能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几个方面。最后对影响我有小额信贷发展的这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答:小额信贷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通行的扶贫方式之一。它起源于孟加拉国,后来在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得到推广。80年代末9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中国中西部组织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从1996年开始,我国部分省区利用农业发展银行的扶贫贷款,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1999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接办扶贫专项贷款业务,在各地扶贫部门的精心组织实施下,小额信贷扶贫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小额信贷目前已成为我省扶贫的主要方式,按照要求,80%的信贷扶贫资金要用于小额信贷。小额信…  相似文献   

20.
黎平县是贵州省的省级贫困县,侗。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45万总人口约80Q左右。七十年代末,该县有近半数农村人口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黎平县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后,针对贫困人口比重大这一县情,遵循邓小平同志“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的指示精神,运用信贷杠杆合理配置县内丰富的农林业和劳动力、技术资源,引导各乡镇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至1998年10月底止,黎平县农行各项件款余额已达近1.4亿元占县内金融系统贷款余额的40%,成为该县信贷支农和信贷扶贫的上要支柱该县贫困人口由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