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石油消费国对此忧心忡忡尚属情有可原,沙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在油价上涨中获得巨额财富,何以会积极举办国际能源会议(探讨高油价)?  相似文献   

2.
王嵎生 《党政论坛》2008,(16):53-53
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石油消费国对此忧心忡忡尚属情有可原,沙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在油价上涨中获得巨额财富,何以会积极举办国际能源会议(探讨高油价)?  相似文献   

3.
林川 《瞭望》2000,(39)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9月10日和11日在维也纳召开第111次部长级秋季例会,商定今后6个月的石油政策。会议是在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美国、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纷纷呼吁欧佩克增加原油供应的背景下召开的。最近,世界原油价格一再突破10年最高价。油价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石油进口国的国计民生,而且危及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因此,这次欧佩克会议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去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暴涨。欧佩克在今年3月份和6月份两次提高原油日产量,都没能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国际市场油价在欧佩克和其它石油生产国提产前后…  相似文献   

4.
江红 《瞭望》1992,(1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国石油部长参加的市场监视委员会会议2月15日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决定今年第二季度把日产量从当前的7420万桶减少到2298万桶,并为各成员国规定了具体配额。伊拉克石油虽然尚未上市,协议也为它在第二季度恢复出口保留了余地。由于当前油价处于跌势,会议决定新协议自通过之日起立即生效。 这次会议是在欧佩克原油最低参考价(每桶平均21美元)在近三个月来跌至17美元以下、各成员国担心第二季度油价可能进一步跌落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达成的协议表明,欧佩克已经停止执行自海湾危机爆发后一直奉行的“各自为政,  相似文献   

5.
江红 《瞭望》1986,(29)
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举行的第七十八届部长级会议六月三十日休会,七月二十八日复会。消息传出后,西方舆论界对石油输出国组织与油价前景的宣传达到一个新高潮,褒贬不一。西方石油界有人断言,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争吵“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解决”,近期油价可能降到每桶五美元。有的说,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7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在维也纳欧佩克总部举行,经过一番争议,最终以沙特为首的海湾石油输出国在与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协商后决定不减产。次日,国际油价再次跳水。谁要减产谁丢市场对于是否减产,欧佩克内部存在意见分歧。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不赞成减产,认为目前油价下跌还不构成危机,随着油价下降,一些高成本石油会退出市场,石油市场将会自我稳定。它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江红 《瞭望》1986,(52)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八十届部长级会议经过十天的讨论和通宵达旦紧张协商,于十二月二十日凌晨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恢复过去长期实行、今年被“油价战”冲垮的固定价格制,确定每桶标准油价为十八美元。这一决定符合各成员国的利益,为各成员国一致接受,协议虽称这  相似文献   

8.
日内瓦专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87届部长级会议经过两天的磋商,7月27日在日内瓦重申了限产促价战略,并决定在今后5个月里提高石油官价,调整产油限额。 进入80年代以来,欧佩克有过两次重大战略改变。80年代初,欧佩克奉行的是限产保价战略,油价接近甚至超过每桶30美元的水平。1985年,欧佩克为夺回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份额,改为推行增产保额战略,结果引起油价暴跌。1986年,欧佩克再次改变战略,恢复限产保价。14年来,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时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形势是不错的。今年年初,欧佩克确定的原油参考价格(即官价)每桶18美元得到顺利实现,油价最高时一度达到每桶21美元。  相似文献   

9.
伦敦专电圣诞节前半个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日内瓦会议宣布改变其原有的以限产减产办法确保油价的方针,今后要维护它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公平份额。消息传出,当天就发生油价波动,英镑汇价也立即下跌。英国北海标准原油从每桶二十八美元猛跌到二十一美元这个六年来的最低点,石油市场为之惊愕茫然,交易一度几乎陷于停顿。与此同时,十二月初汇价曾接近一点五美元的英镑,也跌到将近一点四美元,本来疲软的美元一下子蹿了上来。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人们都在惊呼100美元的油价,但似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并不担心。 美国表示,高达7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会用来平抑油价。欧盟也认为,100美元的油价不会成为一场灾难。日本更是没有大的恐慌。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油价上涨曾导致了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危机,欧美甚至联合抵制油价上涨。而如今,类似的油价上涨,却没有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构成明显的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1日,纽约油价一度跌至每桶26.21美元,如今,油价已逼近50美元。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国际油价反弹了百分之七八十,这样的"V"型反弹出乎大家的意料。美国减产是重要信号本轮国际油价反弹起始于产油国提出的限产协议。今年伊始国际油价持续深跌,到2月一度跌至12年低点。面对深跌不止的油价,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集体发声托市,提出限产倡议,提振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12.
杜婕 《民主》2013,(6):32-33
最近油价破"八",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反响,认为我国油质差,价却高。消费者难以接受如此涨价幅度,我国的油价定价是否合理一直受到各方的质疑。我国油价的定价机制源于2008年年底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国务院关于实施成  相似文献   

13.
江红 《瞭望》1990,(25)
进入1990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是油价以较大幅度先涨后落。5月初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减产。油价大幅跌势虽随之止住,但回升无力,升中有降。预计今年下半年油价有可能比上半年稳定、坚挺。 新年伊始,美国、英国和欧佩克的标准油价出人意料地直线上扬。到2月初,对世界油价走势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近一个月来,世界石油市场行情骤变,油价暴跌。二月四日,作为石油市场情雨表的北海原油价格下跌突破十六美元大关。面对这一危急形势,为了稳定市场,阻止油价继续跌落,石油输出国组织二月初在维也纳举行五国石油部长特别委员会会议。经过紧张磋商,达成了保持日产原油一千六百万桶以上的份额,但没有确定具体数字,今后的形势如何发展,为世人关注。 去年十二月初,石油输出国组织改变“限产保价”方针,实行占有市场“合理份额”新战略时,世界石油市场曾一度剧烈波动,但随即趋向平稳。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国际油价变动异常。美国和欧洲 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造成国际市场燃 油消费意外增加,国际油价也从低价 位多次反弹。此外,一向被市场认为 是国际油价缓冲力量的产油国生产能 力和美国能源储备,也并未对近期国 际油价上涨起到应有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0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当天收于每桶66.75美元,创出16个月以来最低交易价格。对比今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55%。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机资金的大规模撤离,挤压出几年来油价中的巨大泡沫成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多达  相似文献   

17.
油价大起大落过山车,折射出世界经济宏观形势正变得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均衡 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一改凌厉升势,开始掉头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基准原油期货价格近日一度跌至每桶110美元的水平,与今年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相比,跌幅近1/4。与此同时,伦敦市场油价和欧佩克油价也持续回落。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1.如果油价太低,石油就会被留在地下。低油价可能会导致石油产量迅速下降。油价较高会鼓励石油生产以及更多替代品的出现;而低廉的价格则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作用,间接导致石油产量更快下降。问题2.油价下跌已对页岩油开采和海上钻井产生影响。虽然已经有很多声音表示,美国页岩油的钻探即使在油价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也能盈利,但是事实胜于雄辩。2014年11月,美国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钻井许可证发放数量下降了40%。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油价的风向标,纽约市场和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9月以来阴雨连绵。继10月2日大跌3%后,10月3日纽约市场油价又暴跌4%,收于7个半月来新低,目前的价格比7月份高点跌去25%。尽管最近几年的油价走牛主要是消息面因素推动,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消息面走稳,基本面因素将夺回控制权,世界石油需求的减弱打开了油价下行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2014年11月27日的一纸"不减产"决定,使得全球油价暴跌。乍看之下,这个被称为是石油输出垄断联盟的国际组织在油价方面的控制力依然强大。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即便欧佩克此次决定减产以提振价格,似乎都难以撼动油价下行的宿命。总体来说过去40-50年中东国家对油价的影响很可能彻底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