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阿度过闲暇?教育应起什么作用等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理论界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针对闲暇教育如何实施的研究却长期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刘胜良 《世纪桥》2008,(2):115-116
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有了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是自由和道德的统一体,闲暇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从构建形式多样的闲暇德育活动载体和构筑闲暇德育的长效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来实施闲暇德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我国的休闲经济初具规模,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亮点。当代中国逐步进入了休闲经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全球化背景下,休闲经济生态化的历史趋势日益明朗。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4.
田于群 《学习月刊》2014,(22):37-38
世界旅游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当人们在拥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收入和闲暇时间后,就会考虑旅游消费,观光旅游应运而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文化品位提升,休闲、放松和娱乐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乃至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以及美化的情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将出现的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教育诉求——兼论新型农民工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多了,在享有闲暇的同时,却又发现拥有闲暇并不全是惬意,也有无尽的迷茫,农民工的闲暇活动出现了"问题化"倾向,需要教育引导.同时,实现农民工生活有保障,并在城市里扎根,重要途径是提高其素质.指导他们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工转变.这种新型农民工是对现有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一种突破.充分合理利用好自己的闲暇时间,是实现这种突破的关键.开展农民工闲暇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农民工闲暇教育观念,明确农民工闲暇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农民工闲暇教育的主要我体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闲暇教育的运行机制,出台激励性政策,促进农民工闲暇教育的持久开展.  相似文献   

6.
雷弢 《新视野》2007,(3):65-68
通过对北京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的抽样调查,发现五年来北京市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区居民人均每周平均工作(学习)和通勤时间增加与生活必需时间增加,而家务劳动时间与个人自由支配时间减少。这说明,北京城四区居民正处在一个高强度快节奏满负荷的工作学习环境之中,体力与精力的恢复时间也较长,属于个人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少,这也是每个国家或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必经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文化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流,而青年闲暇文化是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青年闲暇文化建设,让广大青年在闲暇时间更好地娱乐和休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陈晓宏 《理论建设》2012,(6):99-103
文章通过对福建福州市女性闲暇生活的调查,分析了城市女性闲暇生活的现状,认为存在闲暇时间不足、闲暇活动满意度不高、闲暇空间不足等问题,从时间、个人、经济、社区和文化等因素分析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休闲的考察,试图从休闲观、休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重构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使闲暇时间得以合理利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景萍 《求实》2005,46(5):89-92
从发展内涵的福利来看,闲暇是一种新型的福利文化。然而,由于体制因素和主导的价值观念等原因,我国农民闲暇福利受到忽视,存在缺乏闲暇的正当权利、缺乏闲暇资源、缺乏闲暇的幸福感觉以及工具性色彩浓厚等种种问题。建立农民的闲暇福利制度;拓展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市场的商业服务双重路径;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使农民分享城市的闲暇福利;形成乡村—企业—集镇的农村闲暇福利建设的巨大网络,是合理构建农民闲暇福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就含有以"乡风文明"为发展目标的农村文化建设。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用于生产劳动的时间相比于以前大大减少,那么与此对应的是农村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增多。闲暇时间分为娱乐时间、交往时间、学习时间、公益时间、无效时间(闲  相似文献   

12.
周荣 《学习月刊》2009,(2):29-29
如今.休闲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自1995年5月开始了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又推行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目前我国有法定假日114天.理论上讲人们可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这为发展休闲提供了时间保证.闲暇时间多了.我们于什么?这是时代的大课题。因为“闲”的时间利用不好是会出问题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如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归根结底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故而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社会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城市职工每周工作日5天,节假日两天,以周平均观察国人的一天.则城市男性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为6小时24分;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37分;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8分钟;闲暇时间为7小时17分钟。而女性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为5小时37分;生活必需时间为10小时47分;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51分;闲暇时间为6小时55分钟。上述四项时间累计之所以超过24小时,是因为对于同时做两件以上事情(例如边看电视边吃饭)的时间处理,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的调查,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的现状,认为存在闲暇时间少、闲暇活动内容较单一、闲暇空间不足等问题,从经济因素、社区因素和个体因素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女性闲暇活动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闲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在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闲暇教育要从确立教育目标,建设专业师资队伍,设置闲暇课程,成立闲暇与闲暇教育研究中心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学校闲暇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认为,文化产业在具有特殊的精神属性的同时,像其他一般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必然是以利润、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的.这一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并非自古就有,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消费社会的形成、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多、市场的发育等因素,导致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闲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在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闲暇教育要从确立教育目标,建设专业师资队伍,设置闲暇课程,成立闲暇与闲暇教育研究中心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学校闲暇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特殊模式和方式,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施使个体对德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然层面的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走向了“闲暇”悖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效性。从现实层面对问题的回应要注重闲暇德育的三个重要范畴:需求范畴、体验范畴和德性范畴,这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实逻辑和出路。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急剧滑落。阅读危机不仅在于阅读量的急剧萎缩,更在于阅读养成的滞后,甚至发展成青少年“阅读不能症”,以及“浅阅读”、“反阅读”行为的盛行。阅读危机的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生活压力太大,节奏太快,没有闲暇时间阅读。二是新媒体的诱惑,现代人沉浸在“电子三屏”(手机、电脑和电视)生活图景之中,阅读变成了读“屏”,主宰并瓜分着人们有限的闲暇时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妇女闲暇生活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的闲暇活动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休闲方式。然而,农村妇女闲暇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农村妇女闲暇生活的改善对妇女自身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