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转型期加快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建设的新任务。本文从对温州市公务员行政伦理观的现状调查出发,从公务员自身素质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体制不完善、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影响深远、行政环境变化深刻等角度分析其失范的原因,进而从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重视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官僚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制度缺失所造成的公务员角色冲突导致了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欠缺。因而,加强制度建设和信念伦理就成为提升公务员行政伦理素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道德人格形成的三个阶段王伟行政伦理建设的目的,是要在国家公务员中形成普通的、完美的道德人格。所谓行政伦理的道德人格,是指国家公务员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国家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社会道...  相似文献   

4.
周旬 《重庆行政》2007,(1):58-59
行政伦理是伦理在公共行政关系、公共行政活动中的体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价值导向。行政伦理渗透在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政府过程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是政府过程的伦理,是关于治国的伦理。加强行政伦理研究,对于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特别是努力把“公仆意识”转化为公务员行政过程中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成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伟 《人民论坛》2010,(4):235-236
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是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问题。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的基点。因此,要通过法律制定、机构设置、机制体系建设等,将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内在品质,从而达到加强公务员为政之德、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30、31日,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行政伦理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出:为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廉政建设、推进行政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行政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会后,一致通过了关于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倡议书。本刊特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的迷茫与失范、公务员伦理制度的缺失与空白现象突出,亟需建立公务员行政伦理的法制规范体系。公务员伦理法可以重塑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价值观念,并将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的要求转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从而达到加强公务员为政之德、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静 《重庆行政》2015,15(2):87-88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不仅作为一种传播意义上的存在,还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和社会行为叠加的存在.这种复合型的存在深刻影响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深刻影响公务员自身的形象定位和形象塑造.毋庸置疑,公务员形象无论在行政意义还是在社会意义上,都具有一种标杆意义,不仅关乎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用,还对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社会认知具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公务员形象,是政府宝贵的无形资产,关系着政府的威信,其中更蕴含着普通民众对政府的期望.更至关重要的是良好的政府形象关系到政府目标的实现,是社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关键,能够反映出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政府公信力,能提高公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1]因此,公务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塑造自身的形象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大力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切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行政伦理建设要从加强认识、从实际出发以及推进行政伦理学研究三方面做起。一、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行政活动的价值诉求和伦理维度首先,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行政伦理作为行政权力主体的一种内在道德约束机制,只有与行政权力主体的外在制度约束机制结合起来, 才能最终落实到行政主体的行为之中,并通过行政主体的行为得以表现。因此,行政伦理建设与  相似文献   

10.
能力问题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到整个行政体制能否良性运行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到控制,公务员的能力与素质无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公共政策的制定、贯彻和执行需要有一支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能力突出的公务员队伍;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需要有高素质的公务员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是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政府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第一要素。因此美国十分重视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从一般意义上说,公务员能力最核心的内涵是指公务员应掌握的职业岗位所…  相似文献   

11.
李鹏飞 《前沿》2007,(12):157-161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必须研究行政良心的基本问题。行政良心是公务员对自己职业行为善恶性质的心理评价机制,其评价对象不仅仅是行政行为的实际效果,也包括行为的主观动机所体现着的行政品德。行政良心具有促使公务员产生职业道德行为,形成行政道德人格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黄波 《长白学刊》2000,(1):64-67
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定程序产生,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任职,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行政公务的人员。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政令实施的执行人和政府权威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王海涛 《现代人事》2000,(10):27-28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作为政府行为主体的国家公务员,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重托,迎接着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新世纪,是建立高效、务实、勤政、廉洁政府的直接责任者,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在历史赋予光荣而神圣使命的庄严时刻,国家公务员必须塑造崭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进入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是“治国”的决策与执行主体,因此,“以德治国”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建立公务员的自律机制,努力提高其道德素质,打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体系,充分发挥公务员道德操守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公务员的道德人格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和完善。行政伦理,是指公务员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共行政人员所…  相似文献   

15.
肖向平 《桂海论丛》2006,22(6):53-55
公务员在行政组织中很容易出现“代理转换”的危险,从而导致公务员个体自主性缺失,当面临不道德的组织和组织的上级不负责任的行为时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丧失正确的判断力,甚至于以忠诚或服从为借口,从事非道德的行政行为。随着我国新公务员法的正式实施,彰显公务员个体伦理自主性,培养公务员个体伦理自主性显得尤为紧迫,伦理自主性将成为公务员承担道德责任、有效抵制行政腐败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行政自由裁量权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性裁量权,因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不仅离不开法律控制,而且需要伦理规制。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学的一个永恒的核心课题,它体现了行政权力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和行政伦理的内在意蕴,蕴含着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制度基础、法律指向和价值构成,是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根本条件,可以确保行政自由裁量权以一种符合民主、公正要求的负责任的方式行使。规制行政自由载量权,要开展持久而有效的行政伦理教化,培养公务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要营造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促进组织伦理环境的生成;要加强行政责任制度建设,保障行政责任伦理的实现;建立专门的伦理监督机构,加强行政伦理监督。  相似文献   

17.
论公务员的责任冲突及行政伦理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是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面临权力冲突、角色冲突以及利益冲突,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实践当中面临责任冲突所产生的伦理困境时必须按照公务员伦理决策的标准合理地做出行政伦理决策,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高云 《岭南学刊》2006,(1):26-29
政府的诚实和信用是实现社会诚信最起码的根基。从行政文化角度审视,政府失信会严重影响公众的信心和社会信用文化环境。建设诚信政府的行政文化支点则表现为:行政决策文化创新、行政伦理文化创新、行政法治文化创新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文化的创新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伦理行为选择的角度来看,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行为选择与公共行政组织乃至全社会是否存在塑造、支持和鼓励伦理行为的伦理气氛密切相关.结合目前我国公共行政伦理现状,必须从强化伦理教育与培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伦理监督和赏罚回报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加快伦理立法、成立专门的管理和咨询机构等途径来塑造我国良好的公共行政伦理气氛.  相似文献   

20.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有效选择在于行政伦理制度化,即把对行政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制度化,它包括以公务员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规范化、以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纪律化、以法律法规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和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实施机制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