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庆峰 《青年探索》2003,1(1):24-27
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特别丰富,但是闲暇生活却并不精彩,相反,还存在着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闲暇生活质量不高;闲暇活动的时间结构不合理;闲暇生活层次不高;闲暇生活缺乏自觉;闲暇生活的技能比较缺乏;对闲暇生活的环境评价不佳,等等。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在高校中开展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2.
闲暇生活为满足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大学生闲暇素养的缺乏、现实人际交往的缺失、高校闲暇情境的缺位,阻碍了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的实现,构成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矛盾。将闲暇素养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加强非正式群体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及开展多样化的团体辅导,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发展,加快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苏敏  雷洪 《青年探索》2003,(2):7-11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的资料为依据,从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角度观察其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文中考察了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的意义认知,心理调节能力的关注,心理调节选择的途径(方式),对闲暇生活予以心理调节能力作用的评价,闲暇生活中进行心理调节的收获体验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主观认知、主观评价、主观效果体验以及实际行为选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的主观方面的和谐性、实际行为选择与主观体验评价的一致性。最后,讨论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特点;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条件或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校闲暇教育的缺失及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高校却出现了闲暇教育缺失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要把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闲暇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闲暇素质,培养其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足,由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闲暇生活片面理解,不能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引导大学生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身心、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闲暇时间的有效支配,是现阶段大学教育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闲暇的空间是理想化的空间,闲暇视域下道德现状是对个体的自由、自为状态追逐下的时代精神和德性特征的真实诠释。闲暇视域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陷入了“乌托邦”式的“闲暇”悖论,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呈现混乱,美德伦理丧失了闲暇德育中优先序列,德性成份背弃,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实效。解决这一问题要重构德性与闲暇的关联,注重“需求、体验和德性”三个重要范畴,建立起打破这一困境的隔离区,这才是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7.
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认为,在当今时代,人们不仅在消费领域重消费不重创造、重物不重人,异化消费的交换动机还渗透到了人体验自己的方式上,并且入侵了人们闲暇时间的空闲生活。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对认识当今大学生在消费心理、职业价值观、闲暇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独特的启示作用,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8)
当前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其具有即时性、交融性、个性化等特征。新媒体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双重影响,在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迎接挑战、规避不利,在新媒体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闲暇阅渎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解与研究当代大学生闲暇阅读现状及走向,窥探和把握他们各方面的基本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笔者于1997年4月在安微师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大学生"宅"现象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是其直接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宅"现象、新媒体、大学生群体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新媒体为切入点,综述出新媒体境域下大学生"宅"现象的研究状况,并从概念、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覃元理  阎建明  荀启明 《前沿》2013,(3):173-175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迫切需要人们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即由非生态的生活方式向生态生活方式的转型。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消费方式、全面的生活追求和合理的闲暇安排等基本内容。建设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新时期推进大学生生态生活方式建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使用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常态生活方式,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新媒体——微社交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这种社交模式不同于早期的网络互动,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交往,逐渐形成了以封闭圈子和开放交往的虚拟空间交往模式。同时,微信也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消极一面。因此,应为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交新媒体提供借鉴,并为相关方面的管理和引导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参与闲暇生活的愿望,闲暇生活越来越丰富,闲暇生活的选择日益增多、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培养当代青年形成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对闲暇时间的选择能力和自主品质。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8)
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成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媒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交际方式、思维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应提升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思政教育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占领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领地,创新思政工作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不平等,是社会性别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闲暇时间是一种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是男女两性应该平等拥有与享用的权利和资源。随着农村妇女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时间已成为影响她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目前在农村,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的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现象十分明显,其差异不仅是闲暇时间总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闲暇生活质量与闲暇机会、闲暇心态的差异。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质量,已成为制约她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潘李芳 《前沿》2013,(18):199-200
如今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被大学生所运用,并且已经对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力巨大,这就对于高效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以及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各样文化知识便利的同时,也给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客观审视与分析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和认真梳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扩大有利因素,剔除有害因素,充分运用新媒体创造性的开拓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型阵地、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和引导、建立健全媒体信息管控、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监督是当前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笔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介绍了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桂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闲暇生活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进城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在休闲方式上属于消遣型,在休闲供给的渠道上属于自给型,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不足、闲暇活动单一且消极被动、缺少提高型和社交型活动.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和社区组织的作用,保障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丰富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20.
闲暇教育及其教育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能东 《理论月刊》2003,4(10):68-70
闲暇教育不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仅仅“培养人的闲暇生活技能”的教育。闲暇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它是对教育功能的新拓展,是教育实践活动视域的转换,是教育生活方式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