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骤增,网络语言异军突起,风靡全国,并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渗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本文拟从网络语言及其构词特点入手,对如何正确看待并规范使用网络语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献福 《前沿》2008,(7):185-18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日益普及,网络语言以其特有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并显示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本文试着对网络语言的主要构成、特点及其规范作一管窥,以求提高对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新时期青年反哺的新形式.网络语言的青年文化反哺功能已经在虚拟和现实世界凸现出来.推动网络语言发展与青年文化反哺的良性互动,既需要前辈人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接纳,尤其是要自觉融入到青年中,又要正确引导网络语言,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骤增,网络语言异军突起,风靡全国。随之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本文综合业内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拟对网络语言的概念、网络语言的类型、网络词语的生成方式、网络词语的性质、网络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网络语言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征 ,揭示了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并讨论如何规范网络语言这一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就是语言世界里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新的成分。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研究,就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本文作出详细的研究,并期待着网络语言更好更快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就是语言世界里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新的成分.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研究,就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本文作出详细的研究,并期待着网络语言更好更快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具有口头语言的一般特征,言语人通过键盘录入文字、传输文字信息、阅读文字内容的方式交流,是一种文字化的语言。对网络语言这样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言进行言语识别,主要是针对网络书面言语材料进行的特征识别。只要网络对话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言语特征识别确定说话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生活地域等。  相似文献   

9.
彭杰 《前沿》2014,(19):149-151
随着网络的大面积普及,青少年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我们编制了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状况调查问卷,并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调查了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的基本现状及其基本特点。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青少年网络使用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以及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动因特点,并简要的揭示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网络语言传播的重要主体,自媒体时代,青年网络语言传播范式出现新转向,表现为网络部落的圈群范式、融合消解的复合范式、自由组合的开放范式。新范式为青年网络语言传播带来新挑战,青年圈群交往容易造成价值迷失、多元主体造成监控压力变大、碎片化表达弱化了语言的受众粘性。要顺应传播范式转变,必须树立多元的互联网思维,掌控议程设置权、主导舆论方向,打造"微平台"阵地、让网络语言传播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网民个性宣泄、寻求放松的一个方式,网络语言中不少语句出现违反汉语词法句法的规律、使用方言语法,混用英语语法等现象,使得网络语言显得新奇、自由、幽默、风趣,但也造成了语法的杂乱,影响了语言的健康.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不能一概视之为垃圾,合理引导和规范才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郭兴 《传承》2009,(14):132-133
作为网民个性宣泄、寻求放松的一个方式,网络语言中不少语句出现违反汉语词法句法的规律、使用方言语法,混用英语语法等现象,使得网络语言显得新奇、自由、幽默、风趣,但也造成了语法的杂乱,影响了语言的健康。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不能一概视之为垃圾,合理引导和规范才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新兴的网络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很大程度地表现了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所思所想。不久前笔者所在的浙大附中高一(12)班的几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取了传统的卷面调查与非传统的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新兴网络语言与杭州人(青少年)生活的关系”这个课题开展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解析大学生网络语言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语言是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际和发表言论的语言 ,是他们张扬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产物 ,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和认识网络语言 ,客观而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 ,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修养 ,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传播,这些网络语言内容成分复杂,大学生群体如不加选择地应用可能对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语言的管理,关系到大学校园文化治理,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增加,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更加便利。现阶段,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也带有很强的集群行为特性。在净化互联网环境这一大方向下,未来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词义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网络语言中隐喻性构词特点,探讨了隐喻在网络语言词义生成中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岩 《求索》2012,(3):257
网络语言是伴随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新兴的语言形式。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学界对网络语言已经做过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如西班牙学者珀施特圭罗博士的《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2003)对网络语言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的《网络语言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周洪学 《求索》2012,(1):216-218
网络语言在发展中表现出鲜明的陌生化特性,其陌生化效应的实现手段可以概括为语音手段、构词手段、语义手段、语法手段和视觉符号手段。陌生化实现的各种手段之间是相互关联、共同促成了网络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的文体特征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磊 《青年论坛》2005,(4):96-97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应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对网络语言的文体特征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