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明勇 《创造》2012,(5):51-53
近年来,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抓住宁洱县被列为扩权强县试点的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兴县、旅游文化活县”发展思路,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强劲。2009年、2010年,宁洱县连续两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之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8,(21):F0003-F0004
近年来,大新县紧紧围绕创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大新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换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08,(18):17-19
地处中越边境的文新县,有“中国锰都”的美誉,水利、原料蔗等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创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4.
赵向东 《前进》2005,(11):40-4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壮大县域经济意义重大,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抓手,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基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内容。近年来,我们右玉县按照“生态畜牧经济立县、支柱工业强县、民营经济活县和科技教育兴县”的治县方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既是推进元阳与红河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现结合元阳实际,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哈尼梯田为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业元阳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元阳有着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哈尼梯田,要充分利用这一品牌优势,按照“生态兴县、旅游强县、产业富县、梯度推进、带状发展”的总体要求,培植好旅游业这一首要支柱产业。要以科学规划指导旅游业…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10,(11):F0004-F0004
近年来,夏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扭住“促转变、保增长”主线,大力实施“农业强县、工业富县、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文化兴县、和谐稳县”六大战略,持续不断地大抓“工业企业、现代农业、生态林业、旅游产业、公益事业”五大重点,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加快伊通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民族经济强县和满族文化名县为目标,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全面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强县和旅游兴县  相似文献   

8.
加快铜鼓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王宜安今后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时期。从铜鼓的实际出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是:进一步实施“林业强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县域经济产业化水平,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五...  相似文献   

9.
吴永合 《传承》2012,(15):16-17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灌阳县委坚持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五县发展战略、着眼于服务全县“产业、项目、民生”三大建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新载体为抓手,以促进发展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和文 《创造》2016,(4):44-46
玉龙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多节”,将“三多节”办成集民族文化研究、民族祭典、民族文化展演、文化产业培育、旅游产品推介、投资环境介绍、假日商贸为一体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把开展“三多节”系列活动作为实施“文化兴县、旅游强县”战略的具体实践与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祝宗伟  胡大刚 《前沿》2008,(12):108-110
湘西州实施“富民强州”战略,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大建设。本文就如何切实坚持四个“推进”,搞好四大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县城经济做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侯文禄 《前进》2004,(7):26-27
石县是一个以煤焦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县份。长期以来,结构性污染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比较尖锐,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瞄准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的目标,坚持实施“党建领县、经济强县、科技兴县、文化活县、法制治县”的方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学调整各种关系,统筹兼顾、全面突破,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型化提升传统工业。灵石县工业经济中以煤焦为主体的传统工业占据…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9,(3):F0002-F0002
竹溪县位于鄂、陕、渝交汇处.是华中地区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称湖北西大门。竹溪是中隔茶叶(有机绿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产业富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一主三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走在了全省山区县前列。  相似文献   

14.
孙璜清 《政策》2007,(12):28-29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团风县突出工业主题,大兴园区建设,努力构建发展新平台,走出了一条园区兴工、工业兴县的新路子,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8,(6):25-26
近年来,阳新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经济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项目、项目建设靠引资”的观念,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勇权 《今日浙江》2013,(24):51-51
近年来,钱江源头开化县果断转型,把旅游业当做“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推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悄然“蜕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易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这一目标,立足县域生态、产业、文化等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易县、文化易县、繁荣易县、和谐易县,不断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浮梁县坚持走“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城镇立县”发展之路,努力把浮梁建设成为景德镇的后花园,重振“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辉煌。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在县域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三产业。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由于绝大部分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城市化率低县,因此,壮大县域经济,破解三农难题,要遵循强县富民的原则,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强县、工业富县、城镇兴县、开放活县”,走出一条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寻乌县按照省第十二次、市第三次党代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聚资富县、环境立县、科教兴县”目标,致力推进“十大建设”,加快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在发展中构建和谐新寻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