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赵欣  孟哲 《法庭内外》2012,(2):34-35
在中央房价调控政策的坚定推进和北京市政府的坚决落实下,北京的房价逐步步入下行通道,频现新楼盘退房和二手房交易违约现象,并催生了地产新词——房闹。和"医闹""薪闹"的含义一样,"房闹"是指已购房的老业主由于对新开或新推盘价格低于其购房时的价格不满,从而要求退房或者退差价集体与地产开发商闹事的行为。众多买了高价房的老业主到售楼处"维权",要求"退房"或是"退差价",甚至引发冲突。2011年10月22日,位于上海嘉定区双单路上的两个楼盘销售点,因开发商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政府对楼市调控之下,房价基本上处于稳中有降的趋势.因此,出现个别楼盘的老业主表示不能接受,向开发商讨要说法的现象.而于法律来说,房子也是一种商品,其价格的涨跌是一种市场行为,购房者仅以“降价”为由要求退房有违契约,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那么,究竟哪种情形下可以退房?以减少消费者的损失,下面这些案例值得购房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11,(22):61-61
房价只能上涨不能下跌,否则就侵害了已购房业主的权益,就是“赤裸裸的欺诈行为”,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政府还调控房价干什么,任其疯涨便是。这些业主的心态就像挤公交车,在站台时,就拼命往上挤,一旦挤上车,就希望车子赶陕开走。业主们当初没买房时肯定也希望房价下降,—旦买了房,便希望房价大涨,使其房产增值。  相似文献   

4.
李林章 《检察风云》2010,(11):54-55
伴随着发了高烧的房价,投资购房一阵热似一阵。有些开发商为降低建筑成本。趁机玩起了猫腻,房价不打折扣,却在房屋质量上悄悄地打起折扣,妄图浑水摸鱼大捞一把。不过.江苏省常熟市的一位开发商却因此栽了跟头,仅仅因为房屋的层高比设计高度低了3厘米。最近被法院判决赔偿业主4.5万元。这都缘于他“倒霉”地碰到了一位较真的购房者……  相似文献   

5.
陈真诚 《法人》2008,(5):73-75
一旦房价降价后差价补偿被大家所认同,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由于房价预期的因素,无论是自住型,或是投资型购房者,都会找开发商索要差价补偿或退房,这个结果将导致整个房地产业的彻底崩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发了高烧的房价,投资购房一阵热似一阵,在抢房大战中,众多购房者颇有"抢到篮里就是菜"的味道,只管交钱买房,坐等升值;至于房屋质量如何,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和设计要求等原本关键的问题,则变成次要的事情了。有些开发商为降低建筑成本,趁机玩起了猫腻,房价不打折扣,却在房屋质量上悄悄地打起折扣,妄图浑水摸鱼大捞一把。不过,江苏省常熟市的一位开发商却因此栽了跟头,仅仅因为房屋的层高比设计高度低了3公分,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业主45 000元。原因是,他"倒霉"地碰到了一位较真的购房者。  相似文献   

7.
目前,楼市促销花样众多,陷阱层出不穷。既有传统的降价等促销方式,也有创新的无条件退房等促销方式。开发商的促销手段已由简单变为复杂,与购房者玩起了智力游戏。制造噱头,怪招不断除了传统的打折优惠促销手段,购房送礼、购  相似文献   

8.
跟许多外来务工者希望在城市购房安居一样,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人田海霞也梦想在城市落地生根.于是,夫妻俩在邢台市贷款购置了一套公寓房.开发商不能如期交房,且交房时间遥遥无期,田海霞打起了一场维权保卫战,要求退房.法院会支持她的诉求吗?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回暖,作为经济复苏重要晴雨表的房地产交易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活跃的态势,“楼市”开始走出低迷逐渐复苏升温。当前,由于我国房地产法制的El臻完善和购房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开发商在建设预售商品房本身的过程中出现明显违约的“硬伤”逐渐减少,然而,在预售楼盘的相关物业环境方面开始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业主人住时才发现与预售楼盘时广告宣传的物业环境标准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0.
李林章 《检察风云》2013,(21):62-63
明明知道买房者属于限贷对象,房产开发商和购房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却指望能够通过“买通关系”贷到购房款,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限贷这头拦路虎,成功地拦住了一次不该发生的非刚性购房需求。购房者以限贷为由要求退房,法院会支持她的诉讼请求吗?  相似文献   

11.
《检察风云》2011,(22):61-61
尽管业主“包围”售楼处不是理性行为,缺乏契约精弈申,但围攻事件不完全是业主们的错,开发商仍需反思。一方面是由于于监管部门没有尽到稳定房价的责任,房价大起大落造成降价风波;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不负责任,私下承若或保证房价不跌。  相似文献   

12.
正炒房团不同于普通购房者,他们买房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投资。为了降低支出、坐等房价上涨,炒房团不惜以消极收房的强硬态度对抗开发商,想以此逃交巨额物业费。他们的目的能得逞吗?回顾2013年,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抑制房价,仍止不住大多数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趋势。一方面,普通工薪民众买不起住房;另一方面,我国一线城市房屋空置率达到40%。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资性消费是房价高涨的有力推手。然而,能够一掷千金购房无数的炒房团,却打起逾期收房的主意。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法庭内外》2013,(4):31-32
有人戏称,这是一个房子击溃爱情的时代。购房者似乎永远都有问题需要咨询,开发商也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让购房者犯难。买房子,不仅仅是交钱人住这么简单,还有各种各样的纠结不断挑战着购房者的承受底线。面对购房时遇到的各种纠结,你该何去何从呢?纠结一:一个车库许配两家2011年底,吴先生买下某楼盘内的一套房子。为了给自己的爱车找个遮风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7,(7):8-9
2006年,在经历了宏观调控的疾风骤雨之后,房地产行业仍有一些迷局待破,一方面是城镇居民购房意愿 不断创下历史新低,另一方面却是房价的不断攀升;一方面是大多数居民无力购房,另一方面楼盘的火暴热销又在传递着供不应求的信息。究竟是谁在支撑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热,房价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北京市大部分区域的房价在近两年内翻了一倍。以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的房价为例,房价从2009年的每平米7000元左右,一路走高,到2011年初短短两年的时间,房价已经翻了一倍,而到了2012年初,部分楼盘的价格达到了每平米18000元左右。虽然在2008年10月,国家就明确表示"小产权房"违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小产权房"再次在政策的模糊地带异军突起,形成了规模化建设的趋势,并以价位低廉的优势吸引了很多购房者的目光。但是,由于"小产权房"实际上就是"无产权房",必然会给购房者带来一些使用和处分上的不便利。因此,擦亮双眼,识别"小产权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读者牛洪生问:2002年1月13日,我与某房屋开发商签订了一份购房认购书。我交付了一万元定金,但没有签订购房合同,后来我发现,该开发商信誉不太好,不能按时交付房屋,房屋质量较差,所购房屋已经两次被质检部门勒令二次返工。该开发商是2002年5月15日取得商品房销售合格证的,因此我要求退房,开发商说定金不能退还。我能要求退回定金吗?  相似文献   

17.
在商品房买卖实践中,开发商一般向购房者承诺:如购房者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则购房者可享有就其所承建特定物业内的房屋进行优先选择的权利。购房者在交付此笔款项后,开发商即确定购房者所列选房位次,购房者即可按此位次选房。人们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排号”,而购房者交付给开发商用于“排号”的款项一般被称为小“定金”。待购房  相似文献   

18.
与“项目的特殊性和办理权属登记手续的现状”有关的“测绘、确权”等政府行为,是否可以视作不可抗力,使开发商在业主没有如期获得房产证的时候“免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5业主讨要产权证败诉2000年初,25名购房者先后与望京新城的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了望京新城A-5区410楼的商品房,同年5月30日开发商向这25名业主交付了房屋,但购房者却迟迟拿不到房屋产权证书,直至他们于2003年9月将开发商告上法庭之时,有关房屋的权属证书尚未办理完毕。作为原告的业主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开发商应于房屋交付后90日内将房屋权属证书…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成都房价突然莫名飞涨.很多人咨询我:“签了合同后,房价上涨,房东要毁约怎么办?”甚至有人还把我拉入一个叫“成都二手房维权”的群里,500名群友几乎都是近期遭遇卖家“毁约”的购房者,拿不到房子又错过再次购房的机会. 什么是合同呢?其实,合同就是法律,就是你与他人达成的一个契约,从而构建彼此的行为规范,并且强有力地保证大家都按照这个行为规范行动,不允许破坏这个行为规范.你得像遵守法律一样去遵守合同.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但开发商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拟对房地产开发商在经营中将属于业主共有的车库、车位进行违规“销售”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权作出探讨。一、案例情况由于当今私人购买车辆的不断增加,在购买商品房的同时购买车位或车库,成为业主们购房同时的重要选择。如:开发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卖方)与业主(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买方)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后,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约定:楼盘内的某个车位“销售”给业主,业主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后,该业主拥有此车位的“永久使用权”,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