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李立峰 《唯实》2011,(12):62-66
当代中国的文化个性面临全面的价值挑战,但当代中国的发展也赋予了我国的文化个性广阔的发展机遇。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个性将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心态,民族文化个性走向世界更具有现实可能性。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始终以高扬个性原则、展现开放特征、突出创新能力为选择范式,必须突出彰显当代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价值个性和民族个性,在高扬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旗帜的同时,以理性的态度去完成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内容的现代转换,筑起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支柱和共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和扩展,文化全球化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文化格局,文化全球化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此客观上要求通过文化整合来构建先进的中国文化以保持文化独立性、增强文化竞争力.而要想有效地进行文化整合,首先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次要认清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最后要明晰文化整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的建构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探索》2007,46(5):84-88
和谐文化的建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原则,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为背景,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脱离实际问题的理论建构态度;必须坚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优秀文化三大资源的整合创新原则,克服文化专制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4.
李鸣  王爱娟 《求实》2007,1(7):65-68
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传统文化的阻滞与现代文化的超越为机制,产生了深刻的文化矛盾,造成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危机。通过建构起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新的价值体系,实现中国人价值观的转变,解决文化矛盾,促成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进行价值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在文化哲学视野中,“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文化有机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则集中表达了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些思想,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创新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崔婷 《理论学刊》2006,(7):112-113
伴随着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主要是: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由新的主体来担当,运用了新的传播交流媒介,注入了新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以中国“吸收”西方文化为主和“中国文化逆差”。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不是单极化、西方化,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化.全球化不应该磨灭民族文化的差异.文章试图通过论述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指出全球化与多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主义"的危险,阐述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在全球趋势下的多元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美国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通过这两个民族文化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总结出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是化解异质文化问冲突的良策.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文化认同危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信仰危机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重建文化认同是当代中国人最高的精神诉求,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内容创新的原则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遭遇到文化趋同化和趋异化的紧张.中国文化必须在遵循民族性、开放性、人民性、先进性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创造性地转换传统文化,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不断提升大众文化的文化品位,壮大文化产业,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评价了在当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观念文化存在诸多不适应性;最后指出传统法律文化已基本不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应立足当代中国实践,重塑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幸福作为执政理念和目标,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追求人民的幸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人民幸福的视阈下,尊重和保护人权、依法治国、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全球化问题成为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视角,追踪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关新全球化过程中一系列重大而根本问题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说明新全球化问题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契机。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学者围绕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则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垄断继续存在和发展,但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垄断与竞争并存;垄断与反垄断并存;国家垄断和私人垄断并存,同时向全球扩展,即资本的全球垄断;企业兼并、合并席卷全球;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转;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网络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组织的全球协调功能大大加强;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等才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及今后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全球化将主要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霸权与抗争将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存在的基本样态。中国政治文化必须在创新中求发展。创新的模式取向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基本特征是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民主性的有机统一。创新的根本点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核心是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关键是使全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与主导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相一致。此外,还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来自全球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正反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向全体人民作出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执政承诺.中国共产党兑现这一执政承诺的主要途径是在意识形态意义上引导全体人民建立一种对小康社会目标的合理社会预期,同时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形式展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贯穿着一条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互动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之路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即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牛运清 《理论学刊》2004,1(1):97-101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演变。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由“现代性”向“世界性”过渡与演变的文学。20世纪的中国文学多受“政治”与“革命”的制约,21世纪的文学则多与“经济”相纠缠。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发展是世界历史进程的总格局,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会以新的民族性和时代风采融入世界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政治对抗过程中,文化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在对抗中保持中国文化个性,抵制强国文化霸权的侵略,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全球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都突出"发展"这一主基调,阐明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主要表现为:坚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途径;坚持不断发展的路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